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胞外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

抗胞外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数真菌也是常见的胞外感染病原体,条件致病真菌在免疫低下患者中常造成严重疾病。机体抗胞外菌的感染,主要通过吞噬细胞和补体介导的固有免疫应答以及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发挥作用。有些胞外菌与人体组织存在交叉抗原,诱导的抗胞外菌抗体可能因交叉反应而致病。

人类致病细菌大多为胞外菌,它们可以在宿主细胞外的血液、组织和组织间隙中生长繁殖。多数真菌也是常见的胞外感染病原体,条件致病真菌在免疫低下患者中常造成严重疾病。多数寄生虫主要在胞外生存,通过中间宿主感染人体,目前仍威胁世界上30%以上人群的健康,其中血吸虫感染导致的血吸虫病至今仍是严重危害我国长江流域人群健康的感染性疾病。

胞外菌可以在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以及器官内腔、气道、胃肠道等组织间隙中生存和繁殖。许多胞外菌是致病菌,通过两种主要机制引起疾病:①细菌引起炎症导致感染局部的组织损伤;②细菌胞壁的内毒素或分泌的外毒素发挥多种病理效应。革兰阴性菌的LPS是内毒素,其主要毒性组分是细菌胞壁的脂质A,免疫原性较弱,但可强效激活巨噬细胞和DC,也可引起发热、激活补体、凝血和激肽系统导致休克、DIC等。外毒素是细菌分泌至菌体外的毒性蛋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中和抗体产生。多种外毒素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杀伤细胞、干扰细胞功能或刺激产生细胞因子等引起疾病。机体抗胞外菌的感染,主要通过吞噬细胞和补体介导的固有免疫应答以及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发挥作用。胞外菌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及其致病机制举例见表10-3。

表10-3 胞外菌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及其致病机制举例

续 表

1.抗胞外菌固有免疫 抗胞外菌固有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是补体活化、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

(1)补体活化:在细菌感染早期抗体尚未诱生时,革兰阳性菌的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或革兰阴性菌的胞壁主要成分LPS均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表面表达甘露糖受体的细菌可与MBL结合,通过MBL途径激活补体。补体激活后形成的攻膜复合物可以直接裂解细菌,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等补体成分能发挥调理作用增强吞噬杀菌效应,C5a、C3a等补体成分可招募和活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炎症反应。

(2)激活吞噬细胞和炎症反应:少量、毒力低的胞外菌,可直接被吞噬细胞快速吞噬清除。吞噬细胞利用细胞表面的甘露糖受体和清道夫受体等识别并吞噬胞外菌,也可以分别通过FcR和补体受体的调理作用促进与抗体及补体结合的胞外菌被吞噬和清除,并活化吞噬细胞。此外,吞噬细胞还可通过TLR和其他PRR识别细菌抗原后激活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细菌的LPS可强效激活DC和吞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募集炎性细胞到达感染部位清除细菌,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也可引起发热、诱导急性期蛋白合成,某些细胞因子如IL-12可以引起Th1、CTL及NK细胞的活化增强杀菌效应。

2.抗胞外菌适应性免疫 胞外菌抗原可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和CD4+T活化,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是抗胞外菌感染的主要保护性免疫应答(图10-3)。

(1)抗胞外菌的体液免疫应答:抗胞外菌胞壁抗原或者毒素抗体可以阻断胞外菌入侵,清除病原体和中和毒素。胞外菌的荚膜等多糖是TI-Ag,能直接刺激B1细胞产生特异性IgM;胞外菌多数蛋白抗原是TD-Ag,需APC和Th细胞辅助,先形成IgM类抗体,后发生类别转换形成IgG、sIgA或IgE。特异性抗外毒素的IgG、IgM和sIgA可直接中和细菌外毒素;sIgA存在于各种分泌液中,可阻断病原菌的黏膜感染;IgM和IgG结合细菌抗原后可激活补体,形成攻膜复合物裂解细菌;补体激活后产生的片段如C3b和iC3b可与巨噬细胞上的补体受体CR1和CR3结合促进调理吞噬;IgG通过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FcγR结合促进吞噬。

