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院益元堂

北院益元堂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乐郭氏正骨,发端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郭氏文范门第十七代祖郭祥泰。此即通常所说的“北院益元堂”。只见一具白骨,胸前置一桑皮书,载有治疗骨伤的手法及方药,于是郭氏世代行医。平乐郭氏正骨沿用至今的“三大绝活”:中药治本,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于登三公完善成熟。经聘三手法整复治疗,月余而愈。

平乐郭氏正骨,发端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郭氏文范门第十七代祖郭祥泰。郭祥泰中年无子,先将其正骨医术传于族侄郭树信,树信传其子郭贯田,贯田传其子郭登三、郭聘三、郭建三、郭九三。登三传其子郭景轩,景轩传其子郭黾斋,黾斋传其子郭志森、郭志林;聘三传其子郭景星,景星传其子郭维淮,维淮传其女郭艳锦、郭艳幸;建三传其子郭春园,春园传其子郭维督、郭维玉、女郭玉凤、郭玉龙;九三传其子郭景茂、郭景仰,景茂传其子郭维新,维新传其子郭志贤;景仰传其子郭维纯(字宗正),维纯传其子郭志忠,志忠传其女郭芫沅、郭团团,子郭洪涛、郭洪霄。此即通常所说的“北院益元堂”。

平乐郭氏正骨,自发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相传八代,代有英才,各领风骚。

第一代:郭祥泰,字致和,平乐郭氏正骨创始人,世称“老八仙”。关于他学习正骨医术,历来说法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郭祥泰族叔郭步溪传授之说;

2.《汾阳捏骨医典》家传之说;

3.薜衣道人祝尧民传授之说;

4.邻县同宗道人郭益元传授之说;

5.和尚化缘报恩传书点化之说;

6.神丐报恩传书点化之说(故事内容,详见“平乐郭氏正骨的传说与传奇”章节)。

其研究者们,则各执一端,颇有争议。我们认为,说法虽多,并不矛盾,换位思考,很容易统一起来。

试想:郭步溪一代鸿儒,当世名医,乃郭祥泰族叔,开设书馆,公开授课,郭祥泰从其学习儒理医论天经地义;《汾阳捏骨医典》乃郭氏家传之物,郭祥泰传承家学无可厚非;祝尧民为明末清初一代高人,医术高超,“世人比之华佗”,这在《钦定四库全书·续名医类案·卷六十》中已有记载。郭祥泰仰慕其人,医术受其影响,顺理成章;郭益元教祥泰公正骨医术,祥泰公自己说得清楚明白,不容置疑;至于老和尚、神丐感恩而送书点化,纵然被渲染得有点神奇,但也在情理之中。

《郭氏家谱》记载:“凡有病投者,触手即愈,数十年无遇一症而模糊,无一治而不痊。”郭祥泰作为平乐郭氏正骨的创始人,如果没有如此众多的名师和奇遇,何以取得如此成就?在郭祥泰的一生中,不同时期受到不同高人的教诲和指点,也很正常。

因此我们认为:郭祥泰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集各家正骨医术于一身分不开,他被公认为一代宗师,正所谓自然天成

第二代:郭树信(1820—1889年),字敦甫。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卒于光绪十五年。据《郭氏家谱》记载:郭祥泰中年尚无子嗣,在其业师郭步溪的说和下,堂兄郭福泰把儿子郭树信过继给郭祥泰,以继承其正骨医术。

《洛阳县志》第十二册记载:“敦甫获异授,寸耕钟方术……”,此说与郭氏正骨的起源有关:相传一老者乞于郭氏门前,郭氏怜而收留,赠以饭食。数日老者患病不治,临终前嘱托:死后埋于郭氏门前老槐树下,每日用米泔水浇之,三日后掘开坟墓。郭氏尊老者嘱托,三日后将墓掘开。只见一具白骨,胸前置一桑皮书,载有治疗骨伤的手法及方药,于是郭氏世代行医。故事里的“郭氏”,指的就是郭祥泰和郭树信两叔侄。而《洛阳县志》中的“敦甫”乃郭树信。

