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振腹疗法思想来源

振腹疗法思想来源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过程中,元气所居的下焦为根本,如釜底之火薪,中焦脾胃则为其充养的保证。振腹疗法以“气一元论”为核心,上溯《内经》《难经》之保正、扶正的思想,中取李杲《脾胃论》之思想,并结合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观点,以推拿手法来促进元气的充养与气机的升降。以培元气、调运化、畅气机为基本原则,调整元气的虚实盛衰并畅通其运行通路,从而恢复脏腑功能,治疗内、外、妇、男诸科疾病。

《道德经》有云:“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的起始,这个起始就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如果认识并掌握了这个根本,就可以理解由此而产生的万事万物。若遵循这个根本的原则,终身不会有危险。人亦有这样的根本,人之根本是元气,又称祖气,人秉此元气而化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神意志,所以元气为人身之根本,只要守住元气这个根本,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这将会是一个“执一而为天下式”的捷径,我们只要守住元气这个根本,便可使五脏元真通畅,扶正而祛邪。

人体的五脏六腑居于三焦之内,各脏腑的功能均以三焦为依托,以气的升降出入为表现形式,正是由于三焦的统合,三焦之间及三焦所属各脏腑之间,以及各脏腑自身的升降出入才能平衡有序。人之元气,根于下焦,充养于中焦,充盛于上焦,而后经上焦之输布达于全身,在这个过程中,三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始终以三焦为场所、为道路来完成,故而古人又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水火之通道”。在这个过程中,元气所居的下焦为根本,如釜底之火薪,中焦脾胃则为其充养的保证。《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元气为先天之根本,胃气则为其后天的动力,先天元气只有得到后天水谷充养才能源源不绝,所以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人体的发病与否、预后转归均与元气、胃气的盛衰息息相关。另外,还不可忽视上焦心肺调控合成之功,宗气通过心肺的调控输布于全身,才形成了人体的“正气”。所以,在我们这个体系里,元气不但是指根于下焦的那部分先天,很多时候更指整个人体之“正气”,先天的不会有增益,只能通过后天不断的充养才行,通过振腹疗法,我们在元气的整个升降过程中给以助力,促进其升降即是促进其充益,从而达到“正足邪去”的目的。

振腹疗法以“气一元论”为核心,上溯《内经》《难经》之保正、扶正的思想,中取李杲《脾胃论》之思想,并结合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观点,以推拿手法来促进元气的充养与气机的升降。在具体操作上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振法为主,抓住元气的生成、充养、输布三大环节,调理元气的生发运行,取神阙穴位居中、下焦之间,具有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的功能,能够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并据此结合命门学说、丹道理论提出了命门-丹田-脐系统。在治疗上以振腹系统手法为体,以辨证取穴施术为用,配合调理任督二脉、脏腑的俞穴和募穴及四肢相关经穴等方法,偕一点而调全身,使体用之间互相促进,以一法而统诸法,体现了中医学重元气、重胃气、重气化的思想。以培元气、调运化、畅气机为基本原则,调整元气的虚实盛衰并畅通其运行通路,从而恢复脏腑功能,治疗内、外、妇、男诸科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