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传钗医案

陈传钗医案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女,29岁,1980年11月12日诊。其配伍特点是寒凉温燥,淡渗补益相互并用,虽寒凉滋燥不伤阳气,温阳暖寒不损阴津,淡渗利水助阳救阴不伤津气,诸药相合攻补兼施阴阳同调,各达病所。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可归结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四个方面。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胶结难愈。以上经方均能治疗不同证型之淋证。临床根据虚实变化随证施治,方能药中病机。

患者,女,29岁,1980年11月12日诊。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每年均发,近3~4日来尿短、尿频,排尿时尿道灼痛,口渴喜热饮,神倦乏力,怕冷,纳谷不香,大便溏薄,白带多而无臭,舌淡红有齿痕、苔白,尿检:白细胞(+),上皮细胞3~7个。

处方以栝蒌瞿麦丸加减:花粉10g,瞿麦10g,黄柏10g,淮山药30g,茯苓15g,炮附子6g,巴戟肉20g。

服5剂后,症状消失,原方再进7剂而告愈。后用金匮肾气丸巩固,至今未发。

解析:《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浅注》:“膀胱之所以能出者,气化也;气之所以化者,不在膀胱而在肾。故清上焦之热,补中焦之虚,妙在加附子一枚,振作肾气,以为诸药之帅”。本案为下有水气,上有燥热之证。肾气不化,水气内停,则见怕冷、大便溏薄,白带多而无臭,舌淡红有齿痕、苔白;口渴喜热饮,为水气不化,津不上承。故以栝蒌瞿麦丸温下润上,佐以清热利湿。天花粉润燥生津而止渴;山药甘淡益脾而制水;瞿麦、茯苓淡渗以行水,附子温肾阳而化气,再加巴戟天温肾,黄柏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则寒去,肾阳复而气化有权,气化行则水道利,津液上达,诸症即平。其配伍特点是寒凉温燥,淡渗补益相互并用,虽寒凉滋燥不伤阳气,温阳暖寒不损阴津,淡渗利水助阳救阴不伤津气,诸药相合攻补兼施阴阳同调,各达病所。待病愈后以肾气丸温肾益脾,气机调畅,则病不再发。

【总评】

慢性肾盂肾炎属于中医“淋证”、“腰痛”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可归结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四个方面。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胶结难愈。该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具体地讲,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治宜清热利湿;以热伤血络为主者,治宜凉血止血;以肝胆湿热为主者,治宜清泻肝胆;以三焦湿热为主者,治宜清化湿热、宣利三焦。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者,治宜补益脾肾;以肝肾阴虚为主者,治宜滋补肝肾;以气阴两虚为主者,治宜益气养阴。

以上病案中,案1以正虚为主,为肾气不足,固摄无力,治宜补益肾气;案2为阴虚水气夹有邪热证,为正虚夹有邪实,治宜滋阴扶正,兼以清热利水。案3为下有水气,上有燥热,以邪实为要,故治宜温肾润上,清热利湿。

以上经方均能治疗不同证型之淋证。禹余粮丸重于补益肾气。猪苓汤重于滋阴,并有清热利水之功,适用于下焦湿热,兼有阴虚之证。栝蒌瞿麦丸温下润上,清热利湿,适用于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津不上承,而上焦反生燥热之证。肾气丸则温肾助阳,以治其本。临床根据虚实变化随证施治,方能药中病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