而后,郭树信经过反复琢磨,把郭氏正骨概括为:“整体辨证、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动静结合、功能锻炼”二十四字诀,开郭氏正骨医论的先河,遂成一代大师。

第三代:郭贯田(1839—1910年),字寸耕,生卒年月不详。树信长子,《洛阳县志》记载:“寸耕钟方术于父后”“多应外延请(诊病)”“清光绪年间,寸耕为河南知府文悌医其子。痊愈后,文悌以两千金为其寿,辞不受”“臬司延医其母,以重资报,却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向西逃遁,途中有贝勒颠马伤,贯田医愈之。贝勒劝之为官,不应。回京时车驾至洛,文悌以其义行闻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以擘巢体篆‘太医乙人’赐。”相传皇后足疾久治不愈,文悌再次保举郭贯田。清廷规定,布衣不能入宫,慈禧皇太后特赐郭贯田五品顶戴。于是,郭贯田常出入宫庭为皇室权贵疗疾,自此声名鹊起。

方圆百里的百姓为其悬扁数块,上书“仕风膏雨”“质直好义”“洁古家法”“和暖遗风”等语,对其医德、医术赞颂弘扬之至。

郭贯田打破郭氏正骨“传长不传幼”的家规,将郭氏正骨医术一并传给四个儿子,造就了清末民初中国的四大正骨名医,世称“正骨四俊”,在郭氏正骨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郭贯田的四个儿子,长子登三,次子聘三,三子建三,四子九三。“四子皆钟医术,父子名动朝野”。

第四代:郭登三(1860—1916年),郭贯田长子,“正骨四俊”之首,据载“公之医揉之、捏之、推之、筑之、俯仰左右之;伸之、正之、攀之、拽之、平齐垫支之。批竹加之、布围裹之,丹膏敷之、汤液服之。”平乐郭氏正骨沿用至今的“三大绝活”:中药治本,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于登三公完善成熟。“曾为内侍总管安德海整复肩关节脱位,深得慈禧皇太后赏识”。“后为甘陕总督左宗棠治愈马颠伤,医术名动京师”。

第四代:郭聘三(1865—1929年),字礼伊。《洛阳县志》和孟津举人许鼎臣所编的《龙嘴山馆文集·卷九·郭礼伊先生墓道碑》记载:“聘三承祖父业,加以深邃恢弘,旁通灵枢,折衷诸先哲奥秘,成一家法,名闻海内。”

当时郑州教堂有一美国医生,其子骑马坠地跌断股骨,按其本国治法,为保全性命需要截肢。经聘三手法整复治疗,月余而愈。美国医生感慨地说:“中国绝技,西法不敢望。”

聘三“以活人为世,以活人为心,其居心厚,其操心洁,间以义物赠之,未曾不裁酌以义守,若与金钱则却之,无吝啬。”

第四代:郭健三(1867—1926年),字立堂,平乐郭氏正骨第四代传人。《洛阳县志》记载:“公精通岐黄,尤精接骨,善治红伤、化脓、疮毒、骨疽,曾为袁公慰亭(袁世凯)拔除疮毒。”“公兼习儒术,质直好义,倡募集资,弘道兴学,青年子弟遂得弘诵讲习之所,大有鲁仲连遗风。”吴佩浮赞其:“国医称妙手,中华尊正宗。”

第四代:郭九三(1869—1919年),字寅三,《九三公墓志》记载:“公生于清同治七年,卒于民国八年,少随父习医,兼善武功,秉承庭训,橘井桑梓。”“公机敏好学,宅心仁厚,于医学之领悟,独到而卓异,诸兄莫之能及。”

公常说:“大医治病,眼无贫富,心无恩仇,唯有病人。”相传一窃贼寅夜入郭家大院,奔逃时堕入枯井之中,腿被摔断。郭家人及邻居有的主张捆绑起来,有的主张吊在大槐树上,还有的主张拖至官府,独九三公主张先医好其伤再做处理。“父(贯田)欣然,嘉许之,时人称赞说:‘仁矣哉九三’”。

