首页 理论教育 阳气不足吃附子理中丸

阳气不足吃附子理中丸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阴病是病邪侵袭心、肾两经,由于心、肾阳虚,使机体呈现阴寒内盛的状态。但少阴病本体虚弱,毕竟寒化者居多,其热化证候是一种变局。然而又应指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出现发热,脉沉无里证者,乃是少阴兼表证的现象。少阴病之本证,原属虚寒。少阴病是疾病的严重阶段,如认证不清,动关生死,且复杂难治。在少阴病提出从水化、从火化之异。今少阴病,心肾之功能不能互相维系,而成为上热下寒之证。

少阴病是病邪侵袭心、肾两经,由于心、肾阳虚,使机体呈现阴寒内盛的状态。有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下利清谷,精神衰惫等阴盛阳微的证候。

少阴病的成因:一是由于素来体质虚弱、尤其心肾虚衰者,外邪可直中;另外是因三阳经病的失治或误治传变所致。一般直中者不多见,从太阳经传变而来者较多。因为太阳经和少阴经相表里,所以太阳受邪,正气不足,心肾虚衰,邪乘虚而入,陷于少阴。少阴为三阴之枢,所以也有从太阴传入者。

少阴病主要的脉象为“微细”,主要的证候为“但欲寐”,因为阳气衰弱,营血不足,所以脉象微细。又由于精神呈现萎靡困倦而不能睡,出现似睡非睡,昏沉恍惚的状态。

少阴病是属于心肾阳虚的虚寒证,心肾为水火两脏,有从寒化和从火化的两种可能,故其主要证候也有两种:一是寒化证,一是热化证。前者表现为无热、恶寒、吐利、小便清长等虚寒证;后者有下利、口渴、心烦、咽痛、咽疮等虚热证。但少阴病本体虚弱,毕竟寒化者居多,其热化证候是一种变局。然而又应指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出现发热,脉沉无里证者,乃是少阴兼表证的现象。

少阴病的病机既然有寒化、热化之分,所以在治疗上主要有“助阳抑阴”和“育阴清热”二法。因多为虚寒证,故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妄用汗,下法。

【原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脉证提纲。

【阐述】 少阴包括心肾二脏。表现在精神萎靡不振,但欲寐,是说精神不振作,欲寐而实不能寐,呈现一种闭目不语,默默似睡的状态。脉微细,是细而无力,是心气衰弱,气虚血亏。唐容川说:微是肾之精气虚,细是心之血液虚,脉管是血之道路,血少故脉细,微属气分,气旺则鼓动而不微。由于脉象之微细,即可测知机体在抗病的过程中,与疾病斗争的结果,不但气血消耗迨尽,而元神亦受到严重之摧残,故在脉的方面,表现微细无力,而精神方面,也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状态。少阴病提纲中虽简略的提了两句,已把少阴的神髓,完全描绘出来。不见微细之脉,不能谓之少阴病,不见但欲寐的症状,也不能称典型的少阴病。

少阴病之本证,原属虚寒。然亦多见热证,其热亦多虚热。在抗病过程中,由于人之体质有强弱,病势有盛衰,治疗有顺逆,它的消耗和摧残不同,表现的也就不一致,过伤其心肾之阳,则成虚寒;过伤心肾之阴,则成虚热。这种成热、成寒,古人谓为“从火化则为热,从水化则为寒”。其实这种变化,都是根据人体的素质、病势、治疗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演变的。少阴病是疾病的严重阶段,如认证不清,动关生死,且复杂难治。

【原文】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虚寒证之辨证法。

【阐述】 少阴病,有自三阳传来的,有直中少阴的。由三阳传来的,必因病程较久,心肾损伤较重。也有的平素心肾不足,发病不久,由于心肾抗病功能低弱,因之亦可陷入少阴。不论传入,或直中,总由心肾损伤,无法抵御外邪,病邪方能乘虚深入。迨病邪深入之后,由于患者心肾损伤的情况不同,病邪侵入的部位不同,治疗的方法不同。而病情之转化,也有所不同。在少阴病提出从水化、从火化之异。从火化的,其表现之症状,每多表现热证;而从水化的,每多表现寒证。在心肾之阳气素虚,或在治疗期间用药失当,损伤阳气,致机体阳虚者,则病情之转化,必从水化而为寒。若平素阴虚,或用药失当,过度损伤阴津,则病情转变,必从火化而为热。这是少阴病水火转化之规律。然阴阳之损伤也是极为错综复杂的,有的心阴虚,有的心阳虚,有的肾阴虚,有的肾阳虚,有的心肾之阳均虚,有的心肾之阴均虚,都应具体地加以分析。由于心肾阴阳虚损的情况不同,而表现的症状也就不一致。今少阴病,有但欲寐,脉微细,同时又出现欲吐不得吐,心中烦的症状,是阴津损伤,虚阳上泛所致。从心烦、恶心来说,则阳证中,往往见之。而热证之恶心、心烦,不当有脉微细但欲寐之虚证。在有脉微细但欲寐的情况下,出现心烦欲呕,则心阳虚证。如系阳虚于下,格阳于上的虚烦,五六日后,其真阳衰竭之现象,必呈现出来。自利是肾阳不足的具体表现,渴乃由于津液不足。若系热邪内陷,作泄作渴,则小便不能色白,其大便必有火臭气,而渴亦必大渴引饮。因有微细之脉,欲寐之症,小便色白,大便清泄,可以确定是肾阳不足,阴液损伤之虚证,故宜用扶阳育阴法治之。

【原文】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亡阳之脉证。

【阐述】 脉阴阳俱紧为伤寒,伤寒见紧脉,当发热恶寒头痛而无汗。今头不痛不发热,而反汗出不止,知非太阳伤寒,而系邪入少阴。少阴病,反汗出不止,多为虚阳不敛阳气外越之象。这种证候系真阳素虚,卫外之阳不固,致腠理疏泄,使外邪直中少阴。应急以四逆汤扶阳以抑阴,方不致有虚竭之变。若因循失治,阴邪盛于下,而虚阳泛于上,则可现咽痛、吐利之症。咽虽痛,而局部多不红不肿,或红燥少津,和实证咽痛不同,切不可用清热利咽法治之。宜先服桂附回阳,以固残阳而敛虚热,俟虚火归原,则咽自愈。古人有“心肾相交”“坎离既济”等说法,是指肾水上济于心,而心火下交于肾,方能使心肾功能健强。二者相互为用相互促进。今少阴病,心肾之功能不能互相维系,而成为上热下寒之证。上热则烦渴咽痛,下寒则吐利,都属心肾不交,寒热不调之症状,故治疗时宜用益心肾扶阳散寒法。

【原文】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284)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火劫发汗之变证。

【阐述】 少阴病之咳,由于津液不足,虚热上泛而发下寒故作利。上咳下利,津液损伤迨尽,医者宜扶阳以生津,自无谵语之发生。今忽谵语,知被火劫发其汗,使阴津重伤致心神飞越,无所依归,而现此谵妄之症状。以津液素虚之人,再强发其汗,故小便必难。小便之难,系由于强迫其汗,重伤其津液,非热邪所造成。谵语也不是阳明燥热的关系,切不可误认为热证,而妄用清下等法。常见少阴证末期,因津液损伤过重,而虚热时时上蒸,患者精神萎靡,屡有喃喃自语,唤之能醒,此为郑声而非谵语,宜养阴补气,清热安神法治之。切不可用清阳明燥热治谵语之法。

【原文】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85)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禁汗之脉。

【阐述】 诊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不论沉细、沉数,俱为阴脏受邪,而与表证无涉。邪在表,故不可妄发其汗,以伤其表阳。少阴病脉沉细,乃心气不足之象。由沉细而又加数,是心阳之弱可知。薛慎庵:“人知数为热,不知沉细中见数,为寒甚,真阴寒证,脉常有一息七八至者,尽概此一数字中,但按之无力而散耳,宜深察也。”在临床上也体会到这一点,凡身体不衰弱,则绝不现细数之脉,而细数之脉见于浮分多表现在阴虚,细数之脉表现在沉分多为阳虚。而阳虚之极,则细数之中按之无根,就是薛氏所谓真阴寒证之脉象。在此阴虚阳微之际,再发其汗,以损阴伤阳必至酿成巨变。所以少阴病,一般是禁汗的,如误用汗法,往往导致伤津或亡阳。如少阴兼有表证发热无汗脉沉者,可权用发汗之法,然必须佐以扶阳药,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一类的方剂。如但发汗而不扶其阳,即少阴表证,亦往往造成不良之后果。

【原文】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286)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汗下之禁例。

【阐述】 少阴病,不可妄用汗、下法。少阴病脉微,乃脉体细小软弱之脉,脉微则阳气大虚,卫阳亦必不固,故不可更发其汗以伤其表阳,否则常导致大汗亡阳,如脉微且尺脉更现弱涩,是不但阳气微,且阴亦不足,即阴阳俱虚。这时除不可发汗外,即使病已从热化,转成燥实,攻下之剂亦在所禁忌。故治疗时,必须根据脉的变化确定治疗原则。如现微细弱涩之脉,而再妄发汗以损其阳,或攻下以伤其阴,必致酿成阳亡阴竭之险证。

【原文】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287)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证病势向愈之脉证。

【阐述】 紧脉见于太阳,发热恶寒而成寒邪在表之证;见于少阴,则无热恶寒,而成寒邪在里之证。少阴病,因正气衰弱,不能驱邪外出,迨至七八日,抗病之能力逐渐加强,足以战胜病邪。自下利,是无其他的原因,而自动下利,是抗病力壮盛起来后驱使病邪从大肠排除的表现。在下利过程中,脉象暴微,是病邪外泄,抗病力趋于缓和,而不致紧张,故脉形无紧象。手足反温,知在脉紧下利之前,手足必为逆冷。若寒邪不解,则手足不能温,脉紧亦不会去。因脉不微,而忽见暴微,故手足得温,脉紧得去,而加一个“反”字。此皆示阳气恢复,故病欲解。虽有心烦下利,亦非亡阳。如系亡阳之躁烦,当发于下利之后,其四肢厥逆,亦必较前加剧,而脉象亦必由紧而变为沉数无力,或脉微欲绝。今下利后,四肢不厥逆且反温,脉不但不沉数和欲绝,而反现缓和微弱,是病邪外泄,气血不因抗病而紧张之故。虽下利而烦,知为阳气之缓,非阳气暴脱之比。阳气恢复,虽有下利之证,知其不久,必当自愈。

