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功能呼吸机的护理技术

多功能呼吸机的护理技术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肺功能的改变是应用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原因。4.肺部疾病 包括各种肺实质或气道的病变,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疾病,肺炎、肺栓塞,重症哮喘,肺心病的急性恶化等。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和呼气的节律性交替进行的。1.使用呼吸机用物1套。意外问题有呼吸机旁应备有复苏器或者其他简易人工气囊,气囊和气管导管之间的接头也应备好,注意防止脱管、堵管、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适应证】 肺功能的改变是应用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原因。原则上讲,凡是呼吸系统不能维持正常通气,呼吸衰竭经过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继续进展者,就应该予以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哮喘发作,心搏骤停,急性脑血管病等都可以成为急诊应用机械通气的原因。一般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该实施机械通气: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仍然继续恶化;意识障碍;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每分钟35~40次或者每分钟6~8次,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弱或者消失(自主呼吸频率>3倍或<1/3倍);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肺活量为10~50ml/kg;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氧合障碍:PaO2<50mmHg(<正常1/3),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或者PaO2/FiO2<20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常规正压通气的适应证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外伤、出血、感染、水肿、镇痛或安定药物中毒,特发性中枢性肺泡通气不足。

2.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3.骨骼肌肉疾病 胸部外伤,脊柱侧弯或后凸,肌营养不良,皮肌炎等。

4.肺部疾病 包括各种肺实质或气道的病变,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疾病,肺炎、肺栓塞,重症哮喘,肺心病的急性恶化等。

5.围术期 各种外科手术的常规麻醉和术后管理的需要,心胸手术,体弱或心肺功能不良需手术。

【原理】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利用呼吸机预置的压力或容量把气体送入及排出肺部的一种技术。机械通气机又可称为人工通气机、人工呼吸机或呼吸机等(以下简称呼吸机),是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的电控、气动多功能仪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脑技术在呼吸机领域中的应用,使呼吸机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但无论呼吸机的产品种类和型号如何改进,基本机构及工作原理大致相同。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如下:从生理学角度,呼吸机是一种能将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肺部,将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帮助呼吸系统完成通气的装置。从力学角度,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和呼气的节律性交替进行的。吸气时肋间隙收缩,膈肌下移,胸廓内容积增大,产生胸膜腔负压,使肺膨胀,形成肺泡内负压,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将肺内交换后的气体排出。由于这种通气则是通过通气机将气体压入肺内以代替生理状态下的自然吸气过程,而呼气过程仍靠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来完成,称为正压通气。多功能混合型通气机(也称多功能呼吸机)是集定压定容为一身的正压通气机,具备空氧混合器、有效的吸入器加温加湿装置、较精确的潮气量、吸呼比、呼吸频率调节,可附加呼吸末正压或持续气道正压(CPAP),药物雾化吸入装置,可靠的报警系统。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见图3-17。

图3-17 机械通气基本原理

【用物简介】

1.使用呼吸机用物1套。内含多功能呼吸机、呼吸机管路及相关物品、模拟肺、听诊器、气管插管数根、牙垫、胶布、简易呼吸器,吸痰器等见图3-18,图3-19。

2.拔管前用物1套。内含氧气、面罩、吸痰装置。

图3-18 呼吸机

图3-19 气管插管用物

【步骤及要点】 见表3-12,图3-20~图3-22。

表3-12 呼吸机使用步骤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图3-20 PB840工作界面

图3-21 各工作模式压力时间曲线

图3-22 呼吸机通用模式图解

表3-13 撤离呼吸机常用的筛查标准

【注意事项】

1.机器启动后不要移动机器(否则会降低高速运转中的风机的寿命)。

2.防振、防摔、防水。如不慎使主机进水时,严禁启动呼吸机。

3.每周清洗机器过滤膜,待其完全晾干后再用(过滤膜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有利于患者健康和机器的保养),见表3-14。

4.要经常清洗长、短管道,并等完全晾干后再用。清洗时要将小测压管两端堵好以免进水(小测压管进水会影响数据监测)。

5.湿化水盒内应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其他水质易产生水垢)。

6.每一年做机器保养(经常保养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7.设定报警范围:气道压力上下限报警(一般为设定值上下30%)、气源压力报警、其他报警。意外问题有呼吸机旁应备有复苏器或者其他简易人工气囊,气囊和气管导管之间的接头也应备好,注意防止脱管、堵管、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表3-14 呼吸机管路、集水器、湿化罐消毒

(卢锡芝)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诛.危重症护理学.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58-183

[2] 管向东,欧阳彬,黎毅敏.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广州:广东科学出版社,2009:56-69

[3] 王艳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与护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77-180

[4] 曲敬祥.呼吸病的诊断和治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5-357

[5] 张伟华,张运剑.呼吸内科速查.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12-3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