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刚睡着就咳嗽是怎么解决

刚睡着就咳嗽是怎么解决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所致右心扩张、肥大,或伴有右侧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有低电压和右束支传导阻滞,为可疑肺心病。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有意义。协助病人了解疾病过程,适应医院环境和生活方式,减轻心理焦虑和压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所致右心扩张、肥大,或伴有右侧心力衰竭的心脏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占80%~90%,最多见为COPD,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

(3)其他:肺血管疾病,甚少见。

2.发病机制 引起右心室肥大的诸多因素中,先决条件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引起液体因子和肺血管发生变化,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构,导致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要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促,反复发作,活动后加重。逐渐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畏食、呼吸困难和劳动耐力下降。部分病人因肺气肿引起胸膜腔内压升高,腔静脉回流受阻而出现颈静脉充盈。下肢可有轻微水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以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或伴心力衰竭。

【并发症】

常可并发肺性脑病、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红细胞和红血蛋白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可延长,血液黏稠度增加。并发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部分病人有肝功能、肾功能改变,血钾可增高,血钠、氯、钙、镁多低于正常。

2.动脉血气分析 代偿期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动脉血二氧化碳潴留,以呼吸性酸中毒最常见。

3.X线检查 在原有肺、胸疾病特征的基础上,出现肺动脉高压症,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肥大等,均是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4.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如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V1导联R/S≥1,RV1+SV5≥1.05mV,V1~3呈QS波(除外心肌梗死),肺型P波等。有低电压和右束支传导阻滞,为可疑肺心病。

5.心电向量图检查 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肥大图形。

6.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定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厚度≥5mm,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等指标,以诊断肺心病。

7.其他 痰细菌培养可判断致病菌。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源性心脏病病人有意义。肺阻抗血流图的波幅及其微分波值多降低等,对诊断肺心病有参考价值。

【治疗原则】

1.急性加重期 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

(1)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2)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3)控制心力衰竭: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物。

(4)控制心律失常。

2.缓解期 防治原发病,去除诱发因素,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护理】

1.评估 评估患者健康史及身体状况。

2.护理要点及措施

(1)病情观察:肺心病急性发作时,观察呼吸困难、发绀、心悸、胸闷或下肢水肿,定期监测和记录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如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急骤变化,可引起失眠、精神错乱、狂躁或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昏迷等肺性脑病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2)环境和体位:室内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戒烟。病人取舒适体位,晚期病人常采取身体前倾位,使辅助呼吸肌共同参与呼吸。

(3)饮食护理: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宜进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进食欲。避免刺激性强、易于产气的食物,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对张口呼吸、痰液黏稠者,补充足够水分,并做好口腔护理。

(4)心理护理: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类型,倾听病人的诉说。因呼吸困难可引起病人烦躁不安、恐惧,而不良情绪反应更加重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应陪伴病人身边,适当安慰病人,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和增强安全感。由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常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护士要进行适当引导和安慰。帮助病人了解充分的休息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协助病人了解疾病过程,适应医院环境和生活方式,减轻心理焦虑和压力。和病人共同制订康复计划,在活动和呼吸肌锻炼中,给予鼓励和赞扬,使病人认识的到自己有所进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5)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消炎、镇咳、祛痰、平喘等药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6)氧疗护理: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每日10~15小时,提高血氧分压。

(7)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痰多黏稠、难咳的病人多饮水,遵医嘱每天用生理盐水、硫酸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等药物雾化吸入,指导病人采取有效咳嗽方式,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病人翻身、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8)促进有效排痰

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a.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有助于膈肌上升。b.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地通过口腔尽可能呼气(降低肋弓、腹部往下沉)。c.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钟,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或病人取俯卧屈膝位,可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有效咳出痰液。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咳出。

对胸痛(胸部外伤或手术后)病人,避免因咳嗽而加重疼痛。采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的两侧,起固定或扶持作用,咳嗽时从两侧按压伤口,以抵消咳嗽所致的伤口局部牵拉。对胸痛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镇痛药30分钟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减轻疼痛。

②湿化和雾化疗法:常用湿化剂有蒸馏水、生理盐水、低渗盐水。临床上常在湿化的同时加入药物以雾化方式吸入,可在雾化液中加入痰溶解药、抗生素、平喘药等,达到祛痰、消炎、镇咳、平喘的作用。

③胸部叩击和胸壁震荡:适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及低血压、肺水肿等病人。

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秒钟,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分钟。并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症。

⑤呼吸肌功能锻炼:其目的是改变浅而快呼吸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a.腹式呼吸法(膈式呼吸锻炼):指导病人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手感下降)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b.缩唇呼气法:指导病人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唇缩小(呈吹口哨样),尽量将气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同时口腔压力增加,传至末梢气道,避免小气道过早关闭,改善肺泡有效通气量。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每天训练2次。

3.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防治原发病的重要性。

(2)去除病因和诱因:鼓励病人戒烟,介绍戒烟成功的个案,指导戒烟方法。避免吸入尘埃、刺激性气体,避免进入空气污染、传染源公共场所及接触上呼吸道感染者。注意保暖,避免进出温差大的地方。

(3)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预防感冒,可用核酸酪素注射液、疫苗预防。保持呼吸道畅通,坚持家庭氧疗。定期随访,合理使用治疗药物。如出现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指导病人及家属观察并发症。

(4)增加抵抗力:适当休息,保证足够的热量、营养、维生素和水分,保持口腔清洁。进行体育、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5)以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冬病夏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扶正固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