【原文】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288)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阳复者为可治。

【阐述】 少阴病下利,若下利不因服温中止泄药,而自止者,是寒邪得以下泄,而阳气渐复。虽仍有恶寒蜷卧等症状,但手足温暖,脉象稳定,是阳气已复之象。古人以四肢为诸阳之束,用四肢之冷温来测验阳气之盛衰。四肢温,是阳气逐渐恢复,故知其病可治。惟蜷卧之症状,因多为阴寒之表现,然阳初复而未健者,恶寒蜷卧亦属多见。如确认为少阴虚寒证,而现利止手足温,是阳气来复之征兆,而再予以温中回阳之剂,自能迅速治愈,如手足不温,下利不止,则为危候。

【原文】 少阴病,恶寒而,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89)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时烦阳欲复者可治。

【阐述】 恶寒而蜷,原为少阴病之本证。今在蜷卧之时,而有自烦,欲去衣被之举动,即躁扰之表现,“少阴病,烦躁者死”,而此条反说“时自烦,欲去衣被为可治”,岂不自相矛盾?以少阴病获愈之机,在于阳气恢复,自烦欲去衣被,是阳气回复之征兆,与烦躁汗出完全不同。自烦欲去衣被是阳复之机,烦躁汗出,是亡阳之兆,必须详参脉象,方能证实烦象之真伪。少阴之烦躁,古人多委为不治,然在临床实践中,此类烦躁,如用药对证,调护得宜,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原文】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290)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欲愈之脉象。

【阐述】 太阳中风的脉象,阳浮而阴弱这种阴阳是以浮沉来分的,就是脉浮取有力,重按虚软。而少阴中风之脉,阳微而阴浮,这种阴阳是以尺寸来分的,是说寸脉微,而尺脉浮的为少阴中风欲愈之脉。寸以候阳,尺以候阴,寸脉微属于阳气之虚,阳气虚,才容易发生少阴病,所以说阳气微是少阴之本脉。尺脉以候肾,尺脉浮是表示肾阳复,肾阳回复是少阴病向愈的主要关键。故临床治疗应随时细心体察脉证的变化,来推测疾病预后的吉凶。故三阳病以脉大为病进,以脉微为病愈。就是脉由大而变小,由有力而变为软虚,由数而变为不数,都表示邪气衰微,而正气逐渐回复。三阴病为阳气衰微正气不支的一种虚弱现象,故脉宜由小变大,由沉而浮,由无力而有力,都表示正气回复邪气消退征兆,随脉象好转而症状亦逐渐减轻。今少阴中风,尺脉由沉而变浮,是阳气回复由阴转阳,属于病愈的象征。

【原文】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欲解时。

【阐述】 凡伤寒向愈之时间,必在其所旺之时,而少阴病解于子时至寅时,以阳气生于子,阳长而阴消,即所谓阴得阳而解之意。

【原文】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292)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虚寒证回阳急灸法。

【阐述】 少阴病,多为心肾阳虚,凡心肾阳虚不足的,常引起脾阳亦虚,脾失健运,而发生吐利症状。少阴病和太阴证由于阳气衰微,皆有吐利之证,同时伴有手足厥冷。今少阴病发生吐利,而手足尚未发生厥冷,是脾阳尚未至衰竭。程郊倩:“胃阳不衰,故手足不厥冷。夫手足逆冷之发热,为肾阳外脱,手足不逆冷之发热,为卫阳外持,前不发热,今反发热,自非死候。人多以其脉之不至而委弃之,失仁人之心与术矣,不知脉之不至,由吐利而阴阳不相接续,非绝脉之比,灸少阴七壮,治从急也。”是说吐利后手足不逆冷,而反发热,是阳气逐渐恢复,虽脉不至,亦非死候。若吐利后手足逆冷,是病势加剧,阳气垂危。在阳气垂危之际,而现发热,不是阳气回复,而是阳气外越,同时必有烦躁不宁,眩冒戴阳之症状。此时极应灸少阴经之太溪,通其脉,以回其阳。不然一阵狂汗,欲救无及矣。其所以灸太溪的道理,即根据《内经》所谓“肾之原出于太溪”。太溪为少阴阳气之发源地,灸之复其阳以救其危。而后再以健脾回阳之剂,以治其本而辅以止呕固脱之剂以治其标,标本兼施,则阳气自易回复。

【原文】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293)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阳化过甚便血之变证。

【阐述】 少阴病,多现恶寒厥冷之证,今反一身手足尽热,是肾阳回复,病欲愈之象。少阴病本为阴阳俱虚,若阳气恢复,而肾阴虚弱不能与之相济,则发现一身手足尽热的症状。肾与膀胱脏腑相连,而且又属于表里之脏,若无阴以济之,常致肾阳亢盛,往往诱发膀胱郁热之证。此处所谓之膀胱是谓膀胱之部位,非膀胱之实质,日人丹波元坚:“热结膀胱,即热结下焦之义,不是斥言净腑。”下焦郁热迫血妄行,故导致便血。可用黄连阿胶汤,芍药地黄治之。

【原文】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294)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妄迫汗出,每造成下厥上竭之危候。

【阐述】 此条是论少阴肾阳衰于下,少阴心阴竭于上,而造成的危证。少阴病汗出肤冷,为亡阳之现象,若但四肢厥逆而无汗,是阳亡而阴液不继,也可以说是血燥无以作汗。程郊倩说:“汗酿于营分之血,阳气盛方能酿,阴气充始能发。”若血虚,则不易蒸发而为汗,阳微不能宣发以为汗,故但四肢厥冷,而身无汗,若强发其汗,反鼓其血液妄行,而造成失血。其出血之部位,在内脏的无由自验,其溢于体外的,可以目睹。或出于口鼻,或出于两目,是名下厥上竭。下厥是指手足厥冷,上竭是指口鼻出血。也就是阳气衰于内,而阴血竭于外,是少阴病中最难治疗,而最为危险的证候。以下厥必须温药以回阳,上竭又必须甘寒以滋阴,从上则背于下,从下则碍于上,所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的危证。

【原文】 少阴病,恶寒身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5)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纯阴无阳之危候。

【阐述】 少阴病本属阳虚,由于恶寒而身蜷卧,更证实其阳气之衰微。当阳气衰微之际,若再下利,其脾阳亦有衰竭之虞。此时惟一的希望就是胃气不绝,若下利后四肢逐渐逆冷,是胃气已败,虽用附子及四逆白通等法,恐亦无法挽救危急。舒驰远说:“此证尚未至汗出息高等证,犹为可治,可急投以四逆汤加人参,或者不死。”

【临床体会】 少阴病,是病邪未退,正气先伤的阶段。尤其表现在心肾的虚损,在发病过程中,不论是体质的素虚疾病的消耗,或治疗的失当,都能造成心肾的虚损。由于疾病的性质不同,病人的禀赋不同,治疗的方法不同,而疾病的演变,也有不同的变化。阳分素虚的,过于发汗,每使阳气先伤,证从阴化,而现吐利、厥逆、恶寒、蜷卧、脉微欲绝等一系列阳微症状。如阴分素虚,而又重伤津液,每使阴气先伤,而证从阳化,表现心烦、咽干、燥热、便秘、尿赤、脉细数等一系列的阴虚症状。如病势稍久,迁延不愈,即阴虚证,亦往往演变为阳虚,故阳虚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患;如病期较长,身体消瘦,精神萎靡,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是一种比较严重而不易治疗的疾患。如此时投以补气、健脾、回阳之剂,大量予之,治疗及时往往得复,重生。如再发现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息高不能平卧,则治疗比较困难矣。

【原文】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6)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阳气衰竭之危候。

【阐述】 少阴病之吐利,至于烦躁不安,四肢厥冷,是津液损伤过多,而心阳有离决之象。脾阳可随之则渍,而吐利仍然不止者中,气可见即断绝,故知其必死。舒驰远:此条与吴茱萸汤条无何区别,彼条未言为死证,而主以吴茱萸汤,而此条何以不主以吴茱萸汤,而断之为死,是何理也,于中疑有阙文。不知吴茱萸汤,主呕吐烦躁,其证本非纯属少阴,而少阴之主证为厥逆而利。吴茱萸汤虽亦云吐利厥冷,从药测证,知吐是主证,利与厥冷是副证。假使利与厥冷为主证,则必舍吴茱萸,而用附子干姜汤。本条吐是副证,下利烦躁逆冷是主证。由吐利而脾阳过度损伤,脾脏为调剂升降之枢纽,脾伤过重,则升降乖乱有离决之象,致躁烦不安。由躁烦而至四肢厥冷是心脾同竭故知为死候。

【原文】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297)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下竭上脱之危候。

【阐述】 288条言利止,而手足温者可治,此条谓下利止,而头眩时冒为不可治。以此条之利止,非因阳回而利止,乃肠内之津液已竭,利无可利。头眩时冒,乃头目眩晕而时有耳鸣、目花、神识似有昏蒙之象,是心阳已竭,无力迫血上达于脑,而现虚脱之象。当精气衰竭,饮食不思之时,而出现头眩时时自冒,是阴气下竭,阳气上脱之危象,故知其为难治之证。

【临床体会】 温热病的患者,由于病势猖獗,或因循失治,往往使病势缠绵,长期不愈。由于发热的消耗,饮食少思,致营养陷于枯竭,使机体的抗病能力,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形成一种病邪未退,正气先衰的,虚中夹实的局面,这也是少阴病的特点。此条是在正气已衰而继有下利,致体液丢失,营养枯竭,心阳无充,神无所依,而至出现眩冒欲脱之症状,这时应极予姜附参属恢复心阳,切勿拘泥于条文,而坐视不救。

【原文】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8)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阴盛阳绝之危候。

