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脉血管闭塞造影多少钱

动脉血管闭塞造影多少钱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胰岛细胞瘤多为富血管肿瘤,动脉期的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胰腺,表现为高密度结节。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体积多较小,影像学检查有一定限度。该患者症状典型,B超和胰腺动脉造影具有典型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术前诊断明确,术后得到病理证实。总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通过影像学检查常可作出定位诊断,常规首选检查方法是B超和CT检查,而MRI和血管造影通常作为重要补充检查技术,术中B超检查则是最为准确的方法。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7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晕厥伴意识障碍,多在早晨起床时发作。口服或静脉滴注葡萄糖后可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血糖。近1年余发作渐频繁,症状加重。

查体:未见阳性发现。空腹血糖1.1mmol/L。

【影像学检查】

1.超声 胰头部可见2.03cm×2.21cm×1.20cm实性低回声肿物,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均匀,有较丰富的血流。

2.DSA 胰腺血管造影发现动脉早期胰头部可见类圆形肿瘤染色影,染色均匀。主要由胰背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供血(图185a~d)。

图185 胰岛细胞瘤
a、b腹腔动脉造影:a.动脉早期,胰背动脉左支可见增粗、纡曲、走行紊乱的肿瘤血管和染色;b.随着时间的延迟,肿瘤染色更加明显,胰十二指肠前上动脉参与病变供血;c、d.动脉中晚期:肿瘤染色明显,勾划出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表现阵发性晕厥,低血糖意识不清7年,B超发现胰头部实性低回声肿物,有较丰富的血流,胰腺血管造影发现动脉早期胰头部可见类圆形肿瘤染色,据此可诊断为胰岛细胞瘤。本病需要和胰腺癌鉴别,后者血管造影时,早期血管改变不明显,典型改变常见于较晚期。胰腺癌多为少血管性肿瘤,典型血管改变为胰腺内出现血管包绕征,动脉期血管局限性狭窄、僵直,静脉期可显示脾静脉、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近端出现压迹、狭窄或闭塞。胰腺癌发现时多数为中晚期,超声和CT常可明确诊断,表现为胰腺局限性增大和轮廓失常,CT平扫多为等密度,液化坏死时出现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其密度低于正常胰腺。由于胰岛细胞瘤体积较小,常规CT检出率低,常需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血管造影和CT腹腔动脉造影(CTCA)等方法定位。胰岛细胞瘤多为富血管肿瘤,动脉期的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胰腺,表现为高密度结节。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定位诊断率为77%~86%。

【手术记录与病理】

离断胰胃韧带后,可见胰头有一肿物隆起,沿胰腺下缘切开胰腺被膜,向上掀起,可见肿物更加明显,直径约为2cm,质中,呈棕褐色,包膜完整,沿包膜外缘逐渐游离肿物。肿物近圆形,如栗状,大小约为2.0cm×1.8cm,标本剖视可见切面均质,呈棕褐色,质软,无出血。

病理诊断:胰头、体交界处胰岛素瘤(直径2cm),包膜完整,有恶性倾向。

【讨论】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体积多较小,影像学检查有一定限度。血管造影定位诊断准确性为29%~96%。其原因:胰头部的肿瘤常被十二指肠染色所掩盖,胰尾部的肿瘤不容易与副脾、胰尾部正常生理性多血管区鉴别。该患者症状典型,B超和胰腺动脉造影具有典型胰岛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术前诊断明确,术后得到病理证实。术中血糖21.2mmol/L,术后8h为10.4mmol/L,出院时6.2mmol/L恢复正常。

我们曾遇到一例女性,19岁,临床具有典型的阵发性晕厥伴有意识不清6个月,空腹低血糖。首先行B超、CT、MRI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病灶。由于阵发性晕厥频繁发作,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再次重复以上影像学检查,包括血管造影,仍然没有发现病变。后进行了钙刺激试验,结果仍然阴性。由于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生活学习,实行了开腹探查术。术中B超检查,发现在胰尾部有一个2cm大小肿物,手术切除后症状消失。对于一般影像学不能定位者,可行CTCA检查,有助于提高胰岛细胞瘤的检出率。

总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通过影像学检查常可作出定位诊断,常规首选检查方法是B超和CT检查,而MRI和血管造影通常作为重要补充检查技术,术中B超检查则是最为准确的方法。

(曹喜才 范志斌 王金胜 韩 燕 姜付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