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黏膜免疫的意义

黏膜免疫的意义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是指GALT。黏膜滤泡是免疫应答的传入淋巴区,又称诱导区;而弥漫淋巴组织是免疫应答的传出淋巴区,又称效应区。肠免疫屏障则是区别于系统性免疫的功能发达的局部黏膜免疫,由GALT、PP结和各种弥散的免疫细胞及其产物组成。通过黏膜途径免疫接种的抗原不仅可以在免疫局部及其邻近部位诱导免疫应答,还可以在其他部位的黏膜表面诱导免疫应答。

黏膜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表面。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彼此之间紧密排列,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与皮肤一起将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使机体免受外界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扰。例如,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是指GALT。根据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可将GALT分类为两大部分,即有结构的组织黏膜滤泡和广泛分布于黏膜固有层中的弥漫淋巴组织。黏膜滤泡是免疫应答的传入淋巴区,又称诱导区;而弥漫淋巴组织是免疫应答的传出淋巴区,又称效应区。浆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通过归巢机制迁移至弥漫淋巴组织,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此发挥生物学功能。正常的肠道黏膜既可吸收生理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及分子,又可对肠腔有害大分子及微生物进行屏蔽,而肠道发挥其生理功能及维持其微环境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就是肠黏膜屏障。肠黏膜屏障由肠上皮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及化学屏障等组成。这4个功能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有序的屏障网络。其中,肠上皮屏障由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连接等构成,能有效阻止细菌穿透黏膜进入深部组织,肠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及正常的再生能力是肠道黏膜屏障的结构基础。肠免疫屏障则是区别于系统性免疫的功能发达的局部黏膜免疫,由GALT、PP结和各种弥散的免疫细胞及其产物组成。而生物及化学屏障则分别指肠道正常微生物平衡和肠黏膜表面黏液中的各种糖脂、糖蛋白、溶菌酶等保护因子。因此,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另外,黏膜上皮细胞及其相关的分泌腺(如唾液腺等)可以分泌各种黏蛋白、杀菌蛋白等杀菌物质,辅助消灭病原体,与黏膜本身的物理屏障一同筑起一道“围墙”,构成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此外,黏膜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是黏膜免疫系统中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士兵”,这些“士兵”广泛分布于黏膜下,或迁移游走,形成“哨兵”,或聚集成簇,形成火力较集中的“碉堡”,共同参与构建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即构成了机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通过黏膜途径免疫接种的抗原不仅可以在免疫局部及其邻近部位诱导免疫应答,还可以在其他部位的黏膜表面诱导免疫应答。如经直肠或阴道免疫的抗原主要在直肠或阴道局部诱导免疫应答;经口服免疫的抗原可以在小肠、升结肠、乳腺和唾液腺中产生特异性抗体;经鼻腔免疫的抗原可以在头部、呼吸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诱导免疫应答。黏膜免疫系统的这些重要特征给予人们很多提示,为抵御经呼吸道、消化道(如克罗恩病节段性回肠炎:一种因黏膜免疫系统在应答细菌来源腔内抗原时调节异常引起的疾病)、生殖道等传播的病毒(如流感病毒、HIV),研发新型病毒疫苗和免疫佐剂,研究肠道菌群等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

(洪晓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