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之脉证提纲。太阳病,伤寒二三日,仍未见阳明、少阳病之证候,乃知病邪仍在太阳经而未作传变他经也。太阳病,证见发热、口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若未经治疗,也未见合病和并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这是疾病的自然病程已经结束。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提示:太阳病之脉证提纲。此条文可读为太阳病之证候是脉浮,头痛项强而恶寒也。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之脉证提纲。故而凡言之太阳病者,必具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证候。

太阳病是邪束于表,腠理闭遏,所以,脉浮示病邪在表;头项强痛是太阳肌表受邪的证候,乃外受风寒,邪气束缚太阳经脉,太阳经气不得舒展之故;因阳气之被遏,故出现恶寒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示:太阳中风之脉证。

太阳中风之证候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因人体体质的差异,感邪性质的不同,太阳病有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之别,但其脉证必具备太阳病提纲之证候。

风为阳邪,易伤卫阳,卫外失司而发热、恶风;卫主外护,营主内守;卫外失护,营不内守,营液外泄而汗出也;风性疏泄,故脉浮缓。综上所述,太阳中风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提示:太阳伤寒之脉证。

太阳病,若已有发热,或未有发热,但必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浮紧之证候,此病名为伤寒。

寒为阴邪,寒袭太阳,外束人体肌表腠理,卫阳之温煦被遏,出现恶寒;寒邪闭郁,阳气奋争抗邪于外出现发热;寒主收引,太阳经脉之气血被遏壅滞,故使筋脉拘紧失和而出现体痛;脉阴阳俱紧是两手之脉寸关尺按之俱浮紧,或脉浮取之作浮紧而重按之亦作紧;寒邪袭表,正气抗邪,引动胃气之逆上而作呕逆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提示:太阳病之传经与不传经。

伤寒一日,邪犯太阳,若未出现他经脉象,其脉与太阳病之证候相符,提示太阳病仍未解而不传变也;如果“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乃是太阳病邪已传入他经也;“颇欲吐”是胃中想吐,示病邪传入少阳经;“若躁烦”是有里热,其病邪已入传阳明经;“脉数急”是指脉已发生变化,即与“脉若静者”之脉仍浮而不变是相对而言。

伤寒一日即一候,一候应是五日,但也有说是七日之两种说法。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太阳病,伤寒二三日,仍未见阳明、少阳病之证候,乃知病邪仍在太阳经而未作传变他经也。4、5条是以脉证之变化,判测太阳病是否已发生传变。二三日其实是个统称的代表数,并不一定是二候三候,十天、十五天或二日、三日的固定时间。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太阳病,证见发热、口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为阳邪,易伤表阳,卫阳抗争则发热;温热灼伤人体阴液作口渴,而太阳中风、伤寒必定口不渴;温为阳邪,故与人体阳气二阳相合,乃不恶寒(即使有也是很轻微的,在疾病初始会出现,但很快就不恶寒了),这是温病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区别要点。

若用辛温发汗法以求出汗,因之证见身体灼热按之烫手者,名曰风温(由误汗所致,但这与后世之风温病相异也)。

风温之证候为“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脉阴阳俱浮”是寸关尺之脉按之俱浮数;里热逼迫津液外泄则“自汗出”;津液受损,气机失于濡养,身体沉重;温邪犯之于肺,鼻窍不利而鼻鼾、语言难出;温热病邪扰乱心神则神昏“多眠睡”;如用泻下之药则“小便不利。直视失溲”;盖误用辛温发汗已经伤津劫液,再用泻下,使之阴液更加枯竭,下焦化源不足则“小便不利”;肝肾精伤,失之上注,目睛失养,两眼呆滞无神为“直视”;热盛致膀胱失约,则小便不禁乃“失溲”。

若误用灸、熏、熨、温针等法治疗后,热毒炽盛与血分搏结则肌肤呈黄色;严重者阳热化风,风动出现惊痫、手足掣动、抽搐。

如再用火熏之法,即药液沐浴熏蒸皮肤迫使发汗,一次错误尚可苟延时日,再三的错误治疗,就会促使病情加剧而死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太阳病,证见发热恶寒是病之发于阳,风为阳邪,故曰发于阳也;只恶寒无发热是病之发于阴,寒为阴邪,故曰发于阴。病发于阳,大约七日可愈;病发于阴,大约六日可愈;因为七属阳数,六属阴数。

