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味丝瓜络治膝脚怕冷

一味丝瓜络治膝脚怕冷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个妇人,膝盖以下经常怕冷,医生说是阳气不够,给她用了温阳的药,她又上火,而且膝盖也没有变热的迹象,搞到冬天盖被子都暖不起来。师傅行医36年来对此病的治疗十分简单,并不用大量温阳药,而是嘱患者去药房买一斤“丝瓜络”,分成10包,每天煮水喝即可,一般10天后就好了。为患者考虑,而众多通络活血药中,丝瓜络最为众人所知,价格便宜,药房都能买到,因此该方法屡屡见效。

有个妇人,膝盖以下经常怕冷,医生说是阳气不够,给她用了温阳的药,她又上火,而且膝盖也没有变热的迹象,搞到冬天盖被子都暖不起来。膝脚不暖和的话,睡觉质量就大打折扣。

小指月看看以前医生给她开的都是温阳的桂枝汤、肾气丸,好像思路没有错,阳主温煦,怎么还不能把她的膝脚温暖过来呢?

爷爷说,不要被表面的症状迷惑了,怕冷未必是阳虚,你得摸摸她的脉看看。

小指月疑惑地问,阳虚则外寒,难道有错吗?

爷爷说,整体阳虚当然体外寒凉,如果局部阳郁,气脉不得舒张条达,阳气到不了的地方,照样会怕冷。

这时小指月已经摸完脉了。爷爷说,怎么样呢?

小指月说,脉象郁涩,沉取又有力,不是很迟缓,那就说明不是阳虚为主导了。看来脉象里头才是疾病的真相啊!

爷爷说,这就对了,里面经络堵得严严实实,阳气不能上下内外均匀分布,所以一团火在胸中烦躁,四肢却得不到阳气敷布,而显得手脚容易凉冷。

这病人说,没错,大夫,我就特烦躁,爱上火。

爷爷说,这个简单,以后要少吃糯米、鸡蛋、肥肉、蛋糕零食这些黏腻之品。

这病人问,为什么呢?我就是喜欢吃这些东西啊。

爷爷说,黏腻之品容易阻滞气脉,人体的经络管道非常细小,如果体液黏稠,流通不畅,那人就容易疲惫、烦躁,手足得不到阳气的供养,就容易怕凉。

于是爷爷便给她开了四逆散,加一味丝瓜络。

小指月一看,居然是一派调气机、畅脉络的药物,没有给她半点扶阳之意。三剂药下去,气脉得到舒展,经络得到畅达,手脚都不怕冷了,心也不烦了。

爷爷说,治病讲究阴阳气血相互沟通,内外上下要对流互助,人体升降出入不可一刻废止,一旦这沟通有了阻障,你即使补药再多,营养再好,身体都会不舒服,甚至会更烦躁难受,营养对流不了,反而成为身体负担。

所以现在的人们要少坐办公室,多活动四肢,使阳气条达四末,不会郁滞在胸肋,这样便为身体最好的补益。

小指月说,爷爷,这么简单的汤方,就解决了她阳郁怕冷的症状?

爷爷说,其实一味药就可以解决了。

小指月说,一味药,还更简单?小指月以为自己听错了。

爷爷说,没错,就是一味药,一味丝瓜络,你要好好琢磨琢磨。

小指月说,我有点想不透,丝瓜络既不能像柴胡那样疏肝解郁,又没有四逆散那样透达阳郁的作用,更不如桂枝、附子那样具有一团阳气,如此平和的一味药,它怎么能够让凉冷的手足变得温暖呢?

爷爷笑笑说,《本草纲目》讲丝瓜络能通人的脉络脏腑,你看这丝瓜络就是一团网络结构,如同人体经络系统,又像三焦网膜,所以血水气机都能够在它的斡旋之下,沟通对流起来。它就像互联网一样,只要网络接通,你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下载到需要的资源,只要人体经络系统条达无所住滞,那手脚就容易得到心脏阳气的供应,而不会被闭郁而怕冷。

小指月想不到爷爷用这么现代化的语言形容丝瓜络,爷爷平时很少上网,怎么会懂得下载呢?

爷爷笑笑说,中医要与时俱进,很多解说药性功效的方式也要通俗易懂,这些都是方便说法,得鱼而忘筌即可。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有些患者下肢膝盖以下常年怕冷,夏天都不觉得热,也只是觉得不冷而已。师傅行医36年来对此病的治疗十分简单,并不用大量温阳药,而是嘱患者去药房买一斤“丝瓜络”,分成10包,每天煮水喝即可,一般10天后就好了。

其病理应为血脉不通,经络受阻,故打通经络即可,用通络活血之药。为患者考虑,而众多通络活血药中,丝瓜络最为众人所知,价格便宜,药房都能买到,因此该方法屡屡见效(摘自《"丝瓜络"治疗下肢膝盖以下怕冷》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