(2)抗胞外菌的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胞外菌的蛋白类抗原可激活CD4+T,辅助抗体产生,分泌细胞因子诱导局部炎症,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菌效应。参与抗胞外菌免疫的T细胞主要是Th2细胞,可辅助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还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伤,并招募活化中性粒细胞等引起局部炎症。胞外菌也可诱导Th1细胞反应,产生的IFN-γ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对吞噬细菌的杀伤作用,刺激产生可介导调理作用和与补体结合的抗体如IgG。胞外菌活化的Th17可以招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到达感染部位促进局部炎症,Th17反应缺陷患者对细菌和真菌的易感性增加。

图10-3 抗胞外菌感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抗胞外菌如细菌及其毒素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抗体产生(A)和激活CD4+Th细胞(B)。抗体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中和作用和清除细菌及其毒素。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活化以及B细胞反应。DC:树突细胞。

3.抗胞外菌的免疫损伤 宿主抗胞外菌的免疫反应诱导吞噬细胞和T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造成免疫损伤,导致炎症和败血症休克等疾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的活性氧中间物、活性氮中间物和溶酶体酶等效应产物在清除胞外菌感染的同时也可引起组织损伤,这类炎症反应通常是自限性的和可控的。但细菌产物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的急性期蛋白,引发全身炎症综合征。败血症休克是由某些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扩散造成的严重病理结局。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侵入机体或体内正常寄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释放其毒性产物,并激活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各种炎性介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循环衰竭和广泛的血管内凝血。细菌组分包括LPS和肽聚糖激活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介导败血症休克的早期反应,其中TNF、IL-6和IL-1是介导败血症休克的主要细胞因子,IFN-γ和IL-12也参与该病理过程。另外,有些细菌毒素如葡萄球菌的肠毒素、链球菌的致热外毒素等可以作为超抗原,非特异地激活具有相同VβTCR的CD4+T细胞活化,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介导细菌LPS样败血症性休克或全身炎症综合征。

有些胞外菌与人体组织存在交叉抗原,诱导的抗胞外菌抗体可能因交叉反应而致病。例如,咽部或皮肤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数周后,可出现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咽部或皮肤感染某些血清型的β-溶血性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细菌胞壁M蛋白的抗体可以通过交叉反应与心肌蛋白结合并沉积在心脏,引发Ⅱ型超敏反应而导致心肌炎。β-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其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则引发Ⅲ型超敏反应而导致肾小球肾炎

4.胞外菌的免疫逃逸 致病性胞外菌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抗胞外菌的固有免疫应答或适应性免疫应答。

(1)抵抗固有免疫应答:胞外菌可通过抵抗吞噬、抑制补体活化或者灭活补体等机制逃逸抗胞外菌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例如,胞外菌可通过形成荚膜逃逸免疫攻击。许多致病性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菌的荚膜含有唾液酸,可以抑制补体通过替代途径活化,也可编码蛋白抵抗吞噬,因此比没有荚膜的细菌具有更强的毒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凝固酶,使宿主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固态纤维蛋白,包绕在细菌菌体周围,从而抵抗宿主的吞噬作用;伤寒杆菌的Vi抗原和溶血性链球菌的M蛋白也可抵抗吞噬;弗氏志贺菌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从而抵抗吞噬;铜绿假单胞菌可分泌弹性蛋白酶,从而灭活补体C3a和C5a等,逃逸对细菌的吞噬和清除。

(2)抵抗体液免疫应答:胞外菌逃逸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是表面抗原的遗传变异。淋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的表面抗原存在于菌毛中,主要的菌毛抗原称为菌毛蛋白。胞外菌可通过菌毛蛋白发生突变从而抵御特异性抗体的攻击,如编码淋球菌菌毛蛋白基因的高频突变,可产生多达106个不同的菌毛蛋白抗原,逃避特异性抗体的攻击。流感嗜血杆菌的糖基合成酶可通过突变阻断免疫识别,进而抵御特异性抗体的攻击。此外,流感杆菌和脑膜炎球菌产生的IgA蛋白酶可降解sIgA,从而逃逸抗感染免疫。

真菌感染又称真菌病,是引起人类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滥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和病原体感染或应用抗生素药物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上升。某些真菌感染可以引起地方性流行病,这些感染通常是由存在于环境中的二相性(dimorphic)真菌如粗球孢子菌等的孢子进入免疫功能低下个体后引起的疾病;另外一些真菌感染是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如念珠菌、曲霉、新生隐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对健康个体通常不致病,但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者如AIDS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放化疗患者等发生条件致病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是临床严重真菌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骨髓抑制或损伤导致的中性粒细胞缺陷是常见的引起这类真菌感染的原因。最近研究显示,HIV感染所致AIDS患者、肿瘤放化疗或者移植排斥治疗患者继发条件致病菌感染的病例显著增加。

