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概念与要求

基本概念与要求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当发生医院内暴发感染流行时,应积极配合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积极救治病人,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扩大。

【基本概念】

1.医院感染监测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病人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病人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 000个病人住院日表示。

3.全院综合性监测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病人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4.目标性监测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5.抗菌药物 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尼立达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6.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病人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

7.抗菌药物使用剂量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每天使用量。

8.规定日剂量频数(DDD频数) 某一抗菌药物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基本要求】

1.综合性监测 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一个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的基本情况,利于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及早确认,更好地了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高危部门、感染构成及分布等系统情况,确定目标性监测的项目等。

2.目标性监测 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监测内容和干预点为ICU医院感染监测(成人和儿童)、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手术后肺炎监测、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其目的是为了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将监测方式转变为过程性、主动性、干预性,并通过监测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达到改进的目的。

3.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 应每年至少开展1次。

4.人员与设备配备 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配备专职人员,每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监测专职人员,科室应设置医院感染兼职监测医师和护士;应配备与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和网络设施。

5.监测计划 应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在实施监测过程中按计划进行;内容包括实施监测人员、监测方法、监测对象、监测时间,监测资料的原始记录、总结和运用等。同时,合理运用监测资料,控制运用感染发生。

6.及早确诊和采取管控措施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科学、规范的预防和控制。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内暴发感染先兆,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当发生医院内暴发感染流行时,应积极配合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积极救治病人,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