【阐述】 恶寒身蜷卧而下利,手足逆冷,固然为不治之症,如有以上的症状,即不下利,亦为死候。296条吐利烦躁,四肢厥逆为死证,此条是说不吐利,不烦但躁的,是有阴无阳,亦为死证。况且脉已不至,更为死证无疑。按“烦躁”二字,烦是自觉之症状,躁是由精神不安,而形诸肢体,呻吟辗转,是烦之表现。起卧不宁,掣手掷足,谓之躁。在心阳衰微,虚脱之状态下往往见之。此条之辨证要点,是由四逆恶寒身蜷,心阳衰微,阴寒偏盛,而进一步发展到六脉不至是真阳欲脱,在脉不至的情况下又躁扰不安,是阴阳离决阳气暴亡之象,故知其必死。

【原文】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299)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肾气衰竭之危候。

【阐述】 息高指呼吸困难,须纵其肩,方能呼吸。程郊倩:“死虽成于六七日之后,而机实兆于六七日之前,既值少阴受病,何不预为固护,迨今真阳涣散,走而莫追。”是说少阴病在初发之前,即须固护其阳,迨真阳涣散,救护无及。真阳指心肾之阳而言,如心肾阳充盛,不会邪陷少阴。反复发汗之后,真阳内伤外越,则心肾阳有衰竭之象。肾不纳气则息高不足以息,心不健运则息高方能纳气,乃少阴病难治的证候。

【原文】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300)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失治酿成阴阳离决之危候。

【阐述】 常见为医者对于治疗一切寒证,不发现恶寒蜷卧,四肢逆冷等证,则不敢轻用温热药。殊不知病至寒象迭见,而真阳已至微亡阶段,虽用温补之剂已为时晚矣。况阴寒之症状,有的至死不见的。太阴病,脉必沉而微细,是知内脏虚寒,而示人以可温之脉;少阴病但欲卧,是元神衰弱阳气颓靡,而示人以可温之证。汗出在阳经不可温,而在少阴,是示人以亡阳之故,更应急温,况且还有不烦(邪在阴经烦为阳回,不烦为阳败),自欲吐等阴邪上逆之症状。而用真武四逆,诚为对证之金丹。在此亡阳之兆初现之际,在抓住时机早做治疗。否则迁延至五六日,病势递增,前之自欲吐之症状,一变为下利;前之不烦,今则变成烦且躁;前之欲卧,今则变成烦躁而不得卧,皆为阳虚、阴盛之故,如不迅为扶阳抑阴,必至酿成不救。故少阴病,宜在初现阳虚之时,即与温药治之。

【原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1)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夹表的证治。

【阐述】 此条为少阴之表证,少阴病为虚寒证。初得本不应发热,今发热故加“反”字以提起医者之注意。一般外感病发热为太阳表证,但太阳病应现浮脉,现为沉脉知病在少阴。但少阴病应无热而恶寒,而今反发热,是少阴兼太阳表证,即所谓太阳与少阴合病。按本病之成因,系因其人阳气素虚,但始得之虽虚尚能与外邪抗拒故有发热,邪尚未全陷少阴。权衡脉证,若按太阳已见不足,若按少阴尚称有余。所以治法既不同太阳,也不同于少阴,而以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以麻黄发太阳之表,共凑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效。

【方药】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6克) 细辛二两(6克)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3克)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阐述】 周禹载:“少阴受邪,未有不由真阳虚者,故温经即以散邪,一切表药俱不可用,奈何反用麻黄,仲景谓少阴之表,即太阳也,邪中阴经,明明贻患,但用本经温药,则少阴之寒可去,而太阳之热凭何而解,故以麻黄与附子合用,兼用细辛联属其间,俾表里之邪,一时撤去,岂复有他虑耶。”是说少阴之表邪,非用疏散之药,不能宣解。麻黄、细辛,功能祛太阳、少阴在表之风寒。惟发汗之剂,摧残真阳,阳气不足者用之,每造成亡阳之患,故佐以附子扶心肾之阳,使表邪去,而阳气不伤。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阳气虚微而表邪外袭,用以温经散寒的一个主要方剂。

【临床体会】 机体抗病能力之强弱,全视其元气之盛衰,故初感外邪,首先要察脉象的有力、无力,其次再看两尺脉的盛衰。浮以候阳,阳气衰的,其脉多沉细无力,或沉微;尺以候元阳,元阳虚的,无以温养脾阳,脾阳虚,即无以奉心阳,心阳是卫阳的发源地,所以心阳虚则周身之阳俱虚,尺脉以候元阳,因此尺脉微元阳不足,表邪即易内陷。同患太阳伤寒,在脉象浮紧,或浮缓,则为太阳伤寒,若脉沉细,或沉微,即属邪入少阴。甚至患太阳病,尺脉沉微,也应防止陷入少阴,因此诊病在脉的变化上,应格外注意。

病例:杨某,男,60岁。于严冬,因肾阳虚无力抵御外寒,致寒邪深入。初起头痛腰疼,身发热恶寒较重,虽厚衣重被,犹觉恶寒。舌质淡而苔黑润,脉沉细而紧。脉证合参,知为少阴伤寒,其发热,即所谓热在表,寒在里也。宜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扶阳散寒。

处方:生麻黄6克,炙附子10克,北细辛3克,生甘草3克。

服药1剂,汗出自足,诸症皆愈。考少阴伤寒,始得病,即脉沉发热,如略一疏忽,往往转变为吐利厥逆,故乘其表邪未散,外有发热之势,用麻黄以治其表,用附子以温其里,然必佐细辛,从阴经中驱出寒邪。然非外现发热恶寒,而寒势较重,六脉沉细者,不可轻用。

【原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302)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夹表,病势较轻的治法。

【阐述】 此条当与前条联合在一起来看,此条补出“无里证”三字来,则知前条也无吐利、厥逆躁烦等之里证。前条有发热,此条专言无里证,是知此条亦必有发热之表证。少阴证见,当用附子;太阳证见,当用麻黄,已为治疗伤寒病之定例,但易细辛以甘草,以表邪尚未深入,无须用细辛以由内达外。详考少阴发汗之剂,共有二方:一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以附子温经,麻黄散寒,细辛以散稍深之寒邪,故此方可称为少阴病发汗之重剂;二是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少阴病得之二三日,病势稍浅,比前证亦稍轻,以细辛之搜邪,而易甘草以扶正。

【方药】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6克) 甘草二两炙(6克)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3克)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阐述】 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二方,虽同为少阴表邪不解之主方,而麻黄附子细辛汤,其疏表之力较重,而麻黄附子甘草汤其疏表之力轻,但里虚之力较著。尤其甘草与附子同用,其扶心阳之力尤厚。与风寒外侵,心阳衰弱者用之最为相宜。

柯韵伯:“太阳病,脉现沉者,为里寒盛,故以四逆汤以救里。此条为少阴脉,而表反发热,故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元阳,是表热里寒也,夫以发热无汗属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为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发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不但少阴之津液外越,而太阳之微阳亦外亡,则去生远矣。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内外咸调,则风寒散,而阳不伤。若得之二三日,表热未去,而见少阴之脉,宜用甘草附子以扶少阴之阳,用麻黄以宣太阳之表。少阴制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犹太阳之麻黄汤,是急汗之峻剂,制麻黄附子甘草汤,犹太阳之桂枝汤,是缓汗之和剂。”

柯氏此段阐述颇得仲景立法之旨,明确指出本方功能和作用,故引以为鉴借。

【原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阴虚阳亢之证治。

【阐述】 少阴病由于体质、病邪及治疗方法之不同,有的可以从水化而为寒,有的可以从火化而为热。从寒化的谓之少阴病的正型;从火化的为少阴病的变证。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见心中烦不得卧,乃少阴病阴虚阳亢之热证。所谓少阴阴虚,指心肾之精血津液,当人体在抗病期间,由于发热蒸耗,病邪之破坏,汗下误治之损伤,都能使人体的阴分受到严重的摧残。人体之阴阳必须保持一定平衡,如阴虚则阳亢,往往出现心烦不得卧之症状,治疗时,宜采用滋阴抑阳,泄热润燥之法。心中烦不得眠,是栀子豉汤之轻症。若在大病之后,血液灼伤,津液枯竭,不可徒解其热,故以芍药、鸡子黄、阿胶,以补血生津,黄芩、黄连,泻胸热,而止心烦。按栀子豉汤和黄连阿胶汤其主证,都治心烦不得眠。栀子豉汤证为余热扰于胸中,而肾阴不虚或微虚,其舌质偏红,而苔黄燥,并有反复颠倒,心中懊胸中窒,胸中结痛等种种之见证。黄连阿胶汤证,为阴虚阳亢,其舌质多红绛少津是其鉴别点。

【方药】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12克) 黄芩二两(6克) 芍药二两(6克)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10克)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阐述】 此证以心热炽盛,而阴津灼伤,故以黄芩、黄连,清上焦之热以祛心烦。心烦固由于热邪之熏灼,而使神气烦扰不宁,津液损伤,为发生心烦重要因素。在清热之外,必须大力滋阴养血,芍药、阿胶所以养血,鸡子黄能补津益液,使热邪肃清,津血充盛,而心烦自止。故周禹载:“里热当祛之,内烦须滋之,然滋之而即得其润,祛之而适涤其热,心烦故主以黄连,佐以黄芩,以清胸中之热,热盛则伤阴,故用鸡子黄、阿胶,益血分而滋其真阴,芍药敛阴以清热,热祛阴复,则烦者不烦,不卧者而卧矣。”其论述养阴清热的理论更为透彻。

【临床体会】 少阴伤寒传经、直中之传变,直中的多从寒化,传经的多从火化。因病经多日,津血耗伤故其表现多阴虚阳亢,黄连阿胶汤为治少阴病阴虚阳亢之主方,在温病热入营分阴虚阳亢者亦常用之。

病例:严某,35岁。因工作冗忙,日夜劳瘁,一经感寒,病即深入少阴,而从火化。初起身壮热,不能言语,舌质红绛苔黑且燥,脉象微细而数。本论谓脉微细为少阴之提纲,数为阳亢,细主阴虚。凡操劳过度,阴气先伤,虚阳偏旺,一感寒邪迅即陷入少阴,而从火化,故患者身及手足壮热,心烦不眠,此系虚火偏盛,真阴耗损之证。宜育阴清热法,以扶阴抑阳,遂拟黄连阿胶汤与之。

处方:黄连12克,阿胶10克,黄芩10克,杭芍10克,鸡子黄1枚。

连服2剂,热势渐平,而仍觉烦热口干,不欲饮水,是热邪略见轻减,而阴气尚未恢复之证。宜按原方,减黄连、黄芩各3克,加玄参15克,服3剂诸证皆退。惟两脚拘急,后服芍药甘草汤2剂而愈。