不同的真菌均可感染人体,并且可以居住在细胞外组织或吞噬细胞内,因此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需要抗胞内真菌和抗胞外真菌的免疫反应一起发挥作用。但是与抗细菌和抗病毒免疫反应相比,人们目前对抗真菌的免疫反应知之甚少,这可能部分是因为缺乏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或真菌感染常发生在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应答的患者。

1.抗真菌固有免疫 抗真菌的固有免疫主要是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吞噬细胞和DC可以通过TLR和凝集素样受体识别真菌后诱导细胞活化,从而介导杀真菌的效应。中性粒细胞是最有效的杀真菌细胞,可通过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中间物(ROI)如H2O2、HClO等,或产生防御素、溶酶体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等,吞噬真菌后在胞内杀灭真菌。中性粒细胞缺失或减少症患者对条件致病真菌高度易感,常患播散性念球菌病和侵袭性烟曲霉病。巨噬细胞在抗真菌感染中的作用仅次于中性粒细胞,也常见于真菌侵入处,可吞噬真菌,但因缺乏髓过氧化物酶往往不能有效杀灭真菌。NK细胞可抑制新生隐球菌和巴西副球孢子菌等真菌的生长,但对荚膜组织胞质菌感染无效。真菌组分可通过补体替代途径激活补体,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C5a、C3a等可招募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至感染部位发挥杀真菌的作用,但真菌能抵抗攻膜复合物的裂解作用。此外,完整皮肤分泌的脂肪酸具有杀真菌作用,因此皮肤黏膜屏障在抗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2.抗真菌适应性免疫 细胞免疫是抵抗真菌感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例如荚膜组织胞质菌寄居在巨噬细胞内,需要诱导与抗胞内细菌感染一样的有效细胞免疫应答才能清除感染。某些真菌抗原可刺激特异的CD4+Th1细胞活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和IL-2等,激活CD8+T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有效杀灭真菌。因此,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抗胞内真菌如组织胞浆菌感染中发挥免疫保护,但是这类反应也可引起肉芽肿炎症导致宿主的组织损伤。新生隐球菌常定植在免疫低下患者的肺和脑,需激活的CD4+与CD8+T细胞合作才能有效清除感染。许多胞外真菌具有葡聚糖成分,可被DC的dectin-1识别后诱导DC活化并分泌IL-6和IL-23等细胞因子,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诱导强的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活化的Th17细胞可以介导炎症反应,并募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到达炎症部位杀灭真菌。白念珠菌感染常始于黏膜表面,抗真菌的细胞免疫可阻止其向组织内扩散。真菌也可以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如黏膜组织的sIgA对真菌的黏膜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抗体对于大多数真菌感染作用不大。

3.真菌的免疫逃逸 具有荚膜的真菌如荚膜组织胞质菌可以逃逸NK细胞等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毒性的新型隐球菌感染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和IL-12等促炎细胞因子,但促进其产生IL-10等抑炎细胞因子,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化和杀真菌的效应。此外,真菌还能抵抗补体活化后产生的攻膜复合物的细胞裂解作用。

据统计,世界上至少有30%的人群感染寄生虫。寄生虫感染比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人类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寄生虫主要在胞外生存,在人体(或其他脊椎动物)或中间宿主(如蝇、蜱、螺)内有复杂的生命周期。人往往通过被寄生虫感染的中间宿主叮咬导致疟疾、锥虫病等寄生虫病;或与中间宿主共同生活导致寄生虫感染,如接触感染有血吸虫的钉螺的疫水可使人患上日本血吸虫病。多数寄生虫感染会导致慢性疾病,因为人体产生抗寄生虫的固有免疫应答往往较弱,不足以清除寄生虫,而寄生虫又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逸适应性免疫应答对寄生虫的杀伤和清除,且目前多种抗寄生虫药物不能有效杀伤虫体。有寄生虫感染的环境需要反复和持续性的化学试剂或药物处理,才可能避免人长期暴露;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或者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一治疗措施往往不可行。因此,发展抗寄生虫的预防性疫苗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抗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1.抗寄生虫固有免疫 不同类型的原虫和蠕虫虽然可以激活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但由于寄生虫与人类宿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能互相适应,因此寄生虫大多可以对抗宿主的固有免疫应答,从而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人类宿主抗原虫的主要固有免疫反应是吞噬,但多数原虫可以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并在细胞内繁殖。多数蠕虫具有大且厚的表面结构,通常可以使其抵抗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吞噬降解作用。有些蠕虫可以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但多数蠕虫通过失去与补体结合的分子或者获得宿主的补体调节蛋白如DAF,从而抵抗补体的裂解作用或抑制补体的活化。

