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疗法

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疗法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机体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保持动态的微生态平衡,从而保证人体健康与各系统正常发育,保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良好发挥。又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Ⅲ度菌群失调又称菌群比例失调,发生在住院期间,且与住院后大量或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则应该属于院内感染。这类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不仅指细菌,也包括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现列举一些人们熟知的儿童医院临床感染相关微生物。

一、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存在着不同种类与数量的微生物群,主要为细菌,也包括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如支原体或真菌等。机体健康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有益,通称为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ia)或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在宿主体内建立并持续存在,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功能包括激活自身潜在的免疫功能,合成人体必需维生素,并参与一些生化代谢过程。一个健康人大约由1013个体细胞组成,而全身定植的正常微生物总数高达1014个,主要分布于皮肤、口腔、耳鼻外道、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

(一)人体各器官常见的正常菌群

1.皮肤 可见葡萄球菌属、类白喉棒状杆菌等。

2.口腔 可见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如奈瑟菌、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3.鼻咽腔 可见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如肺炎链球菌等。

4.外耳道 可见葡萄球菌属、类白喉棒状杆菌等。

5.眼结膜 可见葡萄球菌属等。

6.肠道 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肠杆菌属、链球菌属和乳酸菌等。

7.尿道外口和尿道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小棒状杆菌等。

8.阴道 乳杆菌等。

(二)正常菌群生理功能

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以及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正常菌群在皮肤黏膜或上皮细胞黏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多年来对人体微生态学研究和比较,人们发现正常菌群有以下作用。

1.生物拮抗作用 正常菌群采用空间争夺、营养争夺、产生代谢性产物,抑制并排斥外籍菌的入侵和群集,保持微生态平衡。

2.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功能及清除外来病菌功能。

3.营养作用 肠道内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80%正常菌群寄居在肠道中。

正常微生物群具有较强的自身稳定性,能阻止外籍菌的定植。机体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保持动态的微生态平衡,从而保证人体健康与各系统正常发育,保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良好发挥。

二、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是指机体某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病症,称之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菌群失调时,多会引起二重感染或称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也就是说在原发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另一种新的致病菌的感染。菌群失调的发生多见于使用抗生素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情况。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后,可能导致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同时耐药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导致疾病发生,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腹泻或败血症,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感染或肛门感染等。菌群失调分为3度。

(一)Ⅰ度失调

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其变化,临床上往往无明显表现。在诱因停止后,不经治疗可自行恢复。儿科住院部有些小儿腹泻,大多数属于一过性菌群失调情况,其中一部分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相关,停药后腹泻可缓解或自愈。

(二)Ⅱ度失调

由于自身基础问题,去除诱因后不可逆,微生物感染状态由急性转变为慢性。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肠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口腔炎或慢性咽峡炎等。

(三)Ⅲ度失调

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其中的少数菌种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菌,出现急性临床表现,甚至病情凶险。常见的临床情况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例如假膜性肠炎和真菌性肠炎等。又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除了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和多种抗肿瘤化学制剂可诱发艰难梭菌性假膜性肠炎,其中以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林可霉素最为常见。

Ⅲ度菌群失调又称菌群比例失调,发生在住院期间,且与住院后大量或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则应该属于院内感染。假如患儿是在院外应用了大量抗菌药物,入院后出现了Ⅲ度菌群失调,则不属于院内感染范畴。

三、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条件致病性微生物(conditional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是指正常存在于体内的微生物,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定居部位改变或失调等特定情况下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这类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不仅指细菌,也包括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一)发生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原因

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多发生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临床治疗所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暂时抑制的情况下,如早产或低体重儿、各个脏器发育迟缓,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机会就大。病理情况下,如感染HIV或者实施创伤性检查、肿瘤化疗时,都可以导致人体屏障结构改变或者免疫功能异常,给正常菌群演变成为致病菌创造了一定机会。

(二)正常微生物定位转移

1.正常菌群由原生长部位向本来有正常微生物群定植的地方转移。如内源性医院获得性肺炎,可能是肠道正常菌群,如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消化道细菌的逆向定植。

2.正常菌群由原生长部位,向本来无微生物定植的部位或组织转移。儿科这类情况最为常见,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着密切关系。如皮肤破损处或新生儿脐部,或者化脓咽部细菌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肠道细菌则更易向腹腔转移导致腹膜炎;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易向脑部转移,导致婴幼儿脑膜炎等。

四、致病性微生物

致病性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病害并具有明确致病性的微生物。临床流行病学上,凡是医学研究证明并界定能够造成人群间传播、人群与动物间传播和人群与植物间传播的致病微生物都是临床诊断和治疗关注的致病微生物。微生物习惯上按照其危害分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根据这一定义,致病菌会引起疾病;而非致病菌被认为对人体没有危害的。事实上,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而与机体侵入数量表达和耐药种类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如中段尿液定量培养后,菌落计算后阳性菌>104 cfu/ml或阴性菌>105 cfu/ml,其培养结果解释才具有临床参考意义。现列举一些人们熟知的儿童医院临床感染相关微生物。

1.病毒类 166种。包括一类29种,二类56种,三类75种,四类6种。除了一类的天花病毒和黄热病毒,在二类56种中人们熟知的可引起人传染病的病毒,包括引起肺综合征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艾滋病毒(Ⅰ型和Ⅱ型)、乙型脑炎病毒、SARS冠状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在列举出的三类75种病毒中,儿科人群中比较多见的病毒,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细小病毒B19、呼吸道合胞病毒、轮状病毒、风疹病毒等。

2.细菌类 155种。包括二类10种,有炭疽芽胞杆菌、布鲁菌属、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结核分枝杆菌和立克次体属等;三类145种,有鲍氏不动杆菌、牛型放线菌、空肠弯曲菌、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艰难梭菌、白喉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支原体、脑膜炎奈瑟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苍白(梅毒)密螺旋体等。

3.真菌类 59种。二类4种,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等。三类55种,常见的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毛霉菌属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