【原文】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提要】 本条论述心阳虚寒之证治。

【阐述】 少阴病指有沉细而微之脉,并现但欲寐之症状而言。少阴病,身不发热,而恶寒,虽周身瑟缩不适,而背部之恶寒尤为明显,此乃少阴病里寒之确征。以背为阳,心肾阳虚,故背较恶寒。临床体会,凡心肾阳衰的,常有背部怕冷的感觉。在少阴病中,不单是恶寒,也可发生热的现证,如口干舌燥而渴等,乃因津液灼伤心阳不足所致。今口中和,是不渴不燥,没有热象,而但觉背恶寒,是少阴之阳衰。所以用灸法以助阳消阴,与附子汤以温经散寒。临床之经验,背恶寒应灸大椎7壮,四肢冷则灸关元。以大椎为手足三阳经督脉之会,属督脉之主穴。督脉者督一身之阳,灸大椎背可立温,膈俞亦可。按背恶寒症太阳表证有,而阳明病人参白虎汤亦有。其鉴别的方法:太阳病的恶寒,恶寒时身即灼热,脉象必浮;阳明病背恶寒不但脉滑身热,而其舌质,必红燥少津,大便燥,小便赤;而少阴病之背恶寒,每伴有厥逆,便溏稀或下利,舌质胖嫩脉象微细,细心体察,脉证是迥然不同的。

【方药】 附子汤方

附子二放炮,去皮,破八片(6克) 茯苓三两(10克) 人参二两(6克) 白术四两(12克) 芍药三两(10克)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阐述】 附子汤,为大温大补之方,乃伤寒传入阴经正治之要药,为少阴固本御邪的第一方剂。考少阴病表寒,多现背恶寒、身疼痛、手足寒、骨节疼等症,以阳气素虚之人,卫气衰弱,一感外邪,最易长驱深入,而转属三阴,考附子汤与真武汤,药味相近。然真武汤,主内有寒湿,而附子汤主治寒邪内传入阴,用附子汤时附子、白术倍用,使其走外,驱寒散表。盖仲景用术多取治表,而用人参,固以救素弱之阳,并用之以制术附之燥。附子之性,雄悍燥热,散沉寒,而壮元阳,生用则力尤猛,能救里阳于垂危之际。炮则性缓,可走表分温经以逐寒。故仲景用附子,其与干姜配伍而用的,多为生用,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加猪胆汁汤、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诸方;其与他药配伍的,多用炮附子,如附子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等。凡生用者,其证皆急,炮用的,其证皆缓,由此可知附子生用则峻烈,炮用则缓和。

【原文】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提要】 本条论述附子汤的主要脉证。

【阐述】 身体痛为表里俱有之证。在太阳则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痛骨节疼,手足热,而无手足寒之症状,故以麻黄汤发表以散寒邪。此证脉沉手足寒,骨节痛,知为阳气衰微,寒邪内迫,阳气不行,营阴滞涩,故身体骨节皆痛耳。且四肢为诸阳之末,阳虚不能充于四肢,所以手足寒。脉沉,为里阳不足,中阳之气陷而不举,不能升于上而达于外,故脉现沉象。而沉脉之中,必须兼有微细,如沉实、沉滑、沉弦,虽有身痛肢寒骨节痛之证候,也不能确诊为少阴虚寒之证。

【原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虚寒下痢之证治。

【阐述】 少阴病下利脓血,为内脏虚寒而发的一种痢疾。一般痢疾,皆由湿热而成,而此处将下利便脓血属于少阴者,系因痢疾发病多日,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迨至迁延月久,因循失治,久利不愈,而证转虚寒,脉现微细,所以称之为少阴病。久利不愈可渐至滑脱,虽病邪已解,因身体衰弱,在利下时必无腹中滞痛里急后重。且因中气亏损,屡有直肠脱出,甚至关门不固,便出失控。此为里虚肠滑,故用桃花汤温中散寒,止泄固脱,即可痊愈。

【方药】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30克) 干姜一两(3克) 粳米一升(30克)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阐述】 少阴病便脓血,世人多以为热,然下利便脓血,虽湿热致病者占有多数,而虚寒滑泄,下利脓血者,亦属常见不鲜。此证若为热邪滞内,下利正重之时,仲景定用苦寒之剂,清其热而导其滞。今反用赤石脂,固涩之品,壅塞于内,使热邪不得外宣,岂非关门揖盗,自贻伊戚。考仲景治邪热下利所用,如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类,皆用芩、连、黄柏等苦寒之品。而治下焦虚寒下利,则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比类一观,可知此证因虚生寒,因寒而滑泄。温热内陷,迁延日久,而现虚寒滑脱之证,故宜赤石脂固肠以止泄。赤石脂为收敛固肠之剂,用于慢性泄泻有效。干姜散寒,以温脾健运。粳米健脾,以扶中气。寒散脾健则中气上举,而再涩以固肠、以止虚脱则下利自止,《医宗金鉴》:“少阴寒邪,多利清谷,少阴热邪,多便脓血,日久不止,关门不固,下焦滑脱。”《医宗金鉴》所谓关门不固,是本证制方的主旨,桃花汤,以赤石脂色如桃花,又称之为桃花石,似桃花,故名之为桃花汤。

【原文】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

【提要】 本条论述桃花汤具体症状。

【阐述】 少阴病由二三日到四五日,阳气不复,则虚寒益甚,腹中痛,是肠中虚寒所致,此种腹痛与阳明腑证的腹痛,则迥然不同。阳明腑证之腹痛,痛势剧烈而且拒按;本证的腹痛是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在脉象上,是容易区别的。阳明腹痛,脉沉实,舌红苔垢;虚寒腹痛,脉沉弦细,舌质淡滑。细心体察仔细分析,小便不利,是脾虚,失于健运。下利不止,是肠中感寒而失去其收摄之功。便脓血,乃肠中宿邪未净下利时,因滑泻而下排,因用桃花汤温里散寒,以涩滑固脱。

【临床体会】 桃花汤论中谓治下利便脓血,在临床体验中即今日赤白下痢之病。大多数皆由于湿热所致。治宜用清热燥湿导滞止痢,绝不可用辛温收涩之剂。如痢疾初起,误用温涩,每造成毒邪留滞,轻者胸满不食,重者酿成不治。因此治痢戒用温涩之剂,是古人所谆谆告诫的。然痢疾日久,脾阳虚弱,肠气滑脱,又须用温涩之剂,方能收功,医者亦不可不知。

病例1:程某,女,46岁。素有鸦片之癖,中气虚寒,又在溽暑季节,过食瓜果生冷食物伤胃,忽患痢疾。初起下痢赤白,久则纯下清血,杂以稀粕,日六七行。胃脘满闷饮食减少,病延月余,诊治不愈,渐至面色萎黄,两足浮肿,身倦无力,唇红如朱。脉沉细而数,尺部无力,舌质红绛苔黄腻。据脉按证,知为下利过久气血两虚之证,《内经》:“肠癖便脓血身热则死,寒则生,肠癖下血沫,脉沉则生,脉浮则死。”以久病而现身热脉浮,为正虚邪盛,正不胜邪,故知其必死。身寒脉沉,为正气衰弱,而邪气亦微,故为可治。今此证由于下痢多日,阴气损伤过重,无以维阳,而虚阳上泛,故唇舌绛红。脾阳虚惫,健运失职,因而足面浮肿。种种危象,将成戴阳,前医只知见积治积,见血治血,殊不知积虽去而正亦虚,血下多而气亦陷。故虽服行滞化痢之药多剂,而病不见愈,所幸胃气尚存,脉象沉数而芤是正邪俱虚,可用温涩之剂,佐以温中补血,因以桃花汤加味与之。

处方:生赤石脂12克(研细),干姜10克,炒白术10克,杭白芍12克,吉林参3克,制附子6克,当归12克,甘草6克。

连服3剂,便血即止,胃满亦轻,知饥能食,而便数不减,腹部不坠而不痛,是阳气仍陷而不举。遂去吉林参,加补气升阳之黄芪15克。连服10剂,精神逐渐恢复,浮肿消退。后又服10余剂,大便正常,身体健壮而愈。

桃花汤治疗虚寒滑泻,为常用之剂,凡脾胃虚寒,肠气不固,而发生之滑泄,用之有显著的疗效。

病例2:汪某,女,21患痢后,大便每日六七次,腹不痛,无里急后重,便中无脓血。胃满食欲不好,身倦无力。舌质淡苔滑润,脉沉微,此下痢损伤气血,脾阳下陷,肠气不固所致。宜温中固肠,健脾升阳之剂治之,与加味桃花汤。

处方:生石脂12克,干姜10克,炒白术10克,生山药15克,生箭芪15克,诃子肉10克,甘草10克。

连服3剂,食欲进,便泻减至二三次,胃不满,身较健,后以此方连服5剂而愈。

【原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308)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下利便脓血之刺法。

【阐述】 此条承上两节而言。病在少阴,而为下利便脓血,除用药物治疗外,亦可采用针刺疗法,泄其邪以疏通其经脉,其病可愈。所刺穴位,常器之:“可刺足少阴幽门,交信”,郭维说:“可灸。”《医宗金鉴》对上穴之考证,谓“幽门二穴,在鸠尾下一寸,巨关二旁各五分陷中,治泄痢脓血,刺五分,灸五壮,交信二穴,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廉筋骨间,治泄痢赤白,刺四分,留五呼,灸五壮。二说皆是。”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效果。

【原文】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阴寒内盛之证治。

【阐述】 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之吴茱萸汤证,与四逆汤证大致相同。然四逆汤证,元阳飞越,心阳欲绝,故内外彻冷,腹软而心下不痞塞。吴茱萸汤证,虽手足逆冷,而不恶寒,心下必有痞之处。两种症状,虽大致相似,而实际不同。吐利虽多属阴证,若但吐但利,犹为轻证。若寒邪内盛,上逆而为吐,下行而为利,甚至手足逆冷,则其心脾之阳,已损耗无几,四肢为诸阳之末,所以候阳气之盛衰。今手足逆冷,其阳气之衰微可知。若心阳衰弱到极点,则有虚脱之现象。在临床上见病人当虚脱之过程中,其烦躁欲死之情况,与此证表现之症状完全相似。故以吴茱萸之辛苦温热,以降厥阴之逆,并温中散寒。人参、姜、枣补心脾之阳,使中气充盛,则吐利自止。考此证之所以烦躁,系由于吐利所造成。吐利不止,不但损伤胃肠之津液,尤能摧残心脾之阳气。如吐利不止,不但心脾之阳不能恢复,且能造成阴阳离决之危证,故现烦躁欲死之症状。吴茱萸苦温能降逆以止呕,参、姜能健胃止泄,泄止呕除而心脾之阳方能逐渐恢复。

