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风是单纯的风邪吗

中风是单纯的风邪吗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篇主要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的病因、辨证和治疗。风邪中人,伤人经络,所以中风病的主证,是半身不遂,并无痛感。真中风多由正气亏虚,外风入中,伤及经络所致,微脉主气虚,气虚而外风侵袭,风邪化热,或风盛耗血则脉数,所以脉微而数,是说明中风病的脉象和病理。前段说明中风的病因病理;后段说明病邪的浅深。

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十二首

本篇主要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的病因、辨证和治疗。因为这两种病在病因上都与风邪有关,在症状上都有运动障碍的共同点,因此合并一篇进行讨论。

本篇的中风,与《伤寒论》所说的中风,有原则的不同,本篇所讲的中风,是中风病,《伤寒论》所讲的中风是伤寒中风证,所以前者属于杂病范围,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后者属于外感范围,为外感病的一个类型。绝对不能混淆。

中风病,有真中和类中的不同,两者在病因上不同,前者为正气虚弱,风邪外中,是以外风为主;后者是以内风为主,而实与外界六淫之风邪无关,乃机体之病理变化,风自内生,如心火暴盛,或湿痰久郁生热,热极生风;或肝肾素亏,肝阳上亢,阳动化风;或正气自虚,血液运行迟缓,瘀血阻塞经络等。在症状上,多发病急骤,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不经昏倒,而出现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謇塞等。本篇所论,是以真中风为主。类中风还需参考后世各家的经验,才能得到恰当的处理和较好的疗效。

历节病是以关节疼痛为主证,在病因上多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其运动障碍多限于局部,由关节疼痛,屈伸不能自如,与中风病的半身偏废、不觉痛痒,有根本的不同。

【原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提要】指出中风的脉证和痹证的鉴别。

【语释】

风邪中人,伤人经络,所以中风病的主证,是半身不遂,并无痛感。假如仅一臂不能活动,兼有肌肉、关节疼痛,这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侵于肌肉、关节而致的痹证,与中风病有原则的不同。真中风多由正气亏虚,外风入中,伤及经络所致,微脉主气虚,气虚而外风侵袭,风邪化热,或风盛耗血则脉数,所以脉微而数,是说明中风病的脉象和病理。

【原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盛;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词解】

①不泻:即外邪不能泻去的意思。

【提要】指出中风的病因病理和中经、络、脏、腑的症状。

【语释】

六部脉象,浮而且紧,此脉浮非外感之浮,乃气血亏虚之象,正如《血痹虚劳篇》说“脉浮者,里虚也”的意思。紧脉一般主寒,紧与浮兼,则知是风寒外袭,由于气血亏虚,络脉失于荣养,以致络脉空虚,从而外邪风寒乘虚袭入,这正是真中风病的病因。外风袭入,气血络脉空虚,无力抗邪外出,所以外界的贼气邪风,不能泻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之正虚处,即容邪处,左侧气血虚,则风中于左;右侧气血虚,则风入于右。风邪中于左,则左侧的经脉受伤而弛缓;无病的右侧,正气未伤,经脉功能正常,因而在相对的情况下,右侧的筋脉就显得紧急了。从而左右两侧紧张度失去平衡,左侧向右侧牵引,随之就口眼㖞斜,所以右歪者病邪在左,左歪者病邪在右。这就是中风病的病理。

络浅而经深,若风邪中于络脉,则卫气被阻,不能通于肌表,故肌肤不知痛痒;风邪中于经脉,则营血受伤,不能荣养筋骨,故肢体沉重不能动;若风邪中入于腑,则胃气上逆,浊气熏蒸,化生痰涎,阻塞心窍,故神志昏愦,不能识人;若风邪中入于脏,因心主舌,肾脉挟舌本,故舌强不能言语;阴津不能固摄,则口吐涎沫。

