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用于肌肉较丰满的穴位及部位。多用于督脉穴位治疗痤疮、荨麻疹、面瘫等疾病。由于针刺浅表,留针期间患者能保持活动、行走。出针时应以挤干的酒精棉球按揉针孔,以免出血。由于粗针较粗,平刺时宜留针,对于各类麻痹瘫痪、急性病直刺强刺激时不留针,快速刺入即可出针。
(1)针具:常用的粗针直径一般是0.51.2毫米,长度多在50
120毫米,针柄短,长度多在10
16毫米之间,不锈钢制作。
(2)选穴特点:凡是能应用毫针针刺的穴位均可使用粗针,但根据临床实践,粗针应用在督脉上疗效独特,有优势。
粗针
(3)进针:①夹持进针法,右手拇、示二指夹持针体下端,露出针尖45分,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适用于肌肉丰厚处。②夹压进针法,用拇指与中指夹持针体,示指压针柄上端,快速刺入。此法适用于背部。③捻转进针法,用左手持针体,右手持针柄,捻转下压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肤柔软的腹部。
粗针双手进针
粗针进针后平刺刺入皮下组织
(4)手法:①提插法:当针刺入穴位后,将针上下运动。主要用于肌肉较丰满的穴位及部位。②捻转法:当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将针向前后(即向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交替旋动。③留针法:运用手法后或不用以上手法后将针留在穴位内,达到预定的时间后再出针。多用于督脉穴位治疗痤疮、荨麻疹、面瘫等疾病。由于针刺浅表,留针期间患者能保持活动、行走。
粗针督脉神道穴平刺治疗荨麻疹留针
(5)出针:达到针刺目的即可出针。出针时应以挤干的酒精棉球按揉针孔,以免出血。对于实热证可不按压,放出少量血液效果更佳。
(6)针刺原则:肌肉浅薄处和深部有重要脏器的部位如头颈、背部、胸腹部宜浅刺或沿皮平刺。肌肉丰隆处如臀部可以酌情深刺。由于粗针较粗,平刺时宜留针,对于各类麻痹瘫痪、急性病直刺强刺激时不留针,快速刺入即可出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