【方药】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30克) 人参二两(6克) 生姜六两切(18克)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临床体会】 伤寒之方并非为一病而设,而是在任何疾病的发展或恢复的过程中,出现共同症状,而使用同一方法。在急性病能用,慢性病亦能用,关键看辨证是否精确,运用是否适宜,才能衡量该方疗效高低。吴茱萸汤是治脾胃虚寒胃气上逆之方剂。而由于胃气虚寒出现的干呕、吐涎沫、头痛亦可用之。脾胃虚寒证,其脉象必是细弱或沉微,如再加上干呕、吐涎沫、头痛的症状,可以吴茱萸汤治之。

病例:薛某,女,26岁。平素胃气衰弱,稍微饮食不当,即发生脘满气短食物不消,噫气填胸之证。后在溽暑季节过食瓜果,发生胃脘胀满,隐隐作痛,气闷不舒,食欲减少等证,迁延五六日。服健脾消食之剂不效,后遂头部眩痛,胃脘膨满较甚,噫气连绵,呕溢泛沫,因之身体倦怠,精神萎靡。诊其脉沉细无力,舌苔滑润多津。此系胃气虚寒,冲气上逆之证,宜温中降逆,健胃散寒,加味吴茱萸汤之。

处方:吴茱萸10克,人参3克,生姜6克,茯苓10克,生赭石10克,厚朴6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

连服2剂,脘满气短减轻,噫气亦轻,头部虽眩晕已不作痛。5剂后胃不满,头不眩,食欲增加,噫气呕逆均愈,后以健脾和胃降逆之剂调理而愈。

病例2:温某,女,46岁。因肝火炽盛有头眩、心悸、失眠、血压上升(血压195/125毫米汞柱),用清肝镇逆降压之剂,连服28剂,血压显著下降,头不眩晕,心不悸,而能眠。后按此方仍继续服用,渐至胃脘膨闷,四肢厥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头部眩痛,不敢起立,有时呕吐涎沫。医者认为血压又复升高所致,检查血压140/100毫米汞柱,诊其脉则两手弦细无力,舌苔白腻多津。据脉断证,认为系因过服苦寒清肝之品,损伤肝阳,摧残胃气,肝寒气逆所致。宜温肝散寒降逆健脾予吴茱萸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10克,野党参12克,半夏10克,厚朴6克,生赭石12克。

连服3剂,症状消失,后以和胃降逆之剂,调理十数日,恢复正常。

【原文】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阴虚火亢,咽痛之证治。

【阐述】 少阴下利,虽属阴邪,而邪从热化,邪热下注亦能下利,由于下利损耗津液,造成津血枯竭。由于咽喉和胸中缺乏津液滋荣,所以咽痛、胸满、心烦。考咽痛原有虚实之分,本证咽痛属虚证,故咽多不红肿。虽觉干痛,但不剧烈,不似实热咽痛之红肿而痛剧。章虚谷:“喉部不甚红肿,而蒂中(悬雍垂)下垂者,肾经虚火,宜用猪肤汤等法;倘已误服凉泄,而虚甚者,宜桂附八味,引火归元;若喉部赤肿,其蒂中反曲而缩者,风火闭于肺胃,用麻葛大发其汗,佐以苦寒泄火。或肿甚气塞欲死者,用刀刺出其恶血,但可刺喉旁,不可伤及蒂中。”是阴虚之咽痛,无须清热消肿,只用生津润燥之品,即可痊愈。

【方药】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30克)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阐述】 猪肤即猪肉之外皮,以其性咸寒而且黏腻多脂,故能滋肾水、清虚热、润燥生津。白粉,即米粉,甘缓和中可以养阴滋液,扶脾止利。白蜜,性甘寒,能润燥生津,清上炎之火而利咽。以上用药,都是生津润燥之品,所以治因津液枯燥,而发生之咽痛,用之有效。其煎法即以猪肤汤拌米粉,和白蜜,合成稀糊,使黏腻之物,吸着于黏膜之上,以滋润清解,使局部之燥痛得到缓解。

【临床体会】 咽喉疼痛一证,由于原因之不同,而表现之症也不一致。治疗时,必须根椐症状和咽部的具体变化、象之表现,而与适应的治疗。猪肤汤为清热润燥,解毒利咽之剂。凡热性病伤阴过重,劫夺津液,咽喉黏膜失于濡润,而发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皆可运用此方,或宗其法而不用其药,对于治疗咽喉疼痛之证都有很好的疗效。余曾运用此法,治疗因燥气而诱起之白喉,亦有显著的效果。

病例:邓某,女,10岁。素阴虚肝热,至秋感燥气而发喉证。初起恶寒发热,满喉皆粉白,咽痛鼻塞,面青神倦,大便溏泄。脉浮细无力,舌质红,舌苔粉白,指纹青紫。脉证合参,诊为真性白喉。根据脉证之现象,咽疼下利,脉浮细无力,舌燥少津,咽膜干燥,与少阴猪肤汤证吻合。因师其法不用其方,以养阴生津、利咽解毒之剂,加味养阴清肺汤与之。

处方:生地黄18克,麦冬15克,白芍10克,玄参18克,牡丹皮10克,浙贝母6克,薄荷6克,金银花10克,板蓝根6克,甘草6克,山豆根10克。

外用:西瓜霜3克,朱砂11克,梅片4.5克,人中白7.5克,牛黄7.5克,雄黄10.5克,研极细频吹喉内白点上。

连服2剂,神识清爽,白块缩小。5日后溏泄亦减,7日白膜退尽,饮食如常,后以竹叶石膏汤,加解毒利咽之剂,两旬而愈。

1960年曾用养阴清肺汤和仙方活命饮2方,治疗白喉48例,其中白膜稍轻,身热不重者,一般都以大剂养阴清肺汤治之。若病势较猛,咽痛较剧者,则加仙方活命饮。试用以来,都有很好的疗效,惟养阴之药,用时必须大量服用,成年人生地、玄参一般都用到30克左右,必要时加清热解毒之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桔梗、牛蒡子之类。在毒邪方盛,身热较重时,可放胆使用白虎汤,以控制热邪的高涨。如热邪不退,适足耗伤津液,促进白喉之发展。以白喉一证,古人皆谓为燥证,燥证最怕伤阴,而治疗白喉亦是针对病因,而施以润燥解毒之疗法。吹咽药亦属于外治必要之品,对于解毒消炎,起着一定的作用,故对白喉之治疗,有满意的疗效。

【原文】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311)

【提要】 本条论述寒热咽痛的治法。

【阐述】 少阴病咽痛,在外观上看,毫无少阴之症状,而名之为少阴病,必因其为有微细之脉,缺乏津液之证。以肾为津液,津液虚,则归之于肾,故将此病,亦列入少阴病内。少阴病二三日,在形体上,无其他症状,惟咽中痛,是因心血和津液损失过重,不能濡润咽喉,而再受外邪之灼烁,致咽中作痛。宜服甘草汤,平热解毒,生津润燥之剂以和之。若服甘草汤而不见效,是肺热壅闭,宜用桔梗汤以宣肺、清热、利咽。

【方药】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6克)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阐述】 甘草汤为治咽中燥痛之方剂。甘草能养阴平热,解毒消肿,故《本草经》谓治“金疮肿解毒”以之治咽津液缺乏,而发生之咽痛有效。《得效方》谓:“甘草汤,亦名独胜散,谓解药毒,蛊毒,虫蛇诸毒。”《锦囊秘录》谓:“甘草膏为国老膏,能治一切痈疽,服之能消肿逐毒。”都说明甘草有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故甘草汤一方只一味药,而寓养阴、清热、解毒、消肿的几个治疗原则,后世咽科清热解毒利咽之剂,都由此法脱化而来。

【方药】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3克) 甘草二两(6克)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阐述】 桔梗,《名医别录》谓:“除寒热,……疗咽喉痛。”而仲景排脓方中,也以桔梗为主药,是有排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同时桔梗能宣肺开结。喉为肺之窍,治咽喉痛必须以开肺利咽为主要法则,故服生津清热之甘草汤无效时,须用桔梗清热排毒以消肿,而咽痛可愈。甘草汤与桔梗汤同为治咽喉之祖方,后人在此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少的加减方剂。但都不失本方之精神。

【临床体会】 咽喉肿痛,身现发热恶寒的治法,宜疏表清热利咽。如外无发热恶寒之症状,只是咽喉肿胀疼痛,宜用清热解毒利咽之剂。桔梗汤之治疗原则,为清热利咽,养阴解毒。凡咽喉肿痛,外无表证的,用之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感有恶寒现象,必须在现有的药物中加宣肺疏表之剂,然必须选用辛凉解毒之品最为适宜。以肺合皮毛,疏表邪即所以宣肺热,肺气通于喉,因此治咽喉肿痛常辅以宣肺疏表之品,这是中医治疗咽喉的常用方法。

病例:丁某,男,25岁。于冬令11月间,天暖无雪,气候温燥,致冬温盛行。更因家人众多,同居一室,煤炭之气弥漫,室内空气不洁,燥热炽盛,吸之入肺,熏灼咽喉,致发头眩身热,咽喉肿痛。左右扁桃体红肿胀大,疼痛难忍,呼吸困难,饮食不进。脉象浮数有力,舌苦,中黄,边白。是冬温内蕴壅闭肺胃,上灼咽喉,而现此咽喉肿疼之证。治以清热解、养阴利咽之剂,用连翘散加减治之。

处方:连翘15克,山豆根15克,赤芍10克,黄芩12克,生栀子10克,苦桔梗10克,升麻6克,寸冬15克,金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生石膏12克,牛蒡子10克,甘草6克。