九三“于医道独有见地,青蓝之胜,深受父兄钟爱。其父(贯田公)每入宫廷常使伴随左右”。“曾为河南巡抚陈夔龙医治腿伤,后为清廷庆亲王奕劻医治腰疾,医术名动朝野,北洋内阁总理徐世昌称其“妙才大医,福泽人寰”。

第五代:郭景轩(1890—1939年),字式南,郭登三长子。“深得乃祖正骨之要,世人称赞说:‘平乐正骨名医在,河洛百里无残疾。’”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腰部扭伤,式南公前往医治,施以家传手法触手即愈。蒋介石泼墨挥毫题“杏林奇葩”以赠。

第五代:郭景星(1895—1950年),字灿若。民国时期正骨名医,他看病唯以济世活人为旨,不收钱财。河南省内外骨伤病人前往就医者络绎不绝,郭家大院车水马龙。当时的一些军政要人胡宗南、卫立煌、赵寿山、孔从周等,均延请其看病疗疾。

郭灿若继往开来,打破“传男不传女”之家规,大胆将正骨医术传给其妻,成就了一代宗师高云峰,实现了郭氏正骨传承中的第二个突破。

第五代:高云峰(1906—1976年),1926年与郭灿若结为伉俪,在郭灿若手把手地教授下,高云峰努力学习正骨医术,她继承和发扬了郭灿若总结的“摇摆叩击、回旋拨槎、旋转提位”等正骨手法,很快成为郭氏正骨第五代重要传人之一。

1952年,高云峰将祖传的“展筋丹”“接骨丹”秘方公布于世,得到政府和人民的称赞。1954年,她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1956年,她出席全国政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毛主席亲切地鼓励她“多带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

高云峰打破了郭氏正骨“传本家不传外姓”的家规,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带领儿子郭维淮、侄子郭维纯(字宗正)、郭维新相继创办了全国首届正骨学习班、洛阳专区正骨医院、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河南省平乐正骨研究所。这期间她带徒弟21人,办班13期,培训91人,培养正骨本科生98人,专科生137人。

高云峰深得郭氏正骨八法之秘,在无X线检查设备的情况下,凭借临床经验,能徒手进行诊断和治疗,即使难度很大的陈旧性肩、髋关节脱位,也能触手即愈。她十分重视总结前人经验,1956年,她先后指导编写了《平乐郭氏正骨》《平乐正骨学讲义》等专著。1962年,在全国第一次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术研讨会上,她介绍了治疗陈旧性关节脱位、骨结核的经验。她生前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陈旧性骨关节脱位”,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她将传统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代:郭景韶(1923—2005年),字春园。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500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他从医60余载,带出了197名高徒。撰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骨科专著《平乐郭氏正骨法》及展示郭氏医术的《世医正骨从新》。

他从医60多年,始终坚守“生命无价,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每次出诊,他都佩戴共产党员的红标牌。为了满足更多病人想挂他号的愿望,他总是提前1小时开诊,到晚上八九点钟才结束。郭春园用精湛的医术,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起死回生的奇迹,用博大的爱心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任和赞誉。

2002年,郭春园再做惊人之举,他突破“平乐郭氏医术,不得传授外人的家训”,不讲任何条件,将13种家传秘方、验方的专利权全部捐献给国家。他说:“秘方藏在抽屉里只能是文物,只有捐出来,让更多的医生掌握,挽救更多的生命,那才是真正的财富。”改革开放初,他在深圳创办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受到东南亚华人的广泛欢迎和赞誉。这一举动,使“平乐郭氏正骨”在海内外得以广泛传播。

第六代:郭维纯(1913—2011年),字宗正,郭氏正骨的集大成者,中华骨伤医学大师。幼承家学,1930年,毕业于洛阳师范学校。1935年到江浙一带行医,曾为少帅张学良治疗骨伤。1942年,日寇发动中条山战役,受中共地下党孟津县委书记吴芝圃之邀,前往新安碾平为抗日将士治伤,受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嘉奖。1945年,在平乐北门里坐诊,这期间曾为国民党少将孙立清治病。1956年,协助伯母高云峰筹建洛阳专区正骨医院、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洛阳正骨医院,先后任讲师、主任医师。1984年退休,在故居平乐集资兴办平乐郭氏正骨医院。1988年,创办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20多年为国家培养中医正骨专业人才3000余人,填补了全国很多地区缺乏中医正骨医生的空白。