【按语】本节为中风病的总纲,可分两段。自寸口脉浮而紧至㖞僻不遂为第一段,自邪在于络以下为第二段。前段说明中风的病因病理;后段说明病邪的浅深。《内经·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于脏腑也。”这是说明病邪由浅入深的途径,与本节第二段的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后世在本节的启发下,将中风病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两个类型,以不经昏倒而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者为中经络,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继而出现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者为中脏腑。

侯氏黑散方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䓖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自能助药力,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方解】矾石,张锡纯认为是黑矾。方名黑散,可能是这个缘故。四肢烦重,为风湿闭于外,脾阳不能外达;心中恶寒不足,为气血伤于里,热力不充于内。桂枝、防风以祛风;菊花能清血分之郁热;黄芩清肺中之郁热;白术、茯苓以祛湿;湿盛则生痰,故用桔梗以开肺;细辛、干姜、牡蛎以运化湿痰。湿热之生,由于气血两虚,所以又用人参以补气;当归以活血。矾石一味,能通燥粪而清内脏湿热。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使药通行于脉络。禁鱼肉、大蒜,是怕增重湿热。常以冷食,是以矾得热而速下,得冷则缓行,而太阴湿热,其性黏腻,非速下所能去,所以必须冷食,使黑矾缓缓而下,以发挥它的燥湿作用。

【原文】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隐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词解】

①隐疹:亦叫瘾疹,是隐于皮肤的红色小点,即风疹,荨麻疹之类的疾病。

②心气不足:这里是指胸阳不足。

【提要】指出中风的病因病机。

【语释】

寸口脉迟而缓,迟是至数少,脉来不及,为气血寒,缓是至而无力,主荣卫虚。而荣卫虚又各有区别,因荣行脉中,沉取而见缓,是荣血不足,故属亡血;卫行脉外,浮取而见缓,是卫外功能减弱,故为中风。总的来说,荣卫不足,再受外邪诱发,即易导致本病。

风邪袭人有表里的不同,邪入于经络之表,波及血分,则身痒而为瘾疹;如胸阳不足,风邪乘虚入里,则胸满而短气。

风引汤方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词解】

①韦囊:是古代用皮革制的盛药器。

②井花水:即井泉水

【方解】方名风引,是取中风牵引(就是瘈)的意思,风邪入内,归并于心,则风热内生,五脏亢极,故用桂、甘、龙、牡通阳气安心肾为君。肝胆同居,火发必挟木势以克土,因之脾气不行,则聚液而成痰。痰涎流于四末,则成瘫痪,故又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并用干姜温阳燥湿以为反佐。又用滑石、石膏以清热平肝;赤石脂、白石脂健脾平肝;寒水石助肾阴;紫石英补心神为使。此方寒温,降散、泻涩并用,使寒而不凝,降泻不过,正气不伤。且六石药与龙牡并用,有清热、重镇、收敛浮阳的功效。专治内热生风,风火上升之病,所以大人风引,小儿惊痫都能主治。近用此方治癫痫,有一定疗效。

防己地黄汤方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钱 桂枝三钱 防风三钱 甘草二钱

上四味,以酒一杯,浸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㕮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按语】原本剂量皆作钱,因汉代无钱制,故按尤氏本改作分为是。

【方解】妄行独语,是神明昏乱。“无寒热而脉浮”,说明是无外邪,为血虚生风。风热内扰,故神识不清,所以桂枝、防风、防己、甘草用量极轻,且酒浸取汁,取其轻清以散泄;生地黄用至二斤,蒸取浓汁,侧重养血,寓祛风于养血之中,是养血以息风之意。此方驱风,而没有风药的刚燥,养血而不至补虚留邪。统筹兼顾,配合巧妙,为散血分风热的良方。