外吹冰硼散,频吹喉际肿处。

连服2剂咽喉肿痛渐消,身热亦退,能进饮食,后以此方连服2剂,诸症痊愈。

【原文】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

【提要】 本条论述咽中生疮的治法。

【阐述】 唐容川:“此生疮,即今之喉痈喉蛾。肿塞不得出声,今有用刀针破之者,用巴豆烧焦烙之者,皆是攻破之法,使不壅塞也。仲景用生半夏,正是破之也,余亲见治重舌,敷生半夏,立即消破,即知咽喉肿闭,亦能消而破之矣。”

半夏为降痰要药,凡咽喉肿则痰塞,此仲景用半夏之妙,正是破之,又能去痰,与后世刀针巴豆等法比,较为精密。况兼鸡子清之润,苦酒之泄,真妙法也。今人喉科,大半是此汤余意,因此知本条之症状较前证更重,不但咽部肿痛,而且生疮。喉中生疮,时医谓之喉蛾,一侧生疮的谓之单蛾,两侧生疮的谓之双蛾,须刺破放出恶血方可痊愈,故以苦酒汤豁痰消肿法以治之。

【方药】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10克)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之;不差更作三剂。

【阐述】 半夏《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在临床上用作涤痰止呕,治疗咽喉肿痛。其所用的都是生半夏,而现在药店所备之半夏,都是经过炮制的,其疗效减弱,或全无。予曾咬服生半夏,觉微苦而口舌麻刺,5分钟后,麻刺入喉间,10分钟后则加剧,觉咽喉黏膜如同破裂,而其被刺激之处,分泌增多,咽喉如肿,气管热闷。因思徐之才说:“半夏畏生姜、雄黄。”陶弘景谓:“方中有半夏必须生姜以制其毒。”乃急食生姜以解之,服后无效,复又服雄黄亦无效。经2小时其麻刺方退,由是可知其功效,多现于咽喉。本方之用半夏,是利用其麻刺咽喉,使咽内分泌增加,借以排除毒邪,以消除肿痛。鸡子清功能养阴清热,解毒发音。苦酒即今之米醋,《别录》谓“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故能解热消肿,刀环,即古钱之有环者,其形狭长,柄端有环,以安鸡卵甚为妥适。《圣济总录》说:“放剪刀环中,”盖宋时古币已为难得,故用剪刀环,此不过持卵壳以就火,并不拘于币环和剪环。

【原文】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夹表咽痛之治法。

【阐述】 此条乃寒邪侵于少阴之经。而有咽痛脉弱,发热恶寒之证。此为虚热泛于上焦,而外又为寒邪所束,不能向外宣散,故咽部之疼痛亦较前条为重。前条所谓之咽痛,是或左或右,痛在一处。此条谓咽中痛,是包括整个咽喉。故以半夏散,疏表邪而利咽喉,咽痛夹有外邪者,如不宣散外邪则咽痛不易解除。故咽喉痛如阴虚致病者,一般皆用透表宣肺利咽之法。唐容川:“本条为外感风寒,干于少阴经而咽痛,此证余见多矣,咽间发红色,并有痰涎,声音嘶破,咽喉颇痛,四川此病多有,皆用人参败毒散即愈,即仲景半夏散及汤之意。”考少阴篇,关于咽痛,共有四方,对于甘草汤、桔梗汤,曰咽痛;半夏散及汤曰咽中痛;半夏苦酒汤曰咽中生疮。四方虽同是治咽痛之方,而有轻重之分,轻者不必肿,重者必肿,是以咽痛不肿之轻者,为甘草汤证。其肿大而重者,为桔梗汤证。不但肿而兼有外邪,或涎缠咽中,痛楚不堪的,则为半夏散及汤和苦酒汤之证。

【方药】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阐述】 半夏散及汤证,是少阴咽痛由少阴外感风邪而诱起,故以桂枝疏风邪而宣郁热。半夏辛温滑利,涤痰饮,而消肿痛。甘草能生津液,清热解毒,表邪祛则郁热可以外宣。再有半夏、甘草之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补之,而咽痛自愈。以此证发生之主要因素,系肺热内郁,风寒外束。表邪不祛,内热无有外宣,故喉痛,而外现发热恶寒之症状,必须先宣其表。表不解即不能进一步利咽止痛。所以现代常行喉痛之治法,都是辛凉解表与清热利咽药同用,疗效颇著。方虽不同,其治疗原则,也是从此方脱化而出。

【临床体会】 咽喉肿痛,身发寒热,或夹头痛者,皆宜在清热利咽之中佐以疏表宣肺之品,方能使热外宣,分散其热邪上冲之势。如表不解,而骤用清热泄火之法,不但热邪不退,咽肿不消,往往酿成闭证,造成治疗上之困难。

病例:费某,男,41岁。因素有燥热,晚间外出遇寒,随即恶寒战栗,喉中微痛,呕出血沫,前医谓为热郁不达,以清肺胃,泄郁热之剂与之。服后恶寒不解,而咽喉肿痛益甚,渐至壅闭不通,呼吸困难,茶水点滴不能下咽。脉象沉伏有力,舌苔黄燥少津。察此证原为肺胃之热,为外寒所郁闭,医者宜先宣表寒,使内蕴之热,得以外宣,今反用苦寒之剂,以遏闭其热,致肺胃之热,不得外泄,而反上越,故咽喉肿痛加剧,几成为严重不治之证。为今之治,宜疏表宣闭,清热解毒,使热毒得以外宣,咽喉肿痛方能消解。故以少阴加味甘桔汤与之。

处方:甘草10克,桔梗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麻仁10克,羌活6克,金银花16克,板蓝根15克,牛蒡子12克。

服药1剂后,身见微汗,而发热恶寒顿减,咽痛略轻。后去羌活、柴胡,加连翘15克。连服3剂,外吹锡类散加研牛黄、冰片,频吹喉中。2日后,咽喉肿痛大大减轻,能进饮食,后以此方加减,连服4剂,诸证痊愈。

少阴病咽痛五方分析表

【原文】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314)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虚寒下利之治法。

【阐述】 少阴病,是说有脉微细,但欲寐之症状,是少阴病阳已衰微,而更加下利。恐阳气有下脱之虞,故以白通汤温里散寒以治之。如利不止,而见厥逆无脉,又须加猪胆、人尿以治之。即此可知此种下利,绝非一般之下利。按三阴病,均有下利之证,而其症状大同小异,在疑似之间,最宜详察。凡三阴病寒邪纵肆,阳气郁遏,而现下利脉微者,为白通汤之主证。若下利脉欲绝,而烦呕,为白通加猪胆汁汤之主证。若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干呕,则属于通脉四逆汤所主,其细微之处,必须分析清楚。用药方不至有误。

【方药】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4根) 干姜一两(6克)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3克)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阐述】 白通汤,即四逆汤,而以葱白易甘草。四逆汤中之甘草,除偕附子以扶心阳外,尚能缓阴气之逆,而济姜附之燥。少阴之下利,系由脾阳和心肾之阳不足而发生。心脾肾之阳衰,而作下利。姜附健脾阳,同时也可以补心阳。心脾之阳足,下利厥逆自愈。葱白能行气通阳,可输姜附之热,急达四肢,又兼能启阳上行以止泻,而名之为白通汤者,以葱白之色白,并可以疏通阳气也。

【临床体会】 虚寒下利,多由于脾阳虚损,失去运化之功能而发生。如肾阳不足,命火衰微时,亦可有下利。其原因不外由肾阳虚损,而影响脾阳,也就是古人所谓火衰不能生土的道理。然心肾之阳衰竭欲脱之际,常见有下脱上越之症,是人体在病势垂危时,患者自觉的难以形容的一种痛苦现象,可有上部恶心反胃,下部气坠下利。这种下利,便是心肾之阳欲脱的一种征兆。所以要用温中回阳之剂补心肾之阳。俟阳气回复,则下利自止。所以下利一证,其由脾阳虚弱而发的,宜理中汤以温脾阳;由心肾阳衰而诱起的,宜附子汤或四逆汤,以扶心肾;如心脾阳衰,中气下陷,脉不至者,宜白通汤以通阳止泻,温补心脾之阳。

病例:余某,女,42岁。因平素脾胃虚弱,夏令食瓜果,诱起大便水泻,虽服导滞醒脾利水之剂,便数减,而大便滞痛,终未痊愈。每日仍泄稀便二三次,迁延将近3个月,终未恢复。后因夜间受凉,又发生剧烈腹痛脘满,饮食不思,渐至四肢厥逆,精神恍惚,心烦不安,身出凉汗。脉象隐伏欲绝。此乃滞泻日久,脾阳损伤,今又感寒发生剧泄,不但脾阳欲脱,而心肾之阳,亦有摇摇欲坠之势。若不急为止泻回阳,则危险立至。遂以白通汤与服。

处方:葱白15克,炮姜15克,附子12克,吉林参6克。

服药后精神安静,四肢温暖,脉象弦细无力,情况已渐好转。连服3剂,下利止,而腹痛不作,后以温中健脾之剂,调理而愈。

【原文】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315)

【提要】 本条论述虚寒下利,干呕,烦之治法和预后。

【阐述】 少阴病下利脉微,是阴寒内盛,阳气不支,故用白通汤,通气以复阳。若服白通汤后,下利不但不止,而且厥逆无脉,干呕、心烦是阳气不能与阴相济,上越泛泛欲脱之势,故真寒之厥逆与假热之干呕、心烦同时俱见,是寒热阻隔,阴阳离决之先兆。用白通汤,通气回阳,加入人尿、胆汁以引阳入阴,育阴以止烦,使阳气下济,稳定而不上泛,或可转危为安。如服药后,脉象暴出,是脉为药力所逼,药力尽,则脉象乃绝。如服药后脉微续出,乃正气自复,正气复,则再生有望。

【方药】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4根) 干姜一两(3克)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15克) 人尿五合(半茶杯) 猪胆汁一合(3克)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阐述】 少阴病,始为下利,继则利不止。始现脉微,继则厥逆无脉,更兼干呕、心烦,是不但阳气已虚,阴气亦竭,阴阳两不相济,而现此烦呕离决之象。本方用附子、干姜以回阳,葱白温下元而通阳气,人尿除育阴之外,能引虚阳下行,胆汁滋阴消痞。故《餐英馆治疗杂话》有用白通加猪胆汁汤要诀:“大吐泻后,面目无神,虚寒厥冷,心下膨满,烦躁,及霍乱之脉微绝,或脉象全无,只察其心下痞塞,便为对证的标准。”此说堪称中肯抉要之言,发前人所未发。

