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怎么康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怎么康复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促进侧支循环,重建血流,改进肢体血供,消除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感染,保存肢体,恢复劳动力。

本节热门考点

1.周围血管疾病分类: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痛);下肢静脉疾病。

2.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临床表现:①主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无特异症状,可形成主动脉瘤;最多见的是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瘤(腹部搏动性肿块、股动脉搏动减弱、腹部杂音),也可形成胸主动脉瘤;一旦破裂迅速死亡。②脑动脉粥样硬化:TIA、脑血栓形成、脑出血。③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可形成顽固性血压;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少尿、发热。④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多见,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减弱;严重者下肢持续疼痛,完全闭塞时形成坏疽。

3.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诊断:年长患者、血脂异常、DSA显示动脉狭窄性病变,要首先考虑本病。

4.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治疗:①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节。②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包括调脂、降压、降糖等治疗。③手术治疗: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单个或多处短段狭窄者,可经皮穿刺插入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段,以适当压力使球囊膨胀,扩大病变管腔,恢复血流,如能结合血管内支架的应用,可以提高远期通畅率;b.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的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者;c.旁路转流术: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于闭塞段近、远端之间做搭桥转流。

周围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疾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

(一)危险因素

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高危因素。

(二)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病变位于主-髂动脉者,疼痛在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萎;病变在股动脉者,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

2.肢体慢性缺血时,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和变形。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本症为全身性疾病,需做详细检查。

(1)一般检查:血脂测定、心电图、心功能以及眼底检查等。

(2)无创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及节段动脉压测定、电阻抗或光电容积描记等检查可以了解患肢的血流状况。

(3)X线平片:有时可见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患肢远侧段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

(4)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动脉主干的情况,对准确诊断和选择术式有重要意义。

2.鉴别诊断 表12-4。

表12-4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

(四)治疗

对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和血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2.手术治疗 ①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②内膜剥脱术;③旁路转流术。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为主。我国各地均有发病,而以北方多见。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女性少见。

(一)病因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吸烟、寒冷、潮湿、营养不良和性激素异常一直被认为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而吸烟与发病的关系尤为密切。

(二)病理

1.病变主要侵犯中、小动脉,伴行静脉亦多有病变,但程度较轻。

2.病变动脉缩窄变硬,血管全层呈非化脓性炎症。

3.病变常呈节段性,病变血管之间可有比较正常的血管。

4.血管壁及周围广泛纤维化,使伴行静脉和神经包围其中,形成一硬索条。

(三)临床表现和分期

本病起病隐袭,病理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往往需经数年后才趋严重。病程的演变,根据肢体缺血的程度,可分为三期。

1.一期(局部缺血期) 为病变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沉重和轻度间歇性跛行。后者为本期典型征象,常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2.二期(营养障碍期)

(1)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等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日益明显,行走距离缩短,休息时间延长,疼痛转为持续性。在肢体处于休息状态下,疼痛仍不止,称为静息痛。夜间更为明显。

(2)患肢皮温明显降低,皮色更加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

(3)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股动脉搏动亦可减弱。

3.三期(组织坏死期)

(1)除上述症状继续加重外,患肢严重缺血,静息痛更为加重,疼痛剧烈,经久不息。

(2)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热、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

(3)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趾(指)端干枯发黑,可向近端延伸。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若继发感染,则呈湿性坏疽。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一般并不困难。

诊断要点是:①绝大多数病人是青壮年男性,尤有长期大量吸烟嗜好;②肢体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③肢体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史或临床表现;④初发时多为单侧下肢,以后累及其他肢体;⑤一般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或糖尿病等病史。

2.鉴别诊断

(1)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均为慢性闭塞性动脉病变,二者在症状、体征和病程发展上颇为相似。但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有下列特点:①患者年龄较大,大多在50岁以上,不一定有吸烟嗜好;②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或糖尿病;③病变动脉常为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分叉处、髂动脉、股动脉或腘动脉,很少侵犯上肢动脉;④X线摄片可显示动脉有不规则的钙化阴影;⑤无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表现。

(2)雷诺综合征:为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发作性痉挛,其特点如下:①大多为青年女性;②发病部位多为手指,且常为对称性发病;③患肢动脉搏动正常,即便病程较长,指(趾)端也很少发生坏疽。

(3)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变常累及多处大动脉;活动期常有低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造影显示主动脉主要分支开口狭窄或阻塞。

(4)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本病主要侵犯中、小动脉,其特点为:①病变广泛,常累及肾、心、肝、胃肠道等动脉;②皮下有循动脉行径排列的结节、紫斑、缺血或坏死;③常有发热、乏力、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及高球蛋白血症等;④确诊常需行活组织检查。

