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临床分型

的临床分型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根据泼尼松试验反应和诱导缓解结束时骨髓MRD水平,重新划分危险度,早期治疗反应好的患儿维持原危险度分组和治疗强度,提高早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儿的危险度级别和治疗强度,从而使患儿避免治疗过强或不足。发病年龄、初诊WBC、泼尼松试验反应和诱导缓解化疗早期骨髓缓解级别是4个最主要的、简单易行的指标。

目前国内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初诊WBC≥50×109/L;②发病年龄<1岁或≥10岁;③t(4;11)(q21;q23)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MLL/AF4阳性;④t(9;22)(q34;q11)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BCR/ABL阳性;⑤诊断时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或睾丸白血病;⑥泼尼松不良反应(PPR);⑦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未达完全缓解。

根据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危险度分型分为3型:

1.低危ALL(LR-ALL) 不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危险因素者。

2.中危ALL(MR-ALL) 具备以下任何1项或多项者:①年龄在≥10岁;②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③诊断时已发生CNSL和(或)TL;④免疫表型为T细胞白血病;⑤染色体数目为<45的低二倍体,或t(12;21)、t(9;22)核型以外的其他异常染色体核型,或t(4;11)外的其他MLL基因重排。

3.高危ALL(HR-ALL) 具备以下任何1项或多项者:①年龄<12个月的婴儿白血病;②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 ×109/L;③染色体核型为t(9;22),有BCR-ABL融合基因,t(4;11),有MLL-AF4融合基因;④早期治疗反应不佳者;⑤初治诱导缓解治疗失败。

当前国内儿童ALL的危险分组策略及治疗模式为:初诊时,通过对上述第1~5项的综合评估,将患儿初步划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进行基本相同的泼尼松试验治疗和诱导缓解治疗。再根据泼尼松试验反应和诱导缓解结束时骨髓MRD水平,重新划分危险度,早期治疗反应好的患儿维持原危险度分组和治疗强度,提高早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儿的危险度级别和治疗强度,从而使患儿避免治疗过强或不足。发病年龄、初诊WBC、泼尼松试验反应和诱导缓解化疗早期骨髓缓解级别是4个最主要的、简单易行的指标。

美国COG根据发病年龄、初诊白细胞数、染色体和融合基因、初诊时CNS或睾丸白血病以及诱导化疗d15/d29的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或d29的MRD水平将儿童ALL分为低危、标危、高危和高高危4组。①低危组(占前B-ALL的22%):初诊WBC<50×109/L,发病年龄1-9岁;无CNS或睾丸白血病;无t(1;19)/E2A-PBXL MLL重排或t(9;22)/BCR-ABL);有t(12;21)/TEL/AML1或4三体和10三体等预后有利因素。②标危组(占ALL的50%):除去低危、高危和高高危患者。③高危组(占ALL的30%):满足CNS白血病、睾丸白血病、MLL重排之一或满足无t(12;21)/TEL-AML,无4、10、17三体,发病年龄男孩>12岁、女孩>16岁和初诊WBC>100×109/L。④高高危组(占ALL的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t(9;22)/BCR-ABL、诱导化疗第29天时骨髓M3或MRD≥10-2和DNA指数<0.8。

ALL-BFM95方案临床分型体系为:①标危组(SRG)患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泼尼松良好反应(PGR);诱导治疗第33天骨髓达CR;不存在t(9;22)易位或BCR-ABL融合基因,无t(4;11)易位或MLL-AF4基因重组;WBC<2×109/L及年龄1-6岁;非T-ALL。②中危组(MRG)除符合前3个条件外还具有下述表现之一:WBC≥2×109/L;年龄<1岁或≥6岁。③但高危组(HRG)患儿只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PPR;第33天骨髓未达CR;t(9;22)易位或BCR-ABL融合基因;t(4;11)易位或MLL-AF44融合基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