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姚公树医案

姚公树医案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某,男,24岁,农民。皮疹组织切片检验,无特殊异常发现。本案患者往来寒热,头晕口苦,大便干,多日未解,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正是邪郁少阳、阳明二经的表现,故以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同治,表里双解而热除疹退。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外邪侵袭,或因素体不足,病邪深入,内舍于心,或痹阻关节经络而成病。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清热利湿,温经通络。案5属风湿之邪郁于少阳阳明,枢机不利,阳明不通,故治宜双解表里。

王某,男,24岁,农民。1978年4月14日初诊。患者不规则发热40余天,体温波动在38~41℃,发热时两膝关节酸痛,以右关节为甚,无红肿。发热1个月后,出现大小不同丘疹,色红,不痒不痛。化验检查:白血球21 000~26 000/立方毫米,血沉38毫米/小时,抗“O”500U,胸透、肝功能、HAA、大小便培养等均阴性。皮疹组织切片检验,无特殊异常发现。曾到外地多处医院,诊为风湿热、败血症,长期大剂量应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用激素治疗暂能控制发热,药停热起,反复不退。邀中医诊治,证见:头晕口苦,发热有汗,热一日多次起伏,遍身起荨麻疹样皮疹,色红,不痛不痒,以胸背为多,大便干,多日未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此乃邪郁少阳、阳明二经,姑拟和解少阳兼攻泻阳明热结为治。

处方以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2g,半夏10g,生军10g,枳实10g,青皮15g,双花12g,竹茹10g,生姜二片,大枣4枚。

服上药二副,热退便通,惟皮疹未见减少,溲黄,舌苔薄腻,质红,脉弦。上方有效,再宗原方去枳实、生军、双花、生姜,加防风6g,蝉衣10g,苦参12g,紫草15g。服上方六剂,疹退,热未发,精神好转,而告痊愈。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解析:《伤寒论·太阳病》:“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予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本案患者往来寒热,头晕口苦,大便干,多日未解,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正是邪郁少阳、阳明二经的表现,故以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同治,表里双解而热除疹退。

【总评】

风湿热在中医学中类似于“心痹”、“心悸”、“怔忡”、“痹证”等病证。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外邪侵袭,或因素体不足,病邪深入,内舍于心,或痹阻关节经络而成病。正如《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风湿热其本为虚,然又多兼风、湿、热、痰浊、瘀血等标实之象,表现为本虚标实。起初以邪实为主,久则正虚邪恋。其病位在心和四肢关节。如《医学心悟·痹》所言:“治行痹者,散风为主……治痛痹者,散寒为主……治着痹者,燥湿为主”。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寒,清热利湿,温经通络。临证有新久虚实及偏风偏寒偏湿偏热的不同,故治疗也应加以区分。

以上5个病案,均为外感风湿之邪为患,但感邪轻重有不通,素体寒热虚实有异,故临床表现各有不通,治疗亦各有其法。案1以热邪为著,故治宜清热兼以祛风通络。案2以营卫不调为主,故治以调和营卫,兼以清热生津通络。案3则以风邪为主,素体阳虚,治疗当以解肌祛风,滋阴和阳兼化瘀血。案4风湿之邪明显,故治宜清轻宣化,祛风除痹。案5属风湿之邪郁于少阳阳明,枢机不利,阳明不通,故治宜双解表里。

以上经方皆能治疗不同证型之风湿热。白虎加桂枝汤重在清热祛风。桂枝汤重在调和营卫。白虎汤长于清阳明气分之热。桂枝加葛根汤重在祛风和营,柔经和络。麻杏苡甘汤则为风湿在表兼有热象而设。大柴胡汤则在于双解少阳阳明。临证当依其所重而分别选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