(5)糖尿病性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生肢端坏疽时,需与糖尿病性坏疽鉴别。糖尿病患者有繁渴、易饥、多尿的病史,尿糖阳性,血糖增高。

(五)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促进侧支循环,重建血流,改进肢体血供,消除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感染,保存肢体,恢复劳动力。重点是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

1.非手术疗法

(1)一般疗法:严禁吸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患肢适当保暖,勿穿硬质鞋袜,以免影响足部血循环。

(2)药物疗法:①中医中药:一些中草药,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有抗凝、消炎和止痛作用;②血管扩张药:应用血管舒张药物,可缓解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③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延伸,促进侧支循环形成;④去纤维蛋白治疗:可以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液黏度,用于治疗动静脉血栓获得良好效果;⑤前列腺素E1: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物理疗法:包括超声波、肢体负压与正负压交替疗法及高压氧。

2.手术疗法

(1)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后,能使手术侧下肢血管张力缓解,血管扩张,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2)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适用于股腘动脉阻塞,动脉造影显示胫前、胫后或腓动脉中至少有一支动脉通畅者。

(3)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行旁路移植,使动脉血流经移植的血管,供给远端肢体。移植材料,以自体大隐静脉最好。

(4)大网膜移植术:适用于腘动脉及其以下三支动脉广泛闭塞且静脉亦有病变者,分带蒂网膜移植与游离网膜移植两种。

(5)肢体静脉动脉化:适用于动脉广泛性闭塞而静脉正常者。

(6)截肢术:趾(指)端已有坏疽,感染已被控制,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界线清楚后,可沿分界线行截趾(指)术。

三、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一)下肢静脉解剖和生理

1.浅静脉 下肢浅静脉有大隐、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沿下肢内侧上行进入股总静脉,是人体最长的静脉。

2.深静脉 小腿部有胫前、胫后和腓静脉,它们汇合成腘静脉,进入内收肌管后成为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汇合成股总静脉。

3.交通静脉 下肢深浅静脉之间,大小隐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静脉,小腿部以踝交通静脉最重要,与溃疡形成有关。

4.静脉壁 小腿远侧浅、深静脉壁比近侧薄,加上压力因素,浅静脉曲张容易发生在小腿浅静脉分支。

5.静脉瓣膜 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静脉内都有瓣膜存在,多为双瓣型,可阻止血液由近向远,由深向浅倒流。

6.血流动力学 下肢静脉血液能对抗重力向心回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小腿肌泵功能,是下肢静脉血回流的主要动力;②胸腔吸气期和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作用;③静脉瓣膜的单向关闭功能。

(二)病因

1.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静脉压力,在瓣膜结构不良的情况下,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反流。

2.由于浅静脉管壁肌层薄且周围缺少结缔组织,血液反流可引起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

3.由于下肢静脉压的增高,在足靴区可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

4.大量纤维蛋白原的堆积,阻碍了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交换,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营养性改变。

(三)发病机制

1.静脉曲张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生在小腿肌肉的收缩期,由于保护血液单向流动的静脉瓣膜遭到破坏,深静脉血液逆流入浅静脉系统、在肌肉收缩期形成的深静脉压力高达20~26.7kPa,由于浅静脉周围缺乏肌肉筋膜的支持,而仅为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再加上静脉壁本身薄弱,因此导致静脉的增长、变粗,出现静脉曲张。

2.下肢静脉曲张的色素沉着区和脂质硬化区,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并且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孔径的增大,导致渗透活性的粒子,尤其是纤维蛋白原的大量漏出,而此时静脉的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于是大量的纤维蛋白在毛细管周围堆积成鞘,阻碍了毛细血管与其周围正常组织间氧气与养分的交换,于是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了营养性变化。

(四)诊断

1.临床表现

(1)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常与职业因素有关,多见于纺织工、理发员、售货员、交通警及警卫员等经常从事站立工作者。

(2)早期轻度下肢静脉曲张,可无明显症状。

(3)静脉曲张较重时,站立时病肢浅静脉隆起、扩张、纡曲、甚至卷曲成团,一般小腿和足踝部明显,常无肿胀。

(4)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静脉呈硬条状。血栓机化及钙化后,可形成静脉结石。

(5)病程长、静脉曲张较重者,足靴区皮肤可出现萎缩、脱屑、色素沉着、湿疹及慢性溃疡等。静脉曲张因溃疡侵蚀或外伤致破裂,可发生急性出血。

2.下肢静脉功能检查

(1)大隐静脉瓣膜及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萎隐空虚。当松解止血带时,大隐静脉立即自上而下充盈,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在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已部分充盈曲张,松解止血带后,充盈曲张更为明显,说明大隐静脉瓣膜及其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均功能不全。未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即有充盈曲张,而松解止血带后,曲张静脉充盈并未加重,说明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

