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肺上叶支气管腔内结节

左肺上叶支气管腔内结节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咳嗽、间断咯血3年余加重1年半,伴憋气6个月。3年前曾行支气管镜、痰、血、骨髓检查,均未见异常。2003-12-16CT平扫示右上叶病变范围明显进展,密度增加,呈大片实变影,内见充气支气管影,管壁僵直,右侧胸腔少量积液。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腺癌的一个亚型,起自细支气管上皮的Clara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或化生的黏液细胞,早期呈伏壁生长,不破坏肺泡间隔。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咳嗽、间断咯血3年余加重1年半,伴憋气6个月。发病以来无发热、盗汗、咳大量白痰史、体重无明显变化,一直行消炎、止血,中药治疗,症状曾一度有所缓解。3年前曾行支气管镜、痰、血、骨髓检查,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表现】

CT:1年半前(2003-03-06)平扫示右上叶实变及磨玻璃密度影;右下叶背段斑片影(图71a、b);右肺门结构欠清,纵隔淋巴结轻度增大。2003-05-30CT增强示右上叶、下叶病变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右主、上叶支气管壁增厚,以后壁为著(图71c、d)。2003-12-16CT平扫示右上叶病变范围明显进展,密度增加,呈大片实变影,内见充气支气管影,管壁僵直,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图71e、f)。2004-09-13CT(3mm层厚)平扫示右上叶病变融合成块,病变内可见钙斑,右上叶段支气管开口处狭窄、闭塞;两肺内多发结节,部分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环状;右侧胸腔积液稍增多(图71g、h)。

图71 细支气管肺泡癌
a.b.CT平扫(2003-03-06):右上叶前段支气管狭窄,右上叶实变及磨玻璃密度影,下叶背段斑片影;c.d.CT增强(2003-05-30)示右上叶、下叶病变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右主、上叶支气管壁增厚,以后壁为著;e、f.CT平扫(2003-12-16)右上叶前段病变范围扩大,密度增加,呈大片实变,内见充气支气管征,管壁僵硬,右侧少量胸腔积液;g、h.CT平扫(2004-09-13薄层CT):右上叶病变融合成块,并出现钙斑,右上叶段支气管狭窄、闭塞;双肺内多发结节影;右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者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病程比较长,发病以来一直行消炎、止血,中药治疗。1年半内连续CT检查,病变虽曾有好转,但总的趋势是病变进展、恶化,首先考虑肺癌。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

1.大叶性肺炎 可见大片实变影,临床多发病急、高热、经抗感染治疗2~3周后好转。

2.干酪性肺炎 实变区内有多发大小不等空洞,临床多有高热。

3.支气管内膜结核 受累支气管管壁环形增厚伴管腔不规则狭窄,范围较长,邻近肺内可见结核灶,尤其是空洞性病灶;常可见到肺内沿支气管走行分布的树芽状、分枝状播散灶。

4.原发性肺淋巴瘤 多为低级B细胞淋巴瘤或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病变呈节段性或非节段性、单侧或双侧肺叶分布、大片渗出或实变阴影,内见充气支气管征,也可为孤立肺结节或肿块,可伴或不伴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

上述几种疾病除原发性肺淋巴瘤外,均可除外,而后者很少见。

【CT导向穿刺活检病理】

右肺上叶穿刺活检,检材为一小块较致密的纤维组织,其中含有两小团异型的中等大细胞,偶见腺样排列趋势。

病理诊断:结合胸部影像学资料,考虑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讨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腺癌的一个亚型,起自细支气管上皮的Clara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或化生的黏液细胞,早期呈伏壁生长,不破坏肺泡间隔。影像学表现主要分为3个类型:①孤立结节型。直径多<3cm,与周围型肺癌表现相似,但多数生长速度相对较慢。②多发结节型。两肺弥漫性大小不等结节或肿块状阴影。③弥漫实变型。为段或叶部分实变,不完全受叶间裂限制,可同时或异时侵犯双肺。

本例则属于弥漫实变型,在CT上表现有右上叶支气管壁增厚,实变区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僵硬,管腔不规则狭窄呈枯树样改变,临床有咳嗽、反复咯血、无发热,对于诊断均有提示性作用。病程中曾一度病变范围缩小,考虑系肿瘤出血及继发性炎症的消散引起的假象。

(王小玲 于铁链 李 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