古说七是火的成数,六是水的成数,但不绝对,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不必拘于此说。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太阳病,若未经治疗,也未见合病和并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这是疾病的自然病程已经结束。若太阳病出现传经于阳明的证候,可先针足阳明(一般针刺足三里穴位),使阳明经气旺盛,拒邪于先以不传变也,亦是“先安未受邪之地”,以使病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太阳病的邪解病愈时间是“从巳至未上”,即上午9时后至下午3时前,此时是自然界之阳气最旺盛,人体之阳气与其相应,亦是最旺之时,人体阳气得到自然界阳气之助,就有助于驱散病邪。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患太阳中风的病人,表邪虽已外解,惟仍有不舒爽的感觉,大约将息十二日可痊愈。因为平素体质比较虚弱,所以表邪虽解,尚需若干时日恢复病人之机体脏腑功能。

十二日是一个代表数,即过一段时间。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病人身体感到很热,反要加衣盖厚被者,应是热在表而寒在里,属于真寒假热;身体感到很冷,但不要多穿衣服者,此是寒在表而热在里,乃是真热假寒。

朱维德先生指出:以发热是否过肘、膝关节判断是否为温病。

(1)病人四肢发热,尤其是三关(指寸关尺)及三关以上肤热,愈往肘关节愈热者为温病。

(2)若病人手指、脚趾感到冰冷,并不一定属于寒厥。

(3)病人寸关尺虽冷,但冷不过肘,过肘至肩关节不冷而肤热,近肘关节处感微温,往上愈来愈热;两足趾冷,但冷不过膝,过膝至髋关节不冷肤热者,皆属真热假寒。病人冷过肘膝关节为真寒,冷不过者,为假寒。

(4)由热厥引起的厥冷,其冷不过肘膝为热厥;冷过肘膝为冷厥,是真冷,属寒厥。

张祥风注:以上系先师朱维德的经验之谈,可相互联系看待,颇有诊断价值。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的解释,一是脉象轻按得浮,谓阳浮,重按见弱称之为阴弱;或按得之两寸脉浮而尺脉浮弱,盖寸脉为阳,尺脉为阴也;二是就病机而言,外感中风,邪袭于表,卫阳抗争,御邪于外,其势壮盛故阳浮;营阴不能自守,卫阳失于外护而汗流自出是阴弱。所以说,阳浮者,由风为阳邪,卫外失护,阳气抗邪于外,二阳相争出现发热;阴弱者,是营失内守,阴液外泄而汗自出也。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形容太阳中风证的发热恶寒之情势,一阵阵怕冷,一丝丝怕风,一息息发热之盛貌。

“鼻鸣干呕”是太阳中风的兼证,鼻为肺窍,肺主皮毛,风邪袭表,肺窍不利致鼻鸣;卫气抗邪于外,引动胃气之上逆而干呕也。

“主之”是谓之必定、必须、不可更改之意;桂枝汤的功用是解肌发汗,调和营卫;太阳中风之病机是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故必用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方解:桂枝解肌发表而温通卫阳,芍药和营敛阴,合之调和营卫;生姜佐桂枝解表;大枣佐芍药和营;甘草调和诸药。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此与12条大致相似。“发热。汗出恶风”是太阳中风证候,邪犯清空而“头痛”,亦是太阳中风证候;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必须用桂枝汤治疗。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芍药 (二两) 生姜 (三两。切。)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桂枝 (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这一条讲述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其中麻黄有汗勿可用,无汗当用;故今之“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当理解为桂枝汤加葛根为确切,方中应无麻黄;由邪袭太阳经脉致经气不宣,项颈连及后背拘紧不柔和者,谓之强几几;而“汗出恶风者”,本是太阳中风之证候,当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调和营卫;葛根是助桂枝解表,增强桂枝汤的功用,并能疏通阳明经气,使太阳经邪不传入阳明,还可提升阳明之津液,濡养筋脉;盖津液亏虚、筋脉失之濡养,就会使筋脉拘紧而强几几,但多用葛根有伤竭胃液之弊。

先师朱维德先生曰:“本方与31条葛根汤之药物、剂量皆同,惟其证候之无汗与反汗出不同,后学者当自明辨之。”