头风摩散方

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词解】

①沐了:即洗头以后的意思。

②已摩疾上:已当止字讲,即只涂摩患处的意思。

【方解】这是治头风的外治法。用附子辛热以祛风止痛;盐咸寒以清热。内服恐其助火,所以用外摩法,效力速而无不良反应

【按语】以上是论述“风证”,自此以下,是论述“历节”。

【原文】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词解】

①历节黄汗出:指疼痛的关节出汗是黄色的,与黄汗病之全身汗皆黄如柏汁者不同。

【提要】指出肝肾亏虚,湿邪侵入,是形成历节的病因。

【语释】

肾主水,骨与之合;肝藏血,筋与之合。故脉沉为肾气不足,主骨病;脉弱为肝血亏虚,主筋病,所以肝肾亏虚,是历节病的内因。再加汗出入冷水浴洗,一则汗为水遏,不能外泄,聚而生湿,湿流关节;二则寒水之气,从汗孔而入,阻遏心阳,致热邪不能外散,使湿热相合,乘肝肾之虚,袭入筋骨,因而关节疼痛。湿热之邪聚于关节,所以关节局部出黄汗。这就形成了历节病。所以,肝肾亏虚是内因,汗出入水浴是外因,内外合邪,而成历节。

【原文】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词解】

①盛人:是指肥胖人而言。

【提要】指出气虚湿盛而风邪外入,是历节病的病因。

【语释】

一般来说,胖人多气虚,瘦人多血虚;胖人多痰(湿)盛,瘦人多火旺。今肥胖的人而脉反涩小,正是说明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虚湿盛的表现。气虚湿阻,故短气;气虚而卫阳不固,故自汗出。再加饮酒,则更助其湿,汗出当风,则风从毛窍而入,与湿相合,风湿相搏,流于关节,阻碍气血的运行,故使关节疼痛,不能屈伸,这就形成了历节病。

【原文】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则疼痛如掣。

【词解】

①少阴脉:是肾脉,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即太溪穴。

【提要】指出少阴血虚,风邪袭入可致历节病。

【语释】

少阴脉弱,是血不足;脉浮,是感受风邪。荣血本虚,不能濡润,再受风邪,则血液更耗,风邪搏结于血中,筋骨失养,所以关节像抽掣一般的疼痛,这就是历节病。

【按语】以上三节,皆是说明历节的病因。汗出入水中,是热为湿郁;饮酒汗出当风,是风湿相合;风血相搏,是血为风动,然皆必先有内因,然后才容易招致外邪侵入。如肝肾先虚是内因,风湿才容易袭入是外因;气虚湿盛是内因,饮酒汗出当风是外因;血不足是内因,风邪是外因。外因是形成疾病的条件,内因是形成疾病的根据。外无风邪水湿,固不能成历节;内无正气亏虚,则邪无所据,也不成历节。所以,在治疗上,必须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精神。

【原文】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词解】

①趺阳脉:为胃脉,在足背上五寸骨间动脉处,即足阳明胃经的冲阳穴。

【提要】说明阳明热盛,易汗出受风而成历节。

【语释】

趺阳脉以候胃,脉滑为谷气实,谷气实则内热盛;脉浮为风,风性疏泄,则腠理开;内热盛而腠理开,故汗自出。假如汗出当风,或汗出入水中,内外相感,风热相搏,可成为历节病。

【按语】本节文字未完,当有脱简。

【原文】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词解】

①御:即统御或统驶之意。

②四属断绝:是指四肢得不到气血营养。

【提要】指出过食酸咸,内伤肝肾,可成历节病,并与黄汗作鉴别。

【语释】

五味养人,须调合适当,如偏嗜太过,反能伤人。如酸味本能补肝,过食酸却反能伤肝,肝主筋而藏血,肝伤则筋伤血泄,筋伤则弛缓不用,不能随意运动,故名曰泄。泄是散而不收的意思。咸味本能补肾,过食咸却反能伤肾,肾主骨而生髓,肾伤则骨伤髓枯,骨伤则痿弱不能行立,故名曰枯,枯是枯躄不能行之意。总之,恣食酸咸太过,损伤肝肾,既枯且泄而生气不续,所以说“枯泄相搏,名曰断泄”。断泄乃精血断绝之意。由于肝为藏血之脏,肾为元气之本,营与卫本来是相互依存的,荣血病则失去了运行的功能,因而卫气也不能独行,营卫为水谷之气,三焦受气于水谷,而四肢又禀气于三焦,营卫俱虚,则三焦气衰,因而不能通调水道,输送精气,以致身体日益羸瘦。如中阳不运,则湿浊下注,故足独肿大。若无其他症状只属肝肾虚损。假如胫冷,遍身出黄汗,是为黄汗病。如果胫不冷,发热,关节痛,即使有黄汗,但仅限在关节痛的部位,是为历节病。

