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尿病源流

糖尿病源流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的消渴病症状范围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也包括部分“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现代疾病的临床表现,但这并不妨碍目前“消渴病”作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被大家所接受。在1990年10月全国首届中医糖尿病学术交流会上,专家们建议将西医的糖尿病与中医的消渴病作为同义词使用,目前不论是理论研究或是临床应用,消渴病已成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之一,在先秦时期,《淮南子·说三训》曰:“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后难复处也。”这里病消即指消疾,为古代最早的糖尿病病名。到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时期,开始出现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篇》,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根据病机以及临床症状的不同,《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消中、脾瘅、消瘅、风消、肺消、鬲消、热中、肾热病、漏风、消中、食亦等不同类型的病名。“消瘅”一词出于《灵枢·五变》篇:“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古代文献言消,有指症状,有指病机,有指治疗,亦有指并发症而言。

言症状者:《黄帝内经》中,如《素问·玉机真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素问·风论》:“其热也则消肌肉。”消是消瘦、消损之义。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中完整地描述了“口渴、多饮、多食、多尿”的消渴症状,其中《外台秘要》中关于“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论述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糖尿病人尿甜的记载。宋·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中提出以症状为方法划分三消。

言病机者: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王冰认为二阳指胃及大肠,并注曰:“谓胃及大肠俱热结也,肠胃脏热,则喜消水谷。”《素问·脉要精微论》:“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即消烁精气之义。这里“消”有3个含义,善消水谷、消灼津液及肌肤消瘦。消渴一词至东汉后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取代“消瘅”。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把消渴主要涉及的脏腑定在肺、胃及肾,成为后世“三消”分类的雏形,书中白虎加人参汤、文蛤散、肾气丸等方药,为后世方药治疗的先驱。清·唐容川《血症论·发渴》中则提到癖血发渴的病机。

言治疗者:孙思邈还是提出消渴应重视饮食的先驱。《卫生宝鉴》有“夫消渴者,饮水百盏尚恐不足,若饮酒则愈渴”,指出消渴病人忌酒的原因是饮酒能够使症状加重。“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进一步发展了“三消”的理论,刘河间、张从正提倡“三消燥热”学说,指出治“三消”当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为主。朱丹溪提倡养肺、降火、生血为主。明·戴元礼注重益气之法,在《证治要诀·消渴》书提出“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治,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随着对消渴病认识加深,“三消”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如《临床指南医案》所云:“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灸而然,故又谓之隔消也。中消者,中前言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消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隔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赵献可力主命门学说,《医贯》有“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认为消渴当以治肾为主。

言并发症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最早描述了消渴并发症,指出“其病多发痈疽”“皮肤生疮”等。刘河间对其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座疮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痪劳嗽”。

中医的消渴病症状范围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也包括部分“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现代疾病的临床表现,但这并不妨碍目前“消渴病”作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被大家所接受。在1990年10月全国首届中医糖尿病学术交流会上,专家们建议将西医的糖尿病与中医的消渴病作为同义词使用,目前不论是理论研究或是临床应用,消渴病已成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