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阻断剂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伴有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CHF、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选择性阻断AT1受体,拮抗由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和促生长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减轻左心室肥厚。

本节热门考点

1.利尿药的降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2.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制:①肾:邻球旁器β1分泌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②心脏:β1受体↓-心输出量↓;③中枢:β受体↓-中枢兴奋性神经元↓-外周交感神经张力↓-血管阻力↓;④突触前膜: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β2受体↓-递质释放↓。作用特点:①口服起效缓慢,降压作用温和;②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③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受性。

3.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降压时,无明显心率加快,可逆转心血管重构,可升高血浆肾素活性。

4.氯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5.钙拮抗药的主要不良反应:①一般:头痛、恶心、便秘等;②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功能抑制等。

一、利尿药

1.药理作用 降压效应与饮食中钠盐摄入有关,限制钠盐摄入可增强降压作用。

2.作用机制

(1)初期:排钠利尿→血容量↓→心排血量↓→血压↓。

(2)长期:①血管平滑肌内Na+↓,经Na+-Ca+交换,使细胞内Ca+↓,降低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②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

3.临床应用 单独用于轻度高血压,与其他降压药合用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伴心力衰竭者。

二、钙拮抗药

1.药理作用 抑制Ca2+内流,导致小动脉平滑肌松弛、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2.不良反应 反射性交感兴奋、RAAS激活、头痛、眩晕、心悸、踝部水肿等。

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1.作用

(1)初期:心率减慢、心排血量降低、血压略降或不变。

(2)长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但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降低。

(3)降压作用缓慢温和,持续时间较长,不易产生耐受性。

2.作用机制

(1)阻断心脏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心率↓→心排血量↓→血压↓。

(2)阻断肾脏近球小体β1受体→肾素分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扩张→血压↓。

(3)阻断突触前膜的β2受体→抑制正反馈→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血管扩张→血压↓。

(4)阻断中枢兴奋神经元的β受体→外周交感活性↓→血管扩张→血压↓。

(5)改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6)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保存缓激肽的活性。

2.临床应用

(1)对正常肾素型及高肾素型高血压疗效更佳。

(2)对伴有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CHF、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

3.不良反应 干咳、首剂现象、高血钾、影响胎儿、味觉异常、血管神经性水肿、蛋白尿及皮疹等。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选择性阻断AT1受体,拮抗由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和促生长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减轻左心室肥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