【按语】此节主要说明过食酸咸,损伤肝肾,亦是历节病的原因之一。再者,肝肾损伤,汗出入水中,则为历节。《水气篇》说“黄汗之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所以历节与黄汗是同源而异流。湿热郁滞于上焦者,则为黄汗;湿热伤及筋骨者,则为历节。黄汗以汗出色黄如柏汁为主证,发热而胫冷。历节是以关节肿痛为主证,发热而胫不冷,虽个别患者有黄汗,但只限于关节肿痛的部位,二者以此为别。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校勘】“魁羸”:沈、尤、《金鉴》本俱作“尪赢”。是。

【词解】

①尪羸:是形容关节肿大、身体瘦弱的意思。

②脚肿如脱:形容脚肿得很厉害,像要和身体脱离一样。

③温温:是形容词,就是泛泛光想呕吐的样子。

【提要】指出风湿偏盛历节的证治。

【语释】

由于风湿之邪,痹于筋骨,流入关节,使气血阻塞不通,运行不畅,故周身关节疼痛;病久气血亏虚,肌肉失于荣养,或风湿之邪,郁而化热,消烁肌肉,故身体瘦弱;阳气痹塞,湿邪下注,故两足肿甚如脱;正气亏虚,风湿内阻,清阳不能上升,故头眩短气;湿热之邪上扰于胃,胃气上逆,故泛泛欲吐。总是风寒湿邪郁而化热,而未尽化热,痹阻内外之象,所以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温经散寒,除湿清热。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以桂枝通阳化湿,芍药和阴止痛,知母清热养阴为主;佐麻黄、防风以祛风,生姜降逆止呕,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燥湿;甘草和中。因脚肿如脱,所以重用白术。因温温欲吐,所以重用生姜。诚如徐忠可所说:“欲制其寒,则上之郁热已甚,欲治其热,则下之肝肾已痹,故桂、芍、知、附,寒热辛苦,并而各当也。”

【临床应用】

(1)治肌毒肿痛,憎寒壮热,渴而脉数,欲成脓者。(《类聚方广义》)

(2)治历节经数日,骨节肿起如木瘿,两脚微肿,因疼痛而上逆,为头眩干呕者。又用于腰痛,鹤膝风及俗所谓脚气者。(《方函口诀》)

(3)防风汤(即本方去麻黄)治身体四肢节解疼痛如堕脱、肿,按之皮急,头眩短气,温温闷乱如欲吐。(《古今录验》)

(4)本方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热痹而兼风寒之邪者,有卓效。

【原文】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提要】指出寒湿历节的证治。

【语释】

由于寒湿之邪,侵于关节,寒性收引,其气凝滞,阳气痹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是以寒胜则痛。《内经》说:“寒气胜者为痛痹。”所以关节疼痛剧烈,稍一屈伸活动,则痛剧难忍,故关节不敢屈伸,应用乌头汤以温阳散寒,逐湿通痹止痛。

乌头汤方

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方解】以乌头除寒湿镇痛为君;配麻黄宣痹散寒通络;麻黄发散力猛,配黄芪益气逐邪以制其太过;芍药、甘草开血痹,缓急迫治拘挛疼痛;因乌头辛温有毒,用量又大,故以蜂蜜、炙甘草甘缓以解乌头之毒,且可延长药效,为治寒湿痹的良剂。

【临床应用】

(1)治骨节疼痛,不可屈伸,若自汗,若盗汗,若腹绞痛者。(《方极》)

(2)治痛风,百节疼痛肿起,及偏枯瘫痪结毒,骨节酸痛,或隆起者。(《类聚方广义》)