【临床体会】 伤寒病久,或素禀衰弱,在疾病和治疗过程中,出现了阴阳偏胜之局面,医者的任务,是扶偏救弊,调协阴阳的平衡。如病势发展凶猛,药力不足以控制其发展,或治疗不当,促进病势之恶化,每至出现阴阳离决的现象。阴阳离决是病势千钧一发的垂危过程,也是患者的生死关头。当阴阳离决之前,常有先驱的征兆,其表现就是亡阳、格阳、戴阳……等一系列的证候。白通加猪胆汁汤,就是治疗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方剂。

病例:杨某,男,48岁。患虚寒下利,初起由于饮食不节,发生滞泻,后则由泻转痢,前医用苦寒化滞之品,服多剂,不见效果。后乃病势转剧,烦满腹痛,饮食不思,目赤唇焦而面色反清白,昼夜下痢,50余次。神识昏沉,嘿嘿不语,病延20余日。病势垂危,时有烦躁不安。诊其脉寸关豁大无力,两尺沉微。脉证合参是阴盛格阳之证。由于阴盛于下逼阳上越,虚阳不敛,烦躁不宁,是阴阳离决之征兆。迨至烦躁不止,一身狂汗,则挽救无及。此证皆由于平素中气虚弱,而又服寒凉消导之剂,损伤脾肾所致。为今之治应采取回阳正治之法,用白通汤以回阳纳火为主,佐人尿、猪胆汁清上焦之浮热以育阴止烦。

处方:干姜15克,黑附子10克,炙甘草12克,葱白15克,人尿半茶杯,猪胆汁3克,水煎凉服。

1剂后,夜间便数顿减,只泄四五次。连服3剂,则下痢已减至三四次,略思饮食。脉搏已变为沉缓无力,是气血虚损之候。因与健脾补气利尿化滞之法,调理20余日而愈。由此例可以看出,不论任何疾病皆有寒热虚实,治疗时首先要辨别清楚,然后再随证治疗,不独痢疾为然。由此也可以知道伤寒理法,不独能治伤寒,举凡各疾如脉证相符,运用适当都能随手奏效。痢疾属于气血两虚的,多起于胃肠运化失职。如肠内病毒炽盛,可按一般痢疾之原则,清热导滞理肠法治之;如虚冷的可温化之;虚热的可清润之。以调理胃肠为正当的治法。若仍执湿热壅滞之例,妄行扫荡胃肠病毒,则病邪未尽而中气先伤,致病势鸱张莫知所止。这类病例,每至造成虚脱厥冷困惫之症,此系由于误治而促进了病势之发展。从此例演变可作医者前车之鉴。

【原文】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蓄水之证治。

【阐述】 少阴病二三日不解,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为有水气。以少阴代表心肾,心肾之阳虚,则水气不化。尤其是心肾之阳渐衰,必碍及脾阳,脾阳虚则运化无权而致,水滞于胃肠发生腹痛、下利。水滞不行,则小便不利。水滞于四肢,则四肢沉重而作痛。此皆由阳虚水气不能运化所致。水气上侵于肺则咳,中犯于胃则呕。考伤寒停水之证,各经皆有发现。在太阳中风中有发热汗出,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之五苓散证。在太阳伤寒,有发热无汗,干呕不渴,小便不利之小青龙汤证。而少阴停水,即真武汤证,故以附子祛少阴之寒,以茯苓行少阴之水。

【临床体会】 真武汤治慢性肾炎之水肿有效。临床多有报告,恕不赘引。

五种治疗水气方比较表

(续 表)

【原文】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阴盛格阳之证治。

【阐述】 本证的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都是里有真寒的四逆汤证。但身反不恶寒,面色赤,是一种外有假热的现象。这是与四逆汤证不同之点,所以造成此种情况,乃阴寒过甚,阳气衰微,虚阳被阴寒逼迫外越所致,即后世所称之格阳证。此种里有阴寒,外有假热的表现,由于病邪侵入部位及患者体质的不同,还可能出现一些或然证。如寒邪入里,造成腹痛;入胃产生干呕,虚火上炎,出现咽痛;阴邪闭塞,阳弱又不能畅通经脉,形成利止而脉不出。上述的格阳证,病势远比四逆汤严重,故须用通脉四逆汤治疗。《医宗金鉴》:“中寒阳微不能外达,主以四逆;中外俱寒,阳气虚甚主以附子;阴盛于下格阳于上主以白通;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主以通脉。”这种辨证及方剂的运用,对临床实践颇有意义。

【方药】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6克)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3克)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10克)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阐述】 通脉四逆汤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倍加干姜用量,改用大附子一枚而成。这是因为病已危急,已有四肢厥冷,脉弱欲绝,面现赤色,阴寒内盛,阳气将脱的表现,非用辛热悍之药,益真阳而驱阴寒,不能达急救之目的。干姜健脾阳,护心阳。附子补心肾之阳以胜寒邪并助脾阳。用甘草协助附子的功能,并具有阴柔多液的作用,能济姜、附的燥性。所以此方有逐阴回阳,通达内外之作用。

本方与四逆汤之不同点,仅为药量之增加,但在四逆汤方后,又提到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四两。这样与本方又没有什么显著区别。因此后人认为,原书将葱白列入加减法中,可能是传写之误。如汪琥、钱潢诸氏提出,应将葱白列入方中较为合适,此说是有道理的。放葱白的作用,据李时珍云:“取其发散通气之功……气通则血治矣。”可见葱白是为气血不通,脉不出者而设。

加减:面色赤者,加葱9茎。面色赤为假热,虚阳被阴格拒于外之表现,用葱以通上、下之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6克,腹中痛是阴盛于里,用芍药以破阴凝止腹痛。

呕者:加生姜6克。干呕者,因胃气上逆,生姜能散逆止呕。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3克。咽痛是因阳气上结,桔梗能散结,消肿,止痛,故去芍药加桔梗。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6克。利止脉不出是阳气未复,故加人参以扶心脾之阳,扶气益阴,心气恢复,脉才可出现。

【临床体会】 少阴病下利清谷,四肢厥逆,是阳气衰微之表现。阳衰出现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很明显的指心阳而言。心主血脉,心阳衰,血液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逆。若厥逆严重,可至无脉。所谓里寒外热,即里寒盛,而格阳于外。所谓里寒盛就是心肾之功能衰弱到极点,而有衰竭虚脱之象,反呈现面红颊绯的假热现象。临床上已证实这种里寒外热,是在心力骤然衰竭,血压急速下降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危证。

病例1:徐某,女,24岁。平素体质衰弱,又兼贫血,曾流产1次。此次妊娠将近3个月,忽然阴道出血甚多,即住院治疗。因失血过多,心悸头眩,烦躁不安,脉豁大而空。予养血安神止血之剂,药未煎好,患者已手足厥冷,烦躁欲脱,身发热而汗自出,两颊绯红,口舌干燥,脉微细欲绝。测其血压已由入院时之收缩压94毫米汞柱,下降至67毫米汞柱。此即所谓之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之证。因煎药不及先与人参面3克送服,并予以通脉四逆汤。服药后精神稍静,四肢温暖,热退身凉,面色苍白,而现安静的状态。

又,按通脉四逆汤倍加干姜。四逆汤原为心肾阳虚,四肢厥逆下利清谷之主方。若阳气虚弱之极,而至脉微欲绝或两手无脉,甚至阴盛格阳、里寒外热或阴盛于下格阳于上而现戴阳。这种危急存亡关头,如不迅速回阳,则烦躁之后,一阵狂汗则欲救无及。当心肾阳微而至厥逆,无脉是心阳摇摇欲脱,在此阳气垂危之际,则四逆汤之力犹恐不济,故重用辛温之干姜扶脾阳以济心肾之阳。以阴盛阳危、大汗吐利,如汗不止,吐利不愈,即不足以挽回亡阳之危机,通脉四逆倍用干姜意在扶脾阳止下利。下利止而心脾之阳方有回复的机会,如下利不止即脉复厥回亦不定确保安全。

病例2:霍某,男,53岁。平素体质衰弱,夏令过食瓜果因而致下利。经医院治疗两日,时好时坏,渐至骨瘦如柴,饮食少思,身体困倦,精神萎靡而每日仍溏泻4~5次。经常自汗淋漓,气短不足以息,心烦不能入寐,有时面色绯红,四肢时发厥逆。脉象沉微,两尽似有若无。此乃病久气血虚惫已极,阳气有欲脱之势。乃予温中回阳止利固脱之加味通脉四逆汤。

处方:甘草15克,乌附子10克,干姜18克,生石脂10克,人参6克,茯苓10克。

1剂后,肢温厥回,便泄亦减,脉象略显有力,精神稍安,可以入寐。3剂后,下利止,而食欲渐复,精神好转,后以健脾回阳固脱之剂,连服20余剂,诸证方始痊愈。

阴寒证,其人面赤色,即后人所谓戴阳证。戴阳证之面赤,嫩红带白与面色缘缘赤者不同,为一种最危急之虚脱证。

病例3:房某,男,53岁。平时气逆痰多,近日复感暴寒,初起发热恶寒,口虽渴而不思饮,越3日,气急痰鸣,头面嫩红,神昏不语,手足厥冷,大汗淋漓。舌苔黑润,脉象两寸浮滑而细,两尺豁大而空。脉证合参,此乃伤寒戴阳证。寒邪激动水饮,以致水气泛滥,故痰声辘辘。真阳飞越,故面赤汗流,手足如冰。舌黑口渴此乃真阳衰微,如釜底无薪,津液不能升腾之象。急予以扶正回阳,先用黑锡丹12克以镇其上脱之阳,复拟加味通脉四逆汤与之。

