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阴下利腹痛或咳或呕各证脉

少阴下利腹痛或咳或呕各证脉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此汤即少阴主方之四逆汤倍干姜,利用干姜之刺激,而增加体温也。少阴下利,多属虚寒,以少阴病关系于全身之机能衰减也。

论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柯韵伯云:小便不利是病根,腹满诸证,皆水气为患,因小便不利所致。然小便不利,实由坎中之无阳。坎中火用不宣,故肾家失职,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法当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邪。因立此方,末句语意直接有水气来。此注颇为精切。

山田氏云:不已者,谓其病不瘥,示前药无效之辞。腹痛以下,皆属有停水之证,或以下,皆是兼证,言或如是者与否者,皆在一真武汤所得而疗也。

论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条证脉,即阴盛格阳之证也。成氏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赤色,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是也。其或然证状,由于真寒内迫,假热上浮,肠寒,则肠蠕动亢进,令血液充于腹腔以救寒,四肢因而贫血,故显腹痛及脉不出之证候。热浮,则显辐射作用,而呈干呕及咽痛之证候,无非体温不足,一片阴寒所致也,故主通脉四逆汤。此汤即少阴主方之四逆汤倍干姜,利用干姜之刺激,而增加体温也。

通脉四逆汤方

(1)药品及分量:甘草炙,二两 附子用生去皮一枚,(大者)破八片 干姜三两(肥人可四两)

(2)煎法及服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3)加减法: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以上加减法,系依黎庇留氏所经验者( )符号内者[ ],斟酌情形用之可也。

论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本条以“四逆”二字为主证,其五或然证,则以泄利下重为最重要。盖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下利,俱同真武之水气证,即四肢厥逆,亦水盛阳衰所致。独其下利为泄利下重者不同耳。下重乃泄利之热证,虚寒泄利,只有滑脱,而无下重之候也。今四肢厥逆,而泄利下重,则四逆亦基因于热郁在里,阳气不达于四肢故矣。是以柯韵伯移泄利下重四字于四逆句下,以补主证之不足,职是故也。或曰本散即大柴胡汤去大黄、黄芩、半夏、姜、枣,加甘草,其病决非少阴,云云。若如柯氏所云,则本条证状之属少阴病,又何疑焉?且汤剂则有加水分解作用,与散剂之混合者,又不可同日语,断不可以本散之药品,即为大柴胡汤之加减也。

四逆散方

(1)药品及分量: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用十分

(2)制法及服量:上四味,捣筛为细末,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3)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论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少阴下利,多属虚寒,以少阴病关系于全身之机能衰减也。本条证状,极似热甚而燥动,何也?盖病中之机能虽衰减,而组织及脏器,每有如医化学所谓自家分解Autolyse之作用。其作用遍及于筋肉、肝、脾、肾、淋巴腺、心筋、肺、睾丸及子宫等,而自家分解之际,当蛋白质分解,同时糖原变为葡萄糖,又不止糖受分解而已。必见乳酸之发生,是以相伴而生的热量,辐射而显咳而呕渴之病态。影响所及,又必显心烦不得眠之证候。倘只就其证状所显者言之,必谓为热甚而燥动也。其疗治方法,当因势利导,令由分解所产生之废料,由大小便出,故用硅酸镁盐之滑石,其成分为Mg3H2Si4O12,引其病伴尿及屎而排除。李时珍所称:滑石利窍,不独小便,是也。又云:上能利毛腠之窍。此则未识镁盐之生理作用,概由尿及屎排泄者也。更增以利尿药,如猪苓茯苓泽泻,其效尤速也。但利尿过甚,恐伤津液,是以加硬蛋白质类之阿胶以补偿之也。故本证虽有热象而不用寒凉之剂,特主之以猪苓汤矣。

或曰:猪苓汤所治,系湿热证,其病变在膀胱尿道,非真少阴病,云云。其亦未根据医化学之理而详审之耳。

【注释】

[1]urobilin:即尿胆素,一种无定形的淡棕色色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疾病、肠道感染等。

[2]实繁有徒:成语,意思是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事情)。

[3]华氏一〇八度:即摄氏42.2℃。

[4]华氏六八度:即摄氏20℃。

[5]Vitellin:即卵黄磷蛋白,又名蛋黄素。② Lecithin:即卵磷脂。

[6]肠窒扶斯:ileotyphus的音译,即现代医学的肠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

[7]提撕:教导;提醒。

[8]常器之:宋代医家,名颖士。精于伤寒诊治,郭雍《伤寒补亡论》多引用其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