(3)治蝮蛇所咬者,用乌头汤(即本方)及紫丸,内服。外用柿实之汁涂之,则愈。(《汉药神效方》)

(4)本方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痹者有卓效。

【按语】以上两节,是讲历节的治法。桂枝芍药知母汤的病因是风湿,乌头汤的病因是寒湿。在病情上,前者是风寒湿邪郁而化热,但尚未完全化热;后者是寒湿未有热化,而且寒气偏盛。在症状上,二者均是诸关节疼痛,但前者是痛而兼肿,或局部略有热感,伴有身体消瘦,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后者是疼痛剧烈,不敢屈伸,局部不热,皮色不变,遇冷痛剧,得热痛缓。在治疗上,前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以通阳行痹,祛除风湿而清热;后者用乌头汤,以散寒镇痛。

矾石汤

治脚气冲心。

矾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方解】脚气病浊气上冲,是肾水挟脚气以凌心。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去湿消肿,却水护心。

附 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芎䓖一两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兀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方解】痱是痿废,精神不守,筋骨不用的意思。不但邪气扰,也是正气衰,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扶正;石膏合杏仁,以帮助宣肺散邪;干姜合甘草,以帮助补中扶正。这是攻补兼施,寒热并行的方法。

《千金》三黄汤

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悸加牡蛎三分;渴加瓜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

【方解】麻黄去表寒,黄芩清里热;黄芪补虚益气;独活、细辛达百节以驱风。

《近效方》术附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方解】附子能壮肾阳,温肌肉;白术、甘草补中焦,益脾气;生姜、大枣和脾胃,调营卫。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方解】熟地黄补肾;山萸肉补肝;桂枝入荣;附子入卫;卫气起于下焦,故用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以补下;荣气出于中焦,故用山药、茯苓以补中;牡丹皮、泽泻、茯苓又能泻下注之浊阴。所以此方去水而阴不伤,扶阳而火不升,是最平妥的滋补法。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大枣十五枚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

【方解】肉极是肌肉过度消瘦,厉风是风邪严重,并非眉落鼻坏的麻风。越婢汤治肌肉风热;白术去肌肉之湿,风湿去,则汗止津固,肌肉就不致消瘦了。

结 语

本篇所说的中风,是以外风为主,即所谓“真中风”,其病因是正气不足,气血亏虚,贼风邪气,乘虚袭入,由浅入深,由经络而脏腑,因病邪的浅深和病位的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症状。从所附方剂来看,如表里通治的有侯氏黑散;扶正祛邪的古今录验续命汤;清热息风的有风引汤;养血祛风的有防己地黄汤。这些方剂,都为真中风而设,总的目的在于补正祛邪。但正虚何处? 在气在血?是需要仔细辨证的。至于用头风摩散以治头风;用近效白术汤以治阳虚头痛;用千金三黄汤以治手足拘急,肢节疼痛等,显然与中风病无关,但大多也是因风而致的疾患,故附列于此。

对于中风病的病因,唐宋以前,大多从“内虚邪中”立论。金元以后,开始有不同的看法,如刘完素主张“心火暴盛”;李杲认为“正气自虚”;张介宾有“非风”之论;叶桂认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张伯龙、张寿颐(字山雷)、张锡纯则认为“木火内动,肝风上扬,气血并走于上,冲激于脑”。并认为《内经》所说的“大厥”“薄厥”,就是现在的类中风。所以金元以后,对中风的病因、辨证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发展,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和掌握。

历节是以关节疼痛为主证,其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在内因方面,如“寸口脉沉而弱”,为肝肾亏虚;“盛人脉涩小”,为气虚湿盛;“少阴脉浮而弱”,为血不足。在外因方面有“汗出入水”,风邪袭入,以及“饮酒汗出当风”所致等。如风湿偏盛,关节肿大疼痛,身体消瘦,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寒湿偏盛,关节疼痛剧烈,不可屈伸者,用乌头汤。因乌头汤也可治脚气而有上述症状者,故附方有治脚气冲心的矾石汤之外治法,以及崔氏八味丸之内治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