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膜后前肠囊肿

腹膜后前肠囊肿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腹膜后囊肿有:①尿生殖源性囊肿;②淋巴囊肿;③肠源性囊肿。因患者为女性,故应考虑中肾管源性囊肿的可能。淋巴囊肿系因损伤致淋巴管离断、淋巴液聚集而非真性囊肿。前肠囊肿为先天性疾病,在胚胎期,原始前肠发育的过程中,一些细胞与主体隔离开,而发育成前肠囊肿。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主诉: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酸痛、乏力,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否认传染病接触史。

查体:体温36.4℃;脉搏81/min;呼吸18/min;血压124/80mmHg(16.5/10.7kPa)。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及。既往无肝炎、结核史。

实验室检查:肾上腺皮、髓质功能均未见异常。白细胞4.23×109/L;红细胞4.11×1012/L;血红蛋白103g/L;尿、便常规(-)。

【影像学检查】

1.超声 左肾上腺区可见囊性肿物。

2.CT 左肾上腺区可见椭圆形水样密度囊性肿物,囊壁薄而均匀,囊内密度均一,边界清晰。

3.MRI 左肾上腺区分叶状病变,居于胰体后方及脾的内侧,呈长T1长T2信号(图131a、b)。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变定位在左肾上腺区,为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在B超检查中表现为液性回声;在CT上病变内部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而MRI上呈现为长T1长T2信号。应当对左肾上腺区囊性病变进行鉴别,其中包括:左肾上腺病变和左肾上腺周围病变。左肾上腺病变:囊性肿瘤(嗜铬细胞瘤,转移瘤,低密度皮质腺瘤);肾上腺囊肿;肉芽肿性病变;血肿。然而,本例于冠状位T2 WI上,病变内下方可见左侧肾上腺影像,其形态、大小、信号正常,故可排除病变源自左侧肾上腺。因此,只需对左肾上腺周围病变进行讨论。

本例病变与左肾、胰腺分界清晰,肾周、胰周脂肪信号正常,亦可排除病变来自左肾或胰腺。因此,应考虑病变为腹膜后囊肿。

常见的腹膜后囊肿有:①尿生殖源性囊肿;②淋巴囊肿;③肠源性囊肿。因患者为女性,故应考虑中肾管源性囊肿的可能。中肾管源性囊肿是胚胎发育时,中肾管及中肾小管的残余在成年女性患者的卵巢输卵管之间、阔韧带、宫颈、阴道壁及腹膜后肾、胰腺、结肠附近形成浆液性囊肿。

图131 前肠囊肿
a.横断面T2WI:病变位于左肾上腺区,胰体后方,呈均匀高信号;b.冠状位T1WI增强检查:病变边缘光滑,位于脾的内侧,呈长T1低信号,增强检查无强化

CT上表现为单房性囊性水样密度影,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较大的囊肿对邻近组织有推挤。淋巴囊肿系因损伤致淋巴管离断、淋巴液聚集而非真性囊肿。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与尿生殖源性囊肿相近。肠源性囊肿为少见的中肠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多位于腹膜后,为黏液性囊肿,一般开始较小后逐渐增大,呈球状或椭圆状。CT及MRI表现与尿生殖源性囊肿相似。

【手术记录与病理】

于腹膜后打开左肾旁筋膜,分离肾周脂肪后,暴露肾脏。打开胃结肠韧带,将肾脏提起,胃后壁后方触及6cm大小囊性肿物,打开囊壁,内为淡黄色黏稠液体,囊壁光滑。

病理结果:前肠囊肿。

【讨论】

人胚胎发育第3周末,形成原始消化管,原始消化管的头侧份称为前肠(foregut)。前肠分化成为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上段;还衍化出呼吸系统的原基。前肠囊肿为先天性疾病,在胚胎期,原始前肠发育的过程中,一些细胞与主体隔离开,而发育成前肠囊肿。另有学者提出脊索的发育障碍学说及消化道再管道化学说。在组织学上前肠囊肿所含细胞成分有:纤毛柱状上皮、立方及扁平上皮,黏液腺体、平滑肌、纤维组织、弹力组织及软骨;偶见典型的肠及胃黏膜。依囊内上皮的细胞结构及囊壁内细胞成分,前肠囊肿可分为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神经管原肠囊肿或胃囊肿等。当囊肿呈高分化时,称为肠重复畸形。前肠囊肿常见的发生部位有:纵隔、肺内、椎管内(上颈段)、颅内(脑桥)、腹腔及腹膜后。前肠囊肿一般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单房囊肿,囊壁薄而均匀,常不易显示。

(刘广宇 白人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