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等效性试验技术要求

生物等效性试验技术要求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准参比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参比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参比制剂的安全有效性应合格,一般应选择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相同剂型药物中的原创药,在无法获得原创药时,也可选用上市主导产品作为参比制剂。进行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时,药品剂量一般应与临床单次用药剂量一致,有时为了达到检测要求,也可以加倍服药剂量,但为安全考虑,一般不得超过临床推荐单次最大剂量。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药物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服用相同药物分子和相同药物剂量,其活性成分的再吸收程度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

(一)受试者选择

1.受试者入选条件 受试者的选择应当尽量使个体间差异减到最小,以便能检测出制剂间的差异。试验方案中应明确入选和剔除条件。

一般情况应选择健康受试者,可以包括男性和女性。选择健康女性受试者应考虑到怀孕的可能性,避免可能带来的偏差。特殊作用的药品,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受试者。如待测药物存在已知的不良反应,可能带来安全性担忧,也可考虑选择患者作为受试者。

(1)年龄:一般18~40周岁,同一批受试者年龄不宜相差10岁以上。

(2)体重:体重应在标准体重范围内,同一批受试者体重(kg)不宜悬殊过大。因为受试者服用的药物剂量是相同的。

(3)全面体检,身体健康,无心、肝、肾、消化道神经系统、精神异常及代谢异常等病史;体格检查示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状况、肝、肾功能和血象无异常,避免药物体内过程受到疾病干扰。根据药物类别和安全性情况,还应在试验前、试验期间、试验后进行特殊项目检查,如降糖药则应检查血糖水平。

(4)避免干扰因素:避免其他药物干扰,试验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实验期间禁烟、酒及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干扰药物体内代谢。受试者最好是无烟、酒嗜好。如有吸烟史,在讨论结果时应考虑可能的影响。还应注意无吸毒史。

2.受试者例数 受试者例数应当符合统计学要求,对于目前的统计方法18~24例可满足大多数药物对样本量的要求,但对某些变异性大的药物可能是不够的。每种制剂、每一剂量至少8~10人。一般情况下,常释剂与常释剂相比或常释剂与控释剂相比,样本数8~10例,控释剂与控释剂相比,样本数18~24例。

3.受试验者分组 必须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各组间应具有可比性。两组例数最好相等,这时可比性最好,因此一般受试者例数为偶数

(二)标准参比制剂

无论是绝对或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都必须有标准参比制剂。药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证明合格者,一般可用标准参比制剂。

标准参比制剂选择的一般原则:参比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参比制剂的安全有效性应合格,一般应选择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相同剂型药物中的原创药,在无法获得原创药时,也可选用上市主导产品作为参比制剂。但需要提供相关质量证明(如含量、溶出度等检查结果)及选择理由。若为完成特定研究目的,可选用相同药物的其他药剂学性质相近的上市剂型作为参比制剂,这类参比制剂亦应为上市主导产品。

(三)试验方法

1.交叉设计 交叉设计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因为多数药物吸收和清除在个体之间均存在很大变异,个体间的变异系数远远>个体内变异系数,因此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要求按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设计。把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几组,按一定顺序处理,一组受试者先服用受试制剂,后服用参比制剂;另一组受试者先服用参比制剂,后服用受试制剂。两顺序间应有足够长的间隔时间,为清洗期(Wash-out Period)。这样,对每位受试者都连续接受两次或更多次的处理,相当于自身对照,可以将制剂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与其他因素区分开来。减少了不同试验周期和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根据试验制剂数量不同,分别采用2×2交叉、3×3交叉、4× 4交叉设计。如果是两种制剂比较,双处理、双周期,两序列的交叉设计是较好的选择。如试验包括3个制剂(受试制剂2个和参比制剂1个)时,宜采用3制剂3周期二重3×3拉丁方试验设计。各周期间也应有足够的清洗期.

2.设定清洗期 是为了消除两制剂的互相干扰,避免上个周期内的处理影响到随后一周期的处理中。一般不应短于7个消除半衰期。如果清除周期不够长,一个处理可能延续到下一个处理周期中去,这一携带效应会使对于直接处理效应的估计更加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对长效制剂或有些药物或其活性代谢物半衰期很长时则难以按此方法设计实施,在此情况下可能需要按平行组设计进行。而对于某些高变异的药物,也可采用重复设计,对同一受试者两次接受同一制剂时可能存在的个体内方差进行测定。

(四)给药剂量的确定(包括标准参比制剂及被试制剂)

进行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时,药品剂量一般应与临床单次用药剂量一致,有时为了达到检测要求,也可以加倍服药剂量,但为安全考虑,一般不得超过临床推荐单次最大剂量。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最好应用相等剂量,需要使用不相等剂量时,应说明理由。在受试药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时,可以剂量校正方式计算生物利用度。

(五)研究条件

1.受试者的饮食 整个研究过程应当标准化,以使得除制剂因素外,其他各种因素导致的体内药物释放吸收差异减少到最小。受试者的饮食、活动都应统一。试验前1日和试验期内均勿饮用酒类和咖啡类饮料;试验前禁食过夜10h。于次日早晨空腹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用200~250ml温开水送服;服药2h后方可再饮水,4h后进统一餐。受试者服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亦不得长时间卧床,因为活动可能影响胃肠道运动和局部血流量。