2.抗寄生虫适应性免疫 不同寄生虫的结构、生化特性、生活史和致病机制差异较大,因而其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尽一致。一般而言,某些致病性原虫可以生存在宿主细胞内,因此抗原虫保护性免疫机制与抗胞内细菌和病毒免疫类似,需要细胞免疫应答才可以杀伤这类寄生虫。而蠕虫常常寄生在细胞外组织中,特异性抗体应答对于抗蠕虫保护性免疫更为重要。免疫系统抵抗巨噬细胞内生存的原虫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应答,特别是Th1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以及CTL在抗原虫感染中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而抵抗细胞外组织生存的蠕虫主要依赖于Th2细胞的活化,后者可进一步诱导IgE的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活化。

(1)抗原虫的适应性免疫应答:抗原虫的T细胞免疫应答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CD4+Th1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诱导巨噬细胞活化后杀伤吞噬的寄生虫;CD8+CTL直接杀伤被寄生虫感染的细胞。利什曼原虫可以在巨噬细胞的内体中生存,诱导宿主Th1或者Th2应答类型可以决定对疾病抵抗或者易感。在利什曼原虫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利什曼原虫可以激活不易感小鼠品系(如C57Bl/6J)CD4+Th1细胞活化,产生IFN-γ并激活巨噬细胞,有效清除胞内利什曼原虫。而在BALB/c等易感小鼠品系,大量利什曼原虫感染诱导Th2细胞应答,产生大量的IL-4,抑制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会引起不可控制的感染甚至是小鼠死亡。因此,在易感小鼠品系,促进Th1应答或者抑制Th2应答均可以增强小鼠抵抗利什曼原虫感染的能力。

某些原虫可以在不同的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后裂解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和CTL活化,CTL应答有利于清除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并裂解细胞的原虫。以疟原虫感染为例,在疟原虫的生活史中,疟原虫主要寄生于红细胞或者肝细胞内,CD8+CTL可直接裂解子孢子感染的肝细胞或通过分泌IFN-γ和活化肝细胞并使其产生NO等杀伤原虫,因此CTL介导的免疫应答是抑制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疟原虫感染扩散的主要保护性机制,在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外期起重要防御作用。

(2)抗蠕虫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蠕虫寄生在细胞外组织,可以刺激初始CD4+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分泌IL-4和IL-5。IL-4诱生IgE,IL-5促进嗜酸粒细胞的发育和活化。IgE与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介导ADCC效应,发挥抗蠕虫免疫防御作用。IgE可以结合蠕虫,经FcεR结合并激活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激活的细胞脱颗粒释放主要碱性蛋白(MBP)从而杀死蠕虫。这种ADCC效应对蠕虫的成虫作用不显著,但对在宿主体内发育中的幼虫如旋毛虫早期幼虫、丝虫微丝蚴和血吸虫童虫等有显著的免疫防御作用。此外,特异性抗体与寄生虫抗原结合后可直接阻止寄生虫入侵靶细胞,或者经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介导寄生虫溶解,从而有效抵抗寄生虫感染。例如,抗体与疟原虫裂殖子结合后可阻断其入侵红细胞;锥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或IgG可以与非洲锥虫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形成的攻膜复合物可裂解锥虫。

3.抗寄生虫的免疫损伤 抗寄生虫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彻底清除寄生虫感染,也可导致组织损伤。某些寄生虫及其产物可以诱导肉芽肿形成伴随纤维化,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疾病。例如,在血吸虫病中,日本血吸虫的虫卵可沉积于宿主的肝脏,刺激CD4+T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进而活化巨噬细胞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导致围绕虫卵形成肉芽肿以及后期肝脏的严重纤维化,引起肝脏静脉回流障碍、门静脉高压和肝硬化。在淋巴系统的丝虫病中,丝虫长期寄生于淋巴管内,引起慢性细胞免疫应答并最终形成纤维化,导致淋巴管栓塞,进而引起腿部橡皮肿等严重疾病。血吸虫和疟原虫等寄生虫引起的慢性和持续性感染常伴有寄生虫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血管或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血管炎或肾炎等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疟原虫和非洲锥虫还能诱导宿主产生与机体自身多种组织起反应的自身抗体,导致组织损伤。