他在系统总结郭氏正骨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平乐正骨学讲义》《郭宗正验案讲稿》《郭宗正医案》等骨伤科学专著。2004年获“中国医学特别贡献奖”,2006年获“21世纪发展骨伤事业特殊贡献奖”。40集电视连续剧《大国医》编剧孟宪明先生来到平乐,和他同吃同住,从他身上感受、挖掘平乐郭氏正骨的精髓。中央电视台第一、四、七、十频道多次播放他的“正骨奇术”。他为弘扬和发展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六代:郭维淮,1929年生。1945年开始随父母学习平乐郭氏正骨医术,1952年参加工作。曾任洛阳专区医院中医门诊部主任,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后,历任河南省洛阳地区正骨医院副院长、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长、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所长,现为骨伤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二届“白求恩奖”获得者。他主持和指导的骨科科研课题有五项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手法整复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钢针撬压法治疗股骨上段骨折”,获河南省科技二等奖。

郭维淮不但深得郭氏正骨医术奥妙,还能广泛吸取百家之长,与现代科学结合,将郭氏正骨医术发扬光大。他主编了《简明正骨》《中国骨伤科学》《平乐正骨》等著作。

他多次应中央保健局之邀,赴京为中央领导诊治骨疾,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20世纪80年代,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劳伤腰痛,经多方治疗不愈。中央保健局请其医治,很快康复的李先念主席称赞郭维淮为“神医”,并为其题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扬中医正骨事业,为人民群众造福”。

第七代:郭志忠,1942年生,现任中华平乐郭氏正骨协会、中华正骨人才协会、全国传统疗法学会骨伤分会会长,平乐市正骨学校校长,平乐正骨医院院长。

郭志忠幼承家学,早年跟随“正骨泰斗”、父亲郭宗正习医,后拜“中华骨魂”、十一祖父郭春园为师。两位大师之教习,使其对郭氏正骨“三绝活”“四原则”“正骨八法”“展筋十二则”无不烂熟于心。其医术颇有乃祖遗风,“凡病投者,触手即愈”。在豫东,特别是商丘、太康等地,颇负盛名,当地官民人等,无人不知正骨名医郭志忠之名。

第七代:郭艳锦、郭艳幸。郭艳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医德医术享誉很高,深受广大患者爱戴。

郭艳幸,中西医结合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正骨》副主编。德医双馨,享誉全国。

第八代:郭芫沅,字正元,1969年出生,副主任中医师,中华正骨人才协会秘书长,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硕士,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洛阳市平乐正骨文化研究院院长,平乐正骨正元堂创始人,中国传统医学联合会全国骨伤学会主任委员。自幼跟随正骨名家、祖父郭宗正习医,继承、发展了平乐郭氏正骨奇术,是郭氏正骨传人中的后起之秀。

郭芫沅在长期的教学、行医实践中,潜心钻研,大胆探索,祖宗之法了然于心,现代医学精益求精,深入领会平乐郭氏正骨“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的理论体系,熟练掌握平乐郭氏正骨“手法整复、骨折固定、药物疗法、理筋按摩、功能锻炼”等一整套疗伤技术。

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个人的行医实践,撰写中医骨伤学术论文23篇。她协助祖父郭宗正编写出版了《平乐正骨学讲义》(上、下册),作为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的教材。她在总结祖父郭宗正80年行医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40万字的《郭宗正验案讲稿》;主编出版了30万字的《郭宗正医案》,参与编写《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新法》一书。

她研发了治疗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劳损性疼痛的膏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治疗骨折的中药制剂,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散剂,以及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制剂,获国家五项发明专利。

在此基础上,她研发了“中药微创互补疗法”。这一疗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创伤、不复发等优点,是当今治疗颈肩腰腿疼痛、骨折迟延愈合、股骨头坏死、骨髓炎、骨结核等骨科疑难杂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洛阳电视台、大河报、消费日报、大河健康报、洛阳晚报等多家媒体,对其医术医德及其科研成果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