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以生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病因主要都源于多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例如情绪、行为方式、生活事件、个体人格易患性等。进食障碍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等。同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自我监督并遵守治疗计划。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以生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病因主要都源于多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例如情绪、行为方式、生活事件、个体人格易患性等。

一、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等。

【诊断】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要考虑以下情况:

1.有意控制进食量,和(或)采取过度运动、诱吐、导泻,服用药物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2.体重明显下降,与标准体重相比减少了15%或以上。Quetelet体重指数[(BMI=kg(体重)/m2(身高平方),正常值20~24)]为17.5或更低。

3.担心自己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认为自己太胖。

4.女性闭经(至少持续3个月未来潮),男性性功能低下,青春期前的患者性器官幼稚型。

5.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节食也不是任何一种精神症状的继发症状。

【治疗】

1.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治疗比较困难,患者往往不认为自己的症状是病,不配合治疗。治疗的一般原则是先纠正营养不良,同时或稍后开展心理治疗以及辅助的药物治疗。

(1)纠正营养不良:首先加强营养,增加体重,恢复身体健康。同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自我监督并遵守治疗计划。

(2)心理治疗:此类患者大部分存在着对进食、体重和躯体形象的曲解认识,以及家庭、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通常采用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方法。①认知治疗是改变不良认知,尤其是消除过分怕胖的观念,学会运用现实检验的方法加以改变;②行为治疗是矫正不良进食行为,常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标记奖励疗法等;③家庭治疗主要是调整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以解除其不良投射;④生物反馈疗法作为一种心理生理的自我调节技术,可结合放松训练调整生理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3)药物治疗:针对某些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强迫观念等症状对症治疗。抗抑郁药物应用较多,常用的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及三环类抗抑郁药。其他药物如抗精神病药、锂盐、H1受体拮抗药、抗癫药等也可对症使用。

2.神经性贪食 治疗的基本过程是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进食行为。心理治疗可采用①认知疗法:主要是改变患者过分关注自己的体形及过分怕胖的极端化想法,对进食规则和体像障碍有正确认识。②行为疗法:常采用系统脱敏、暴露、阳性强化、厌恶疗法等,使其每餐食量按预定计划得以控制。治疗应持之以恒,并要包括对患者家人主要是父母的指导,进行家庭治疗。③药物治疗:可采用各类抗抑郁药物,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氟西汀对暴食伴有情绪障碍的患者效果较好。④躯体支持治疗:可针对不同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

3.神经性呕吐 治疗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

二、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对健康的影响较睡眠时间更为重要。睡眠障碍通常分为四大类: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失眠)、白天过度睡眠(嗜睡)、24h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中异常活动和行为(睡行症、夜惊、梦魇)。

在临床实践中,失眠可能是除疼痛以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女性和老年人中较为多见。

失眠症

【临床表现】 失眠的表现形式有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失眠往往引起患者白天不同程度地感到未能充分休息和恢复精力,因而躯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迟钝。

【诊断】 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需要考虑以下问题:①主诉是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②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④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鉴别诊断】 需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如周围神经炎、脊髓病、风湿性关节炎或恶性肿瘤;也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如焦虑症常见的入睡困难,抑郁症常见的早醒。

【治疗】

1.认知疗法 不少患者对睡眠有较高期望,他们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夸大地认为自己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致使脑力、体力无法充分恢复。许多患者常称自己通宵做梦,甚至噩梦不断,使大脑根本得不到休息,并认为失眠导致身体严重受损。大多数患者已经采用过一些防治措施,疗效欠佳,对治疗缺乏信心。施行认知疗法时,帮助患者对失眠引起的症状及苦恼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以减少消极情绪。

2.行为治疗 在患者对失眠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促进良好睡眠的行为方式,包括正常的觉醒-睡眠节律,采取增强白天的精神和体力活动,入睡前后使身体和心理充分放松。

3.药物治疗 比较有效、使用最多的药物是镇静催眠药。根据失眠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入睡困难者服用见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短效药物以避免晨醒后药物的持续效应。睡眠不深又早醒者可服用起效缓慢、作用时间持久的长效药物。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和早醒兼而有之者可使用中效药物。对伴有明显焦虑或抑郁者可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常选用有助于催眠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历年考点串讲

近十年共考8题,其中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症、分离性障碍的诊断与临床表现是重点,强迫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应熟悉。为偶考。常考的细节有:

1.强迫障碍的核心症状为强迫行为。

2.心理治疗是分离性障碍的首选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