“几几”读音“殊殊”,似鸟的羽翼短而欲飞不罢之状。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太阳病,应用桂枝汤解散表邪,今医用攻泻后,邪气内陷会形成坏证;若太阳证候续在,并见胸中有轻微之气上冲者,乃正气抗邪外出,仍可用桂枝汤以解表邪;桂枝有平定气逆上冲的功能,服药方法同前。如胸中之气不上冲者,邪气内陷,此正气虚而不足以抗邪外出,慎不可再用桂枝汤也,应随证施治而为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太阳病三日,已经发汗,再用涌吐、泻下、温针的方法,仍然未解者,此已成坏病,就不能用桂枝汤继续治疗;根据病人之脉象和证候,推断治疗中所犯的错误,按脉证治疗;桂枝汤的功用是解肌发汗,适应证为太阳中风,如果“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太阳伤寒,就不能用桂枝汤治疗,应该认识和辨清伤寒与中风的不同点,就不会犯治疗中的错误了。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长期饮酒的病人,患太阳中风,应当慎用桂枝汤;服桂枝汤后出现呕吐,这是嗜酒之人不喜欢甘甜的缘故;嗜酒之人湿热偏盛,桂枝助热,芍药助湿,湿热得甘温,热势更重,湿邪更盛,故致胃气失于和降,所以易作呕吐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哮喘宿疾病人患太阳病,须用桂枝汤治疗时,应加入厚朴杏子,以下气平喘、润肺化痰;新病用药应顾及旧病宿疾,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19)

凡太阳病用桂枝汤治疗后,病人作吐者,由于素体里热壅盛,桂枝汤辛温助热,使里热更盛,若不用他法纠正桂枝汤之偏性,终会热伤阳络,阳络损必有血上溢吐脓血之弊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当用汗法,但汗不得法(桂枝汤药量太重或该用桂枝汤的用了麻黄汤),“遂漏不止”,造成汗出淋漓不止也,盖汗为阴液,汗出不止,必致阴阳两伤;“其人恶风”,一由表邪未解,仍有恶风;二是汗出太过,阳气被伤,温煦失常,因而恶风;“小便难”是小便次数少而量少,阴液受损,化源不足,阳气虚微,膀胱气化失司;津液亏损,筋脉失于濡养,故是四肢微急(即四肢痉挛)而难以屈伸者也。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此时固阳以摄阴,当用附子固阳气以摄津液,达到止汗目的,以冀阳回阴自复,“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的治疗应疏解表邪,今之误用泻下通大便,就会使邪气内陷,造成胸中之气机不畅而胸闷。这里的“满”通“懑”,即解作闷也;“脉促”是正气仍有抗邪外出之意,脉虽急促,但因心胸之阳气不足,故促而软弱无力也,方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之方解是桂枝、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化阳,祛散表邪以使胸中阳气畅达。因芍药味酸性寒,酸收敛阴,故不利于胸中阳气之畅达,反致邪气留滞,且又未见自汗,当去之不用。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接上21条。太阳病泻下后,不仅有脉促胸闷,还见微寒之阳虚证候,治之以桂枝去芍药汤中加入附子温肾阳,固表阳。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生姜 (切) 甘草 (炙)麻黄 (各一两。去节。) 大枣 (四枚。擘。) 杏仁 (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併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患太阳病八、九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疾样一天发作二三次,未出现呕吐,大便也正常《伤寒论》中以呕和不呕来提示邪传少阳病与否),即“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乃是邪气未传入少阳和阳明,脉微缓者,示邪退欲愈也。

如果“脉微而恶寒者”,这是里阴不足与卫阳虚弱之表现,属“阴阳俱虚”,更不能用发汗、泻下、呕吐之法伤阳损阴。

倘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天发作二三次,面色红而反有发热者,此是表邪尚未祛除,因未出汗,邪欲外出而不达者,其身必痒;如此表邪不重,又无汗出者,仅用桂枝汤似不完全合宜,但用麻黄汤又感发汗太强,故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制小其剂,以求邪解病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太阳病,始服桂枝汤后,反出现烦热不解。这是因为邪气偏盛,桂枝汤之药力不足以胜任祛邪,所以可先针刺风池、风府,使太阳之邪得泄而膀胱经气疏通,再服桂枝汤可病愈也。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 (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 (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 (一两六铢。切。) 杏仁 (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二铢。炙。) 大枣 (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服用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可如前法继续用桂枝汤。应当特别指出,此脉虽洪大,与26条相比没有烦渴,脉洪大是指脉浮滑,故不是里热盛,乃是服用辛温解表药后,鼓动人体气血得之畅行后而出现者也,更因邪气还在太阳未祛除,所以仍应服桂枝汤治之。

服桂枝汤后,如前23条,出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形如疟,一天发作二次,较一天发作二三次少者,此寒邪较轻,故用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汤剂量小则发汗力微弱,待汗出后必会邪解病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炙。二两。)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凡素体阳盛偏热之人,患太阳中风证,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表邪虽除,惟里热壅盛,津液损伤,故“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病由太阳转入阳明也,当用白虎汤清阳明经热,加入人参以益气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方解:方中石膏甘寒,清胃热;知母苦寒佐之;甘草调诸药;粳米护胃气;再于汤中加入人参之益气以生津救液。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 (各十八铢。炙。) 大枣 (四枚。擘。) 生姜 (一两二铢。切。) 石膏 (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提示:本条有倒装句,“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当在“热多寒少”句后接续。

