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各房室增大的表现

心脏各房室增大的表现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尖位置下移为左心室增大的重要征象。后前位上,心尖圆凸、上翘,如右心室增大仅限于漏斗部,即为肺动脉段下方的圆锥部膨隆。肺动脉段及漏斗部突出反映主肺动脉扩张,为右心室增大的间接征象。后前位上,心脏与大血管交点上移,右心缘右房段向右向上膨凸,右心房高度与心脏高度比率>0.5,此征象常见且较有意义。上下腔静脉及其静脉扩张可视为右心房增大和压力升高的间接征象。

心胸比率:指心影最大横径(自左右心缘至体中线的最大距离之和)与胸廓最大横径(通过右膈顶水平胸廓的内径)之比(图5-42)。

图5-42 心胸比率

1.左心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时,心脏轻度逆钟向旋转,左心室构成左心缘结构。心脏先向左下,后向后上膨隆(图5-43)。

图5-43 左心室增大

后前位上,左心缘膨出,心尖向左、向下延伸。心尖位置下移为左心室增大的重要征象。增大明显时左室段向左膨隆,透视下可见相反搏动点上移,左心室段明显延长,心腰凹陷,呈靴形(图5-44)。

左侧位上,心后间隙缩小或消失,心后缘下段向后膨凸,下腔静脉影位于心脏后缘线之内,但这些征象只能作为左心室增大的参考,若受检者轻度旋转,可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图5-45)。

左前斜位上,心后缘下段向后向下膨凸,与脊柱影重叠(图5-46)。

2.右心室增大 右心室增大一般先向前左上,继之向下膨凸(图5-47)。

后前位上,心尖圆凸、上翘,如右心室增大仅限于漏斗部,即为肺动脉段下方的圆锥部膨隆。肺动脉段及漏斗部突出反映主肺动脉扩张,为右心室增大的间接征象。右心室向左心房扩展时,推移左心室,整个左心缘可由右心室构成,其与左心室增大的主要鉴别要点是向左膨凸并不向下延伸,心尖位置较高,与膈构成一较尖锐的角。向右扩展时,推压右心房,使右心缘膨出,与右心房增大较难鉴别(图5-48)。

图5-44 后前位示:心尖向左下移位,心膈面延长

图5-45 侧位片示:心后缘下段向后下移位,心后间隙缩小

图5-46 左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下膨凸心后间隙缩小

右前斜位上,显示右心室流出道膨出较好,表现为肺动脉段下方的圆锥部膨凸,为右心室增大的早期表现(图5-49)。

左前斜位上,右心室增大表现为前下缘向前膨凸,心膈面延长,增大明显时,将左心室向后推移,可与脊柱重叠(图5-50)。

图5-47 右心室增大

图5-48 后前位示:左心缘丰满圆隆,心尖上翘

图5-49 右前斜位:心前缘“圆锥部”膨凸

图5-50 左前斜位:心前缘下段向前膨凸,心后缘上段向后膨凸,心后间隙存在

左侧位上,心前缘前凸,心脏与膈肌与胸骨的接触面积增大,心前间隙缩小。

3.左心房增大 左心房增大一般先向后、向上、继之向左、向右膨凸(图5-51)。

图5-51 左心房增大

后前位上,心底部可见密度较高的椭圆形阴影(双重阴影),左心耳部膨凸,构成左心缘第三弓,居于肺动脉干下方,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左心房向右膨凸时与右心房一起构成右心缘,称为“双边征”。增大明显时,气管隆突分叉角增大(图5-52)。

左侧位左房增大征像亦为中下段局限性压迹(图5-53)。

图5-52 正位片示:心右缘可见“双房影”,气管分叉角开大

图5-53 侧位片示:左主支气管抬高

左前斜位上,左心房明显增大向上扩展时,抬高和压迫左主支气管,使其向上后方移位并变窄(图5-54)。

右前斜位上,左心房轻度增大即可向后压迫和推移食管,服钡剂检查可见局限性压迹(图5-55)。

图5-54 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

图5-55 右前斜位:心后缘左房段可见吞钡压迹

4.右心房增大 右心房增大先向右前上方膨凸,继之向后向左膨凸(图5-56)。

图5-56 右心房增大

后前位上,心脏与大血管交点上移,右心缘右房段向右向上膨凸,右心房高度与心脏高度比率>0.5,此征象常见且较有意义。上下腔静脉及其静脉扩张可视为右心房增大和压力升高的间接征象(图5-57)。

左前斜位上,心前缘上段膨隆延长,与升主动脉夹角缩小,有时与下方的右室段构成“成角现象”(图5-58)。

图5-57 后前位示:心右缘向右上膨凸

图5-58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前、向上膨凸

右前斜位:于左心房下方,右房体部增大向后下,越过食管但不造成压迹(图5-59)。

5.心脏普遍增大 后前位上,心影向两侧较均匀增大,心膈面延长,心胸比率增大,肺动脉段平直提示左右双侧负荷增加(图5-60)。

斜位或侧位:心前、心后区普遍性狭窄。

图5-59 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弧状膨凸

图5-60 后前位示:左右心缘丰满圆隆,心膈面延长,心胸比率增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