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质增生,敲打肾经或可消

骨质增生,敲打肾经或可消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质增生涉及的问题实际上属于肾经的范畴,因此,骨质增生的患者可以通过敲打肾经来改善症状。没有肾经精气之滋养与肝经气血之润泽,人在活动的过程中,骨质就不能受到保护,使得骨髓得不到滋养,关节容易脱位,时间久了,骨质就会逐渐退化,进而导致骨骼提前增生病变,所以,想要预防骨质增生,中老年人应时常敲打肝经和肾经。“养内”具体所指的就是养肾。“养外”所指的就是养护骨关节。

从中医的角度上讲,骨质增生算不上是疾病,它只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们自身再生、修复等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黄帝内经》认为“热则行,冷则凝,温通经络,气血畅通,通则愈也”。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通过调理经络就能让脏腑之阴阳达到平衡,气血通畅充足等。骨质增生涉及的问题实际上属于肾经的范畴,因此,骨质增生的患者可以通过敲打肾经来改善症状。因为敲打肾经的过程能够畅通经络和气血的运行,除湿祛寒,进而补虚泻实,促进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起到防治骨质增生之功。

《黄帝内经》中有云:“肾主藏精,主骨生髓”,如果肾经精气充足,身体则健康强壮,骨骼外形、结构也都会处在正常状态,不容易出现疲倦,骨骼也不容易受伤。“肝主藏血,主筋束骨利关节”,肝经气血充盛,筋脉则强韧,能够避免由于运动而出现关节错位、脱位等。若肾经精气缺乏,肝经气血就会缺乏,进而导致骨髓发育异常,甚至会出现筋脉韧性差、肌肉不发达、不强健等现象。没有肾经精气之滋养与肝经气血之润泽,人在活动的过程中,骨质就不能受到保护,使得骨髓得不到滋养,关节容易脱位,时间久了,骨质就会逐渐退化,进而导致骨骼提前增生病变,所以,想要预防骨质增生,中老年人应时常敲打肝经和肾经。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血如故。”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人体的骨骼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随着人们年纪的增长,骨关节就会随着人的衰老而退化,腿脚会越来越不灵活。

那么,人上了年纪后,骨关节为什么会逐渐退化?《黄帝内经》里面记载着:“五脏之中,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可生化成骨髓,骨骼的健康离不开骨髓,人到了50岁后,肾气就会逐渐亏虚,肾精缺乏,骨头中也就没有了太充足的骨髓,这样附近的骨质就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使骨关节退化。

因此,中老年人想要预防骨关节提前退化,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调理:一方面要“养内”,另一方面则要“养外”。“养内”具体所指的就是养肾。针对这一方面,中老年人在平时可以饮用一些骨头汤,特别是牛骨汤。在熬汤的时候,将骨头弄碎,放入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小火熬煮。

此外,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坚果,比如瓜子仁、花生仁、杏仁、核桃仁等,这些坚果是植物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精华,具有不错的补肾功效。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得到了补充,骨髓和头脑就得到了强健。“养外”所指的就是养护骨关节。针对这一方面,中老年人应该控制自己的体重并多接触阳光。研究发现,在年轻时体重超重者,若是一直没有意识减轻体重,上了年纪后,就容易患上膝关节炎。

所以,中老年人应该控制自己的体重,不要等到自己被疾病找上后再追悔莫及。多晒太阳能够加强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如果每天坚持在阳光下晒半小时左右,就能够有效避免骨质迅速减少,延长关节寿命。此外,中老年人平时还要注意少提重物,尽量避免蹲位、背孩子等,也不宜坐高度太低的凳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