同第23、25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证候,外有表邪不解,久而化热,形成外寒内热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倘若脉之微弱者,虽有表邪,但已阳气虚微,“此无阳也”,故不可再施以发汗之法,宜随证施治。

桂枝二越婢一汤外解表邪,内清郁热。桂枝汤解肌发表,越婢汤直清里热,所以应有心中烦躁或舌苔薄燥质偏红的症状。

越婢汤是由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切) 白术 茯苓 (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提示:“或下之”,应在“无汗”句之后,“心下满微痛”之句前。

服桂枝汤后,病人仍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的太阳表证,可与服桂枝汤;若用泻下的方法,更增有“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的里证,当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方中之茯苓、白术取其健脾利水也;盖由脾阳虚微,水湿内停不化,则“小便不利”;水饮留滞中焦,气机失疏,出现“心下满微痛”;条文中之“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表明仍有表邪闭遏,腠理不和,太阳膀胱经气之不得疏通也,故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究竟是桂枝去桂还是去芍药,历来就有争议,其中《医宗金鉴》认为是桂枝汤去芍药,因为芍药甘草酸甘化阴、苦寒收敛,来复阴液会使饮邪不化,水饮更甚;而桂枝可祛风解表、调和营卫,温通经脉,故治之以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为合拍。

作者认为应是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即是苓桂术甘汤加生姜、红枣;用桂枝、生姜、红枣、甘草是寓桂枝汤意,仍祛表邪;用苓桂术甘汤温阳气、化水饮,使其饮邪得化,表邪乃无依附之所,则病愈也。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 (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 (二两。炙。) 芒消(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提示:太阳病误治后之阳虚致阴伤津不足者,当先回阳后复阴津及回阳太过致生里热的治法。

太阳病伤寒,证见“脉浮。自汗出。微恶寒。”是桂枝汤证;但又有“小便数。心烦。脚挛急。”等证候;“小便数”是指小便次数多而量少,乃由发汗太过,阴液受损,阳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司也;阳气亏虚,温煦失司,阴津匮乏,因之不能濡养经脉则“脚挛急”;心阳受损,心神虚怯则“心烦”;故此之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虽似桂枝汤证,但又有阳虚津伤者也;倘若未加入附子于桂枝汤中,仅用桂枝汤发汗解表是错误的治法;服后阴液更亏,阳气更虚,不能通达四肢而厥冷;脾阳不能输布津液致咽中干;胃阳不足,和降失司就出现吐逆;阳易复而阴难生,阴阳失调,虚阳用事出现烦躁,应用甘草干姜汤先回复阳气;阳气回复后,厥愈足温者,再用芍药甘草汤养阴复津液,濡养筋脉后其脚即可伸展;在治疗过程中,回阳过度(甘草、干姜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产生胃热熏蒸,大便不通,上扰心神,出现“讝语者”,可服调胃承气汤小和胃气,通便泄热;如又用烧针的方法使其汗出,阳不抱阴,阴不恋阳,亡阳之变,危在眉睫,当用四逆汤急急回阳救逆;四逆汤的组成是甘草干姜汤加附子。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讝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讝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讝语。故知病可愈。(30)

提示:这是条文29条之解释,但前后次序颠倒。

“阳旦”是指桂枝汤证。学生问:病象桂枝汤证,但用桂枝汤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讝语。”老师回答说:按照我的方法治疗,“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来果然如老师说的情况一致;学生又问:为什么老师会知道这样的治疗效果呢?老师回答说:“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虚是阳气虚,由汗出伤阳,津伤液损,失于滋养筋脉则挛急;证候虽似桂枝汤证,若用桂枝汤更发汗,其后必会致亡阳,亡阳须用附子回阳,故应在桂枝汤中加入附子,才是正确的治疗;今未用桂枝汤加附子,故出现“厥逆咽中干。烦躁。”之亡阳证候;所以,在“更饮甘草干姜汤”后,可使厥逆复而“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但还有“胫尚微拘急”,应“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就可来复阴液;如果“更饮甘草干姜汤”后,里热太盛,“阳明内结。讝语烦乱。”者,由肠中粪便热结而上熏心神也,当“以承气汤微溏”,清泄里热“则止其讝语”,故而可知其病会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