(2)小隐静脉瓣膜及小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除止血带扎于小腿上端外,试验方法与上述试验相同,结果及意义相似。

(3)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患者站立,在患肢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向心回流,然后嘱患者交替伸屈膝关节10~20次,以促进下肢血液从深静脉系统回流,若曲张的浅静脉明显减轻或消失,表示深静脉通畅;若曲张静脉不减轻,甚至加重,说明深静脉阻塞。

3.下肢静脉造影 有顺行性与逆行性两种造影方法,对诊断与鉴别有重要价值。

(五)治疗

1.手术疗法 最常用的方法。凡有临床症状、中度或重度静脉曲张、下肢浅静脉瓣膜和(或)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及检查确证深静脉通畅者,只要年龄不过大、体质不太差,均宜施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有:

①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大(小)隐静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者;②交通支结扎术:适用于大(小)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者;③大(小)隐静脉剥脱术:临床最为常用,适用于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及大(小)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也不全者。

2.注射疗法 适用于局限性静脉曲张而瓣膜功能健全及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常用的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溶液及50%葡萄糖等。

3.弹力袜压迫疗法 适用于范围小、程度轻又无症状者;妊娠期妇女;全身情况很差,重要生命器官有器质性病变,估计手术耐受力很差者。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病因

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流淤滞及高凝状态。

(二)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的任何部位。临床常见的有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位于末梢,称为周围型;后者位于中心,称为中央型。无论周围或中央型,均可通过顺行繁衍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者,称为混合型,临床最为常见。

(1)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为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表现小腿部疼痛或胀感,腓肠肌有压痛,足踝部轻度肿胀。若在膝关节伸直位,将足急剧背屈,使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伸长,可以激发血栓所引起炎症性疼痛,而出现腓肠肌部疼痛,称为Homans征阳性。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左侧多见,起病骤急;局部疼痛,压痛;腹股沟韧带以下患肢肿胀明显;浅静脉扩张,尤以腹股沟部和下腹壁明显;在股三间区,可扪及股静脉充满血栓所形成的条索状物;伴有发热,但一般不超过38.5℃。顺行扩展,可侵犯下腔静脉。如血栓脱落,可形成肺栓塞,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发绀、休克、甚至猝死。

(3)无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逆行扩散,或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顺行扩展,只要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均称为混合型。临床表现为两者表现相加。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一侧下肢突发肿胀,伴有胀痛、浅静脉扩张,都应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不同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2.辅助检查

(1)放射性核素检查:目前有核素静脉造影和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两种方法。能判断有无血栓形成,操作简便,无创伤,正确率高,可以发现较小静脉隐匿型血栓。

(2)超声波检查:利用多普勒效应,将探头置于较大静脉的体表,可闻及或描记静脉血流音,如该部无血流音,可说明静脉栓塞。

(3)电阻抗体积描记检查:采用各种容积描记仪,测定气囊带阻断股静脉回流后小腿容积增加程度,以及去除阻断后小腿容积减少速率,从而可判断下肢静脉通畅度,以确定有无静脉血栓形成。

(4)静脉测压:站立位足背静脉正常压力一般为130cmH2O,踝关节伸屈活动时,一般下降为60cmH2O,停止活动后,压力回升,回升时间超过20秒。主干静脉有血栓形成时,站立位无论静息或活动时压力,均明显升高。回升时间增快,一般为10秒左右。

(5)静脉造影:为最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使静脉直接显像,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能确定血栓的大小、位置、形态及侧支循环情况。后期行逆行造影,还可了解静脉瓣膜功能情况。

3.鉴别诊断 需与急性动脉栓塞、急性下肢弥散性淋巴管炎、淋巴水肿、因术后产后严重创伤或全身性疾病卧床病人相鉴别。

(四)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适用于周围型及超过3日以上的中央型和混合型。①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卧床休息1~2周,避免活动和用力排便,以免引起血栓脱落。垫高床脚20~25cm,使下肢高于心脏平面,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②溶栓疗法: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纤维蛋白溶酶。③抗凝疗法:常作为溶栓疗法与手术取栓术的后续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生物。④祛聚疗法:临床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等。⑤中药:可用消栓通脉汤(丹参、川芎、当归、三梭、牛膝、水蛭、土别虫、穿山甲)加味。

2.手术疗法

(1)静脉血栓取除术:适用于病期在3天以内的中央型和混合型。可切开静脉壁直接取栓,现多用Fogarty带囊导管取栓,手术简便。

(2)下腔静脉结扎或滤网成形术:适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向近心端伸延达下腔静脉并发肺栓塞者。下腔静脉结扎,术后心脏排出量突然减少,可造成死亡,且并发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现多不主张应用,而以各种滤网成形术代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