4.寄生虫的免疫逃逸 寄生虫通过减少自身的免疫原性和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逃避免疫攻击。

(1)寄生于胞内或形成包囊:某些原虫如疟原虫、弓形虫等可长期隐蔽于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不接触免疫系统,从而使免疫系统忽视病原体的存在。某些原虫如内阿米巴可以自发地或者与抗体结合后使抗原脱落,也能形成包囊,抵御抗体介导的免疫攻击。而某些蠕虫生活在肠腔内,逃避细胞免疫应答介导的杀伤作用。血吸虫幼虫经皮肤进入肺时,在宿主内迁移过程中虫体形成特殊的结构抵抗补体和CTL的细胞毒作用。

(2)抗原变异:寄生虫在脊椎动物宿主体内生活过程中会改变自身的表面抗原,目前已知有两种类型的抗原变异,一种是生活史特定阶段的特异性抗原表达变化,另一种是主要表面抗原的持续性变化。例如,疟原虫寄居于宿主体内造成慢性感染的裂殖子期的抗原不同于疟原虫感染期的子孢子期的抗原,因此疟原虫裂殖子可以逃逸宿主针对子孢子期抗原的免疫杀伤和清除作用。编码布氏锥虫和东非锥虫的主要表面糖蛋白抗原的基因持续发生变异,基因数量达1000种以上,导致锥虫主要表面抗原的高度变异,从而逃逸已产生的针对变异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的清除作用。锥虫和血吸虫幼虫等寄生虫还可以与溶组织内阿米巴一样使表面抗原脱落,从而逃逸免疫清除作用。

(3)模拟宿主免疫系统: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活期间可以使虫体表面表达、组装或包裹宿主的抗原或者免疫系统组分,从而逃逸宿主免疫系统攻击。如曼氏血吸虫经皮肤迁移入肺的过程中,虫体外层可包装上宿主的ABO血型糖脂组分和MHC分子,从而使宿主不产生抗感染免疫应答。

(4)抑制宿主固有免疫反应:大多数寄生虫可以通过抑制补体的细胞毒效应、抑制补体活化、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杀伤作用等机制对抗宿主的固有免疫应答。例如,利什曼原虫可以破坏补体攻膜复合物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逃避免疫杀伤;枯氏锥虫和肺内血吸虫能合成补体结合蛋白DAF样的糖蛋白,抑制补体活化;枯氏锥虫溶解吞噬体膜逸入胞质,逃避巨噬细胞的杀灭作用;刚地弓形虫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抑制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

(5)抑制宿主适应性免疫反应:寄生虫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宿主T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例如,在肝脏和脾脏严重血吸虫感染以及丝虫感染时,常见不明机制的T细胞对寄生虫抗原反应无能。血吸虫尾蚴可激活皮肤角脘细胞等分泌IL-10进而抑制Th1发挥效应,还可诱导凋亡因子分泌并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CD4+T细胞凋亡。尾蚴排泄分泌物的糖链被APC表面的糖受体识别后,促进DC分泌IL-10和IL-1ra,进而抑制Th1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利什曼原虫感染可以诱导Treg,进一步抑制免疫反应。在淋巴系统的丝虫病中,淋巴结感染丝虫,继而引起结构破坏,可导致免疫缺陷。T细胞活化产生抑炎细胞因子或者T细胞活化障碍,都会导致免疫缺陷。此外,某些蠕虫可分泌胞外酶,降解结合在虫体膜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使抗体中和及调理功能失效,导致寄生虫慢性和持续性感染病。

综上所述,针对病毒、细菌以及其他病原体如真菌、原虫、蠕虫等不同病原体的感染,机体通过诱导不尽相同的抗感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予以清除病原体;而不同的固有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不同类别的抗体(IgM、IgG、sIgA和IgE)、CD4+T和CD8+CTL等效应产物可针对不同病原体分别发挥不同的免疫防御作用,甚至造成免疫损伤,而病原体在长期与机体斗争过程中也发展了多种免疫逃逸机制,引起不同的抗感染免疫结局。

(张伟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