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汤剂的煎法

汤剂的煎法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汤剂是方剂在临床最为常用的剂型,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药效。煎药器皿的容量应稍大一些,有利于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并避免外溢损耗药液。此外,应根据药物的性能及煎煮所需时间的要求确定火候。如不慎将药物煎煮焦枯,则应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对某些要求特殊煎法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汤剂是方剂在临床最为常用的剂型,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药效。“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医学源流论》)。

1.煎药用具 煎药的器皿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但忌用铁器、铜器,防止有些药物在煎煮时与铁、铜器皿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煎药器皿的容量应稍大一些,有利于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并避免外溢损耗药液。

2.煎药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除处方有特殊规定者外,一般以水质纯净为原则,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可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每剂药煎煮2~3次,第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第二、第三煎则可略少,每次药液煎得量100~200ml。

3.煎药火候 煎药的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用慢火、小火煎药;而“武火”,是指用急火、大火煎药。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此外,应根据药物的性能及煎煮所需时间的要求确定火候。一般来说,解表药、清热药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min即可;补益药需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min。如不慎将药物煎煮焦枯,则应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4.煎煮方法 煎药前,应先将药材浸泡20~30min,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有利于煎煮时有效成分的溶出。对某些要求特殊煎法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

(1)先煎:矿物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物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min再下其他药物。对于一些有毒的药物,如生川乌、生附子、生半夏、商陆等,均须先煎1~2h,再与他药同煎。先煎、久煎能达到解毒或去毒的目的。此外,某些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轻质量大的植物药如通草、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其余药物,处方时注明“煎汤代水”。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将要煎好前5~10min放入,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对于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也需后下,如大黄后下,其通便泻下作用最强;茵陈后下,其利胆退黄作用较好;钩藤后下其降压成分钩藤碱可显著提高。

(3)包煎:包煎就是用纱布把药物包起来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因为有些药物带有绒毛,煎时绒毛易脱落,且不易滤除,服后刺激咽喉引起不适或咳嗽,如旋覆花、枇杷叶之类;有些药物含淀粉、黏液质较多,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葶苈子等;有些药物在煎煮时易成糊状,如海金沙松花粉、蒲黄、六一散等粉末类药物。

(4)另煎: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煎出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煎。如人参,应切薄片,放入加盖碗中,加水50ml,隔水炖1~2h。应单独煎2~3h。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以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5)烊化:含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解的药物,应单独加热烊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匀服用,以免和其他药物同煎时易于粘锅煮糊,且黏附他药,影响疗效。如阿胶、龟甲胶、芒硝等。

(6)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应研细末,用药液或温开水冲服,如牛黄、麝香、琥珀等;药物鲜品的汁液亦需冲服,如竹沥、生姜汁、生藕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