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胸腔穿刺术注意事项或操作规程

胸腔穿刺术注意事项或操作规程

时间:2022-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术者戴无菌手套,打开腹腔穿刺包内层,整理包内物品,检查穿刺针的通畅性和气密性。术者将50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后的胶管,松开第2个夹子,抽吸腹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夹闭胶管,然后取下注射器,将腹水注入送检的试管或盛放积液的容器内,送检并计量。7.拔针和穿刺点处理 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稍用力压迫穿刺点片刻,避免出血和腹水由穿刺孔外漏。3.放液后应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再用胶布固定。

【ICD-9编码】 54.9101

【适应证】

1.诊断未明的腹部损伤、腹水、胃肠穿孔,可做诊断性穿刺以明确病因。

2.大量腹水致腹胀或呼吸困难时,可穿刺放液以缓解症状。

3.某些疾病如腹腔感染、肿瘤、结核等可以腹腔给药治疗。

【禁忌证】

1.广泛腹膜粘连、腹膜腔消失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者。

3.棘球蚴病或巨大卵巢囊肿者。

4.未纠正的凝血功能异常,包括肝功能差影响凝血功能、出血素质、应用抗凝药、出血时间延长者;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者,应在穿刺前先输注血小板。

5.不能配合或耐受操作的患者,包括精神异常或躁动不能配合操作者;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等。

6.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7.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操作步骤】

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尿液;操作过程中,特别是麻醉、穿刺和抽液时,应注意对患者的关爱及密切注意其不适,指导患者配合以顺利完成操作。

1.体位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平卧位、半坐卧位、侧卧位或坐位。

2.穿刺部位的选择 术者穿刺前应行腹部触诊和叩诊以再次确定穿刺部位: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④少量积液,尤其是包裹性积液时,可选择B超定位点作为穿刺点。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做标记。

3.消毒、检查穿刺包和铺巾 常规消毒皮肤,以棉签蘸取碘酊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然后用75%乙醇脱碘2次(如果为聚维酮碘或安尔碘,则直接消毒2次即可,不用脱碘)。

助手协助打开腹腔穿刺包外层。术者戴无菌手套,打开腹腔穿刺包内层,整理包内物品,检查穿刺针的通畅性和气密性。开放穿刺针后胶管上的夹子,以50ml注射器连接胶管后抽吸、推注,了解其通畅性;然后夹闭穿刺针后胶管上的第1个夹子,注射器抽吸胶管形成负压,显示良好的气密性,继而夹闭胶管上的第2个夹子维持负压。同时,术者整理穿刺包内试管架,并放置好试管备用。术者铺盖无菌洞巾,由助手用胶布固定。

4.局部浸润麻醉 助手准备局麻药物,与术者核对后,用75%乙醇消毒并打开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吸取2%利多卡因后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针(针尖斜面向上)从穿刺点斜刺入皮内,注射至形成皮丘(5mm),自皮肤起以“回抽→注药→进针”的步骤进行局部逐层浸润麻醉至壁腹膜,拔出注射器针头后稍用力压迫穿刺点片刻。注意进针过程中必须先抽无回血后再行注药。

5.穿刺 术者取准备好的穿刺针,穿刺时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并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垂直缓慢刺入,穿刺针进入皮下后,打开第1个夹子后再继续进针,当针尖有落空感或胶管内见液体流出时表明针已进入腹膜腔。

6.抽液 助手以止血钳紧贴患者皮肤固定穿刺针,防止穿刺针摆动或刺入过深。术者将50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后的胶管,松开第2个夹子,抽吸腹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夹闭胶管,然后取下注射器,将腹水注入送检的试管或盛放积液的容器内,送检并计量。抽取的第1管标本不用于腹水常规检查。

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7.拔针和穿刺点处理 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稍用力压迫穿刺点片刻,避免出血和腹水由穿刺孔外漏。助手用碘酊或聚维酮碘等局部消毒穿刺点,术者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

【操作流程】

腹腔穿刺操作流程见图2-4。

图2-4 腹腔穿刺操作流程

【并发症及处理】

1.术中应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及面色等,若有异常应停止操作,并做适当处理。

2.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液不宜超过800~1 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

3.放液后应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应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4.对大量腹水的病人,为防止漏出,可斜行进针,皮下行驶1~2cm后再进入腹腔。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若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周 欣 耿岚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