处方:附子10克,干姜10克,人参6克,法半夏6克,茯苓12克,生牡蛎15克,炙甘草10克,老葱白。

服药2剂后,立即喘平气顺,服汤药半日许,汗止能言,手足温和,惟神志未清,有时自言自笑,是心阳尚未复原,又以前方连进2剂,至第3日,诸证均减,月余恢复健康。

【原文】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气郁不宣而造成四逆之证治。

【阐述】 凡少阴病,而现四肢厥逆之症状,多属于阳气虚寒,不能达于四肢所致。然也有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肢,而发生四肢厥逆的。绝不可误认为阳气虚寒,而以四逆汤治之。凡阳气内郁,四肢厥冷证,临床体会其原因,可能分为两种:一为暴怒之后气机壅闭现手足厥冷;一为内中郁热,使阴液暗耗,以致气血郁滞,循环不畅,而发生四肢厥逆。这与阴寒厥逆完全相反。今将其列入少阴篇者,因四肢厥逆为其共有症状。四逆因郁热产生的在临床中亦为常见,故此条提出热厥与寒厥,作一个反衬,以使人在遇有四肢厥逆时应细心诊察,方不致贻误病机。由于郁热伤津,肺燥气逆则作咳。血虚循环不畅则心悸。气郁不行则小便不通。气血壅滞则腹中作痛。至于泄利下重,皆由气机郁闭,中气失调所致。致寒厥与热厥由于原因之不同,而症状亦有明显的区别。寒厥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舌质淡而滑润。热厥证,四肢虽见厥逆,而心烦汗出,舌质红而苔黄燥,脉沉滑或沉伏有力。因热厥由于郁热壅闭,故宜宣郁通阳,破滞利气之四逆散治之。

【方药】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阐述】 此方乃大柴胡汤之变法,柴胡能宣肝郁,而达郁热,枳实泄心下之滞。血液所以不能外达,系由阳气之郁结,用柴胡、枳实破其滞,达其郁,而血行自畅。芍药疏泄经络壅闭之血液,甘草和中气而生津液,血行气畅,而手足自温。

【临床体会】 四逆汤和四逆散证,从四逆的症状来分析大致相同。而从疾病的性质来审定,确有基本的区别。四逆汤证属于心脾之虚寒,而四逆散证多为肝壅热郁。这两个方剂如审证不清,一经误用,往往造成不可估计之损失。四逆汤证病情虽属严重,但脉证一致,不易误诊。而四逆散证,由郁热壅闭而呈现的四肢厥逆实属假象,宜注意透过假象看本质,方不至误用辛温散寒之剂。本系热郁,若再用温补以劫阴助热,必至促进疾病恶化与发展,所以辨证时宜特别的审慎。

病例:丛某,男,39岁。因工作不遂心中抑郁,逐渐发生寒热,脘满身倦,不思食五六日,猝然神识昏厥,四肢逆冷,面色苍白。脉象沉伏,舌苔黄垢。从脉证观察,很难肯定其是阴证或阳证。根据病情发展之情况,发病猝暴,转变凶猛,如系纯阴证不应若其迅速,而且小便赤涩,舌苔黄垢,口唇焦燥,大便3日未行,脉象有时表现为沉弦有力,因此诊断为热郁神昏。由于肝中郁热,气血不能畅达,热郁无以宣泄,致使郁热伤阴,津枯液涸,不能宣泄于外,而反壅滞于中,所以昏厥无知。若系虚寒厥逆,虽至亡阳阶段,亦不见有昏迷症状之发生。因此诊断为热郁昏厥,以四逆散加清热醒神之剂。

处方:嫩柴胡6克,杭白芍12克,小枳实10克,广郁金10克,甘草10克,送服紫雪散3克。

服药1剂后,身得微汗,四肢回暖,脉象由沉伏而变为弦数,神识逐渐清醒。2剂后,大便溏泻1次,精神清楚,然口干思饮,心中烦热,睡眠不安,头部眩晕,胸胁膨满是肝滞尚未疏达,郁热尚未肃清。后用四逆散加清热育阴疏肝之剂调理而愈。

四逆散证,主要由于郁闭而成。其郁闭的症结分内外上下两方面。内外郁闭的多由于内热郁而不达,本方以柴胡疏肝宣表,亦即使肝气畅达,自无内外壅闭之患,并且柴胡宣表的作用能使壅闭之气自里达表,使郁滞内部之血液通过柴胡宣散以达于肤表四末,血液外行自无厥逆之发生。另一种为上下郁滞,上下的气机壅滞,亦可影响到循环畅通。枳实长于通结散滞,滞开则气机通行。气机的壅滞,不论内外上下,都由于肝气不能疏达所产生。芍药长于柔肝,尤善于和营养血。甘草能扶心气生津液,心气足则循环通畅,四肢厥逆之症状可以霍然消失。由四逆散药物之作用知其为宣通壅闭之方,药物即不偏于热又不偏于寒,都属苦平清冷之剂,用之治热深厥深之热厥,属扼要对证之良方。厥回郁开之后,宜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辨证处理。

【原文】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阴虚水潴之证治。

【阐述】 少阴病,下利是指心肾之阳不足而下利。在疾病过程中,气血日损而现微细之脉,同时肾阴灼烁,元神损伤,致使精神萎靡不振,而但欲寐。下利是心肾之阳不足,肠中水分无法运化所致。经六七日之后,由于下利损伤津液,病从热化,而现咳、呕、渴,心烦不得眠之症状。咳嗽为肺燥伤津。呕为胃气失和水饮停滞。渴乃津液不布。心烦不得眠,亦为津液损伤,虚热泛扰所致。故以猪苓汤行水以滋燥。

少阴病下利六证脉证治分析表

【原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阳热亢极之证治。

【阐述】 少阴病二三日,即口燥咽干,而成急下之证,必其人平日真阴素虚,而成此阳亢之变证,非少阴之本证。然病在少阴,而现口燥咽干的,宜用药大滋其阴,未必即成急下之证。其在口燥咽干之外,必另有胃实之兼证。胃实证原属阳明,而冠以少阴者,必有微细之脉,但欲寐之症。此时虽属心肾阳衰然以有口燥咽干及阳明燥实之证,亦宜大承气汤以扫荡热邪,以热邪一时不去,则津液不易恢复,而且将继续消耗津液有枯竭之虞,故宜急下之,以保津液。

【原文】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热化成实下利清水之证治。

【阐述】 少阴病,下利清水,水呈纯青色,是一种虚中夹实证。“少阴病”三字是标志其本质之虚,而在证候中又表现实的现证。在治疗时,应从虚处着想,从实处着手。考少阴病原自下利,如系虚寒下利,多清稀如鸭溏,质薄而气清,或下利清谷。本条下利清水,色纯青色,则与虚寒下利迥乎有别。关于色纯青,唐容川说:“纯青为肝木之色,也就是胆汁之本色,肝热则肝汁生长太多,口苦不食,大便青色,即是此义。”据此可知大便青色,系由夹杂胆液所致,心下痛,是心下横结肠部分,有燥屎压迫大肠而作痛。口腔干燥,是热邪灼伤津液,而肠中尚有燥结,故以大承气汤遏燎原之火,而救垂遏之阴液。

【原文】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热化腑气壅塞之证治。

【阐述】 周禹载:“邪热传入少阴则少阴证见,少阴多下利,今至六七日之久,不但不利,反不大便,不但不大便,且至腹满腹胀,则是经邪归胃,土实水虚,其何以堪乎!苟非急下,不足以去阳邪存津液也。”周氏的论述说明少阴阴虚之体而再热邪壅闭,必须用大承气汤急下之法,以扫荡肠中之热毒而保存垂危之阴液。若因循失下,不但热毒不能排泄,而肠中郁蒸之热,必至变证蜂起。然病入少阴,病势就比较严重,在攻下之先必须慎重考虑确有可下之证,方可施用大承气汤。若辨证不清,而妄用攻下之剂,每至生死反掌。实证则有口舌干燥,或舌起芒刺,腹痛拒按,脉象沉实等,如有这些症状,方可放胆使用大承气汤。

少阴病三承气汤证之分析表

【原文】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急温之脉。

【阐述】 少阴病,脉本为细,但欲寐。今患者之脉,轻取脉微不见,重取沉弱无力,而现沉伏之象,此寒邪深袭于里,将要发生变证。温补之药,必须迅速服用。若稍为延迟,则恶寒、身路、吐利、烦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种种险证,必瞬即发生。此处强调的少阴病脉沉,当知必系少阴病虚寒证。故急用四逆汤,抑阴复阳。

【原文】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324)

【提要】 本条论述胸中实宜吐,胸中寒宜温的证治。

【阐述】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是胃中虚寒而停饮,心中温温欲吐,温温即愠愠,于古时通用。愠愠即烦闷之意,谓胃有寒饮之阻滞,心中觉烦闷不舒,恶心欲吐而不能吐。其所以欲吐,是胃气欲驱邪外出,而因胃气虚弱无力驱之外出,故欲吐而不能吐。病初得时,手足寒,脉象弦迟。弦则为饮,迟则为寒,此乃痰饮阻滞胸中,阳气为其所闭,不能达于四末,故现手足厥冷。脉象弦迟,应以瓜蒂散吐痰饮而宣胸阳,即《内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意思。若下之则违背治疗原则,而酿成其他的病变。这种痰饮停蓄在于胸中,而未在胃肠,故下之无益,而徒伤其中。中气已伤,则病易发展,故曰不可下之。然胸有寒饮,故可采用涌吐之法,而病入阴经,也不可采用。如少阴虚寒之证,膈上有寒饮,而现干呕的症状,就不可采用吐法。以少阴之停饮,由于胸阳不振,致寒饮不得敷布,若吐之再伤其胸阳,阳复则寒饮自散,无须采用催吐的冒险方法。

【原文】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325)

【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虚寒下利可用灸法以急救回阳。

【阐述】 此乃少阴病,阳虚阴弱之病。阳气衰则脉微,津血虚则脉涩,阳气虚弱则中气下陷,脾不运化则下利,寒气上逆则作呕。人身卫外之阳,原根于胸中之阳,胸阳虚,则卫阳不固,故自汗出。凡阳虚之人,多现下利的症状,今大便不下利而反少,是阴液将竭,而下无可下,故当灸之,以回其阳。其取灸的部位,方中行谓灸百会,《脉经》上谓灸厥阴俞,常器之谓灸太冲,郭壅谓灸太溪,皆乃经验之谈。在临床实验上,自中脘至水分,取一穴皆效,再灸足三里效果更好。

[附] 少阴病篇小结

少阴病篇条文归纳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