试验工作在Ⅰ期临床临床试验观察室进行。受试者应得到医护人员的监护。受试期间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均应及时处理和记录,必要时停止试验。

2.制剂(包括标准参比制剂及被试制剂) 应提供制剂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溶出度、含量或效价等。个别药物尚需提供多晶型及光学异构体。

3.常用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有:

(1)层析:气相层析(GC)、高效液相层析(HPLC)、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LC-MS-MS,GC-MS,GC-MS-MS)等,可用于大多数药物的检测。

(2)免疫学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等,多用于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检测。

(3)微生物学方法,主要用于抗生素药物的测定。

4.方法学确证(method validation) 建立可靠的和可重复的定量分析方法是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关键之一。为了保证分析方法可靠,必须对方法充分验证,一般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考察:

(1)特异性:是指样品中存在干扰成分的情况下,分析方法能够准确、专一地测定分析物的能力。必须提供证明所测定物质是受试药品的原形药物或特定活性代谢物,生物样品所含内源性物质和相应代谢物、降解产物不得干扰对样品的测定,如果有几个分析物,应保证每一个分析物都不被干扰。应确定保证分析方法特异性的最佳检测条件。对于层析至少要考察6个不同来源空白生物样品色谱图、空白生物样品外加对照物质色谱图(注明浓度)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反映分析方法的特异性。对于质谱法则应着重考察分析过程中的介质效应。

(2)校正曲线和定量范围:校正曲线反映了所测定物质浓度与仪器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一般用回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所得的回归方程来评价。应提供校正曲线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说明其线性相关程度。校正曲线高低浓度范围为定量范围,在定量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3)定量下限(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LLOQ):定量下限是校正曲线上的最低浓度点,表示测定样品中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LLOQ应能满足测定3~5个消除半衰期时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或能检测出Cmax的1/10~1/20时的药物浓度。其准确度应在真实浓度的80%~120%范围内,RSD应<20%。应由至少5个标准样品测试结果证明。

(4)精密度与准确度(prcision and accuracy):①精密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相同介质中相同浓度样品的一系列测量值的分散程度。通常用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RSD)来考察方法的精确度。一般RSD应<15%,在LOQ附近RSD应<20%。②准确度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即质控样品的实测浓度与真实浓度的偏差),重复测定已知浓度分析物样品可获得准确度。一般应85%~115%范围内,在LLOQ附近应在80%~120%范围内。

(5)样品稳定性:根据具体情况,对含药生物样品在室温、冷冻和冻融条件下以及不同存放时间进行稳定性考察,以确定生物样品的存放条件和时间。还应注意考察储备液的稳定性以及样品处理后的溶液中分析物的稳定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6)提取回收率:从生物样本基质中回收得到分析物质的响应值除以纯标准品产生的响应值即为分析物的提取回收率。也可以说是将供试生物样品中分析物提取出来供分析的比例。应考察高、中、低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其结果应当一致、精密和可重现。

5.方法学质控 应在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以后开始测定未知样品。在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时应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所建立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每个未知样品一般测定1次,必要时可进行复测。每个分析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带随行校正曲线,并随行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偏差一般应<20%。每个浓度至少双样本,并应均匀分布在未知样品测试顺序中。当一个分析批中未知样品数目较多时,应增加各浓度质控样品数,使质控样品数>未知样品总数的5%。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的偏差一般应<15%,低浓度点偏差一般应<20%,最多允许1/3不在同一浓度的质控样品结果超限。如质控样品测定结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则该分析批样品测试结果作废。

浓度高于定量上限的样品,应采用相应的空白介质稀释后重新测定。对于浓度低于定量下限的样品,应以零值计算。整个分析过程应当遵从预先制订的实验室SOP以及GLP原则。

(六)试验结果应提供的内容

1.数据表达 BE研究必须提供所有受试者各个时间点试验药品和参比药品的药物浓度测定数据、每一时间点的平均浓度(Mean)及其标准差(SD)和相对标准差(RSD),提供每个受试者的C-T曲线图和平均C-T曲线图以及C-T曲线各个时间的标准差。

2.药代动力学参数

(1)单次给药的BE研究,提供所有受试者服用试验药品和参比药品的AUC0→t,AUC0→∞、Cmax、Tmax、t1/2、F等参数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Cmax和Tmax均以实测值表示。AUC0→t梯形法计算;AUC0→∞按公式计算:AUC0→∞=AUC0→t+Ct/λz(t为最后1次可实测血药浓度的采样时间;Ct为末次可测定样本药物浓度;λz系对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末端直线部分求得的末端消除速率常数,可用对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末端直线部分的斜率求得;t1/2用公式t1/2=0.693/λz计算。

以各个受试者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的AUC0→t或AUC0→∞值按下式分别计算其生物利用度(F):

当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剂量相同时:F=AUCT/AUCR× 100%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剂量不同时,若受试药物具备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可按下式以剂量予以校正:F=[AUCT×DR/AUCR ×DT]×100%(AUCT、AUCR分别为T和R的AUC;DR.DT分别为T和R的剂量)

生物利用度评价以AUC0→t为主,并参考AUC0→∞

(2)对于多次给药的BE研究,提供试验药品和参比药品的三次谷浓度数据(Cmin),稳态下的AUCssCmax、Tmax、t1/2和F等参数。当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计量相等时,F值按下式计算:

F=AUCssT/AUCss R×100%(式中AUCssT和AUCss R分别为T和R稳态条件下的AU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