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Kassai等报道了第1例胆管囊肿恶变病例开始,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胆管癌确实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Caroli病有关。现多数学者将先天性胆管囊肿看作是胆管癌的癌前病变。胆管癌还见于先天性肝纤维化、肝纤维性多囊病、先天性胆道闭锁及胆汁淤积等,其终身癌变率为8%~15%。有人将胰胆管汇合部发育异常看作是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诱因。

自Kassai等报道了第1例胆管囊肿恶变病例开始,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胆管癌确实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Caroli病有关。Irwin与Morison(1944年)还发现胆管囊肿合并胆管癌与正常人群的发病年龄相比提前至40岁。现多数学者将先天性胆管囊肿看作是胆管癌的癌前病变。

先天性胆管囊肿的癌变总发生率(2.5%~15%)是正常人群的好几倍,西方国家胆总管囊肿较多见,其总癌变率10%,累计的危险度为1%。最近,日本73家医疗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胆管囊肿的恶变发生率高达17.5%。胆总管囊肿合并恶变者往往在原发疾病出现15~20年后才进入一个肿瘤高发的“平台期”,多见于成年患者在青年时期没有进行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或仅行胆总管囊肿内引流者。根据年龄划分,成年人胆总管囊肿的癌变率(30%)远高于婴幼儿患者,<10岁的胆总管囊肿患者癌变率仅为0.7%,而>20岁的则高达14%。另有发现胆总管囊肿的患病年龄在10岁以内的癌变率占总数的34%,患病年龄在11-30岁的癌变率占49%,患病年龄>30岁的则为17%。其癌变的好发部位为囊肿后壁以及囊肿部分切除后与小肠的吻合处。先天性胆管囊肿的患者自身可能已合并有胰胆管解剖及胰液动力学的异常;扩张的胆管内常伴有结石、感染及慢性炎症,导致胆管上皮增生和黏膜化生(goblet细胞和幽门样腺的形成);而手术内引流更是加重了胰肠消化液的异常反流及炎症的发生,最终导致胆管上皮的恶变,其胆管癌发病率可高达50%~80%。

Caroli病以女性多见,伴有炎症感染、上皮异型增生,癌变率(7%)是正常的100倍,平均发病年限仅为5.5年,以Caroli病Ⅰ、Ⅳ型居多(70%),Ⅴ、Ⅱ及Ⅲ型少见(10%~20%)。胆管癌还见于先天性肝纤维化、肝纤维性多囊病、先天性胆道闭锁及胆汁淤积等,其终身癌变率为8%~15%。有人将胰胆管汇合部发育异常看作是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诱因。中国台湾地区一组680例患者,行ERCP检查,发现胰胆管异常汇合(APBDU)的发病率为8.7%,其中,所有27例胆总管癌中合并有APBDU的占9例,而47例肝门部胆管癌中合并APBDU仅1例,此组资料表明APBDU在胆总管癌的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用APBDU患者胆汁直接与人胆管癌细胞共同孵育来研究APBDU胆汁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显示APBDU患者胆汁与正常对照胆汁比较明显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