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伤寒时地议并六经治法

伤寒时地议并六经治法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夫伤寒者①,大病也。时者,圣人所不能违者也。其立法造论,后之明师如华佗、孙思邈辈,莫不宗之。循至今时,千有余年,风气浇矣,人物脆矣。这是《伤寒论》自序之谓。即使是温病学家王士雄也承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景著论皆以伤寒名之。”故伤寒为外感病总称。

伤寒,大病也。时者,圣人所不能违者也。以关乎死生之大病,而药不从时,顾不殆哉。仲景,医门之圣也。其立法造论,后之明师如华佗、孙思邈辈,莫不宗之。汉末去古未远,风气犹厚,形多壮伟,气尚敦庞,其药大都为感邪即病而设。

况南北地殊,厚薄不侔,故其意可师也,其法不可改也。循至今时,千有余年,风气浇矣,人物脆矣。况在荆扬交广梁益之地,与北土全别,故其药则有时而可改,非违仲景也。实师其意,变而通之,以从时也。如是则法不终穷矣。故作斯议,条列其方,稍为损益,以从时地。俾后之医师,知所适从,庶几患斯疾者,可免于夭枉尔!

①“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七”,说明伤寒,绝非仅指一般受风寒的病症,其中包括了很多急性或烈性传染病。这是《伤寒论》自序之谓。《素问·热论》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说,《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晋代葛洪《肘后方》载:“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引《小品》说:“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宋代庞安常将天行、温病,时行寒疫、温疫、阴阳毒等多种外感疾病,归纳于“伤寒总病”范畴。张子和《儒门事亲》对伤寒概念说得最明确:“春之温病,夏之暑病,秋之疟及痢,冬之寒气及咳嗽,皆四时不正之气也,总名伤寒。”即使是温病学家王士雄也承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景著论皆以伤寒名之。” 故伤寒为外感病总称。

② 侔,等。如《说文》谓:“侔,齐等也。”《淮江子》谓:“智侔则有数者禽无数。”不侔,即不相等,不同、不能比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