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疫病证治辑要

疫病证治辑要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寒疫则是指伤寒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由于寒疫不是独立于伤寒病以外的一种疾病,其辨证治疗仍按伤寒病的辨证体系进行。以上是三阴病证。六经病证,不论采取扶正或祛邪,正治或反治,皆应“以平为期”作为准则。病有标本,证有缓急,治分先后,主次有别。

一、寒 疫

伤寒论》是以伤寒命名的,而伤寒的涵义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乃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如《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之邪而即发的外感病,如《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书中又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温病等,所以,它应属于广义的伤寒。但从全书的篇幅上看,又重点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发疾病的辨证施治规律,故还是以论述狭义伤寒为主。寒疫则是指伤寒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伤寒实质上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多种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其他一些发热性疾病,其中有些确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但有一些是没有传染性的,因此,不能认为伤寒就是寒疫,把两者混为一谈。但也要看到,伤寒确有不少病种是可以传染的,即使有些伤寒没有明显的传染性与流行性,但也不等于就绝对不具有传染性,因此,又不能认为伤寒没有传染性,把伤寒与寒疫的概念对立起来。

由于寒疫是伤寒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严重,较一般伤寒病危害更甚,因此,对寒疫的防治应引起更高度的重视,采取迅速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控制其发展、蔓延。由于寒疫不是独立于伤寒病以外的一种疾病,其辨证治疗仍按伤寒病的辨证体系进行。

(一)病因病机

太阳病的成因为感受风寒外邪所致。由于肌表不固,失去卫外抗邪能力,风寒侵袭肌表,太阳首当其冲,营卫受邪,失去和调,则形成太阳病。

阳明病的成因,一为邪由他经传来,如太阳病失治、误治,或少阳病误治,以致津伤化燥邪传阳明;也有太阴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见大便结硬而成阳明病者。二为本经直接感受外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伤津、化燥、成实者。但皆与阳明素来阳盛津亏或食积内因相关。

少阳病的成因有二:其一为本经受邪,多因素体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直犯而成。其二为它经传来,多因失治、误治,或由太阳传入少阳,或由他经归于少阳。由于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当厥阴正气来复时,也可转出少阳。

少阳病可概括为经证、腑证两类。少阳经证由邪入少阳,经气结滞所致,可见耳聋、目赤、头痛、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证;少阳腑证由胆火内郁,枢机不利,进而影响脾胃功能所致,可见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但少阳经、腑之分,不像太阳、阳明经证、腑证那样清晰明了,而是常常经腑同治,主以小柴胡汤,故统称小柴胡汤证。

太阴病成因可归纳为三:①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而脾阳素虚,寒湿直中;②内伤生冷,或过服苦寒攻伐之药而使脾阳受损,健运失司;③三阳病误治、失治,脾阳受损,外邪内侵。其中如太阳病误用下法,邪陷太阴,或阳明病过用苦寒之品,诛伐太过,中阳受损,邪入太阴,病由阳转阴。

少阴病的成因有二:其一为外邪直中,或年高体弱,或肾阳虚衰,外受寒湿,则寒湿直中少阴,形成少阴病;其二为他经传来,多由失治、误治,正气受损而邪传少阴。他经传来者,又以太阳、太阴传受者居多。因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当少阴阳气不足,抗邪无力时,太阳之邪,尤易内陷少阴,即所谓“实则太阳,虚则太阴”;太阴与少阴为子母关系,当太阴虚寒下利严重时,每易子病犯母,伤及肾阳而邪传少阴。

厥阴病的成因,有来自传经之邪者,如太阳、少阳、阳明病失治、误治,正气虚损,邪陷厥阴而发病;太阴、少阴病延治而邪入厥阴。也有外邪直中厥阴经脏而发病者,不过较为少见。厥阴指足厥阴肝与手厥阴心包而言。若病邪侵及厥阴,则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阴阳失调,从阴化则为寒证,从阳化多为热证,正邪相争,邪胜则病进,正复则病退,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为厥阴病的特征。

(二)辨证要点

《伤寒论》是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所谓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的证候特点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这种辨证方法主要适用于外感疾病,根据外感疾病的特点、人体抗病力的强弱和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不同的证候类型。现将六经病证概述如下:

若风寒初客肌表,证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太阳经表受邪,营卫失和表现者,称为太阳病;若邪化热入里,发展至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证见但热不寒、口渴、汗出,甚或腹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等胃肠燥实表现者,称为阳明病;若疾病发展过程中,邪已离表,又尚未入里,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胆腑气郁、枢机不利表现者,称为少阳病。以上是三阳经病证,三阳经病证为邪气初犯人体,邪气虽盛,但正气不衰,故从正邪关系分析,表现为正气旺盛,抗病力强,功能呈现亢奋状态;从病变部位来分析,表现为在表、在外、在腑;从疾病性质分析,以热证、实证为主,故皆属阳证。若病邪深入三阴,证见吐利、腹满而痛、喜温喜按等脾阳虚弱、寒湿留困表现者,称为太阴病;若证见无热恶寒、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昏沉欲睡、脉沉微细等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表现者,称为少阴病;若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或呕吐、下利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为主要表现者,则为厥阴病。以上是三阴病证。三阴病证为正气衰弱,抗病力弱,呈现功能低下状态;从病变部位分析,表现为在里、在脏;从疾病性质分析,以寒证、虚证为主,故皆属阴证。

(三)治则治法

治则是指治疗疾病的法则;治法是指治疗疾病的方法。六经病证的基本治则概述为七方面:

1.治病求本,调和阴阳 为《伤寒论》治则的精髓。《伤寒论》根据治病求本,调和阴阳的原则,提出一系列的辨病、治病、防病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2.祛邪扶正,明确主次 为六经病论治学的主攻方向。祛邪与扶正是治则的统一体,但须分主次,概括而论:三阳病属表、热、实证,以阳证居多,正盛邪实为基本矛盾,故以驱邪为主;三阴病属里、虚、寒证,以阴证为主,正虚邪恋为基本矛盾,故以扶正为主。但扶正或祛邪、为主或为次,应据病情而定。

3.以平为期,严合法度 为六经病论治学的标准。六经病证,不论采取扶正或祛邪,正治或反治,皆应“以平为期”作为准则

4.标本缓急,分清先后 为六经病论治学的程序。病有标本,证有缓急,治分先后,主次有别。一般情况,重在治本,这是原则大法;特殊情况,急则治标,这是灵活应变;先表后里为常法,先里后表为变法;表里同治为权宜之法。

5.正治后治,依证而行 为六经病论治学的途径。六经病证绝大部分为表象与本质相符,故多用正治法,如三阳病热实证,以“热者寒之”法;三阴病虚寒证,以“寒者热之”法;实邪结里证,以“客者除之”法。后治法是疾病表象与本质不相一致,或病邪过强,拒药不受,顺其表象而治疗的方法,其实质仍然针对疾病本质治疗。具体运用根据病情,选择从其病性的药物作为引导,以防格拒,如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以通脉四逆汤温经回阳,加猪胆汁苦寒之性,引辛热药入阴,以防格拒。

6.随证治之,变化灵活 为六经病论治学的应变原则。仲景运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针对六经病兼变证而确定的原则,为临证诊治指南。

7、“三因”制宜各有侧重 为六经病论治学的客观依据。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时令、环境、个体差异影响,故治疗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首先,六经病论治,蕴集了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是治疗疾病的大法。六经病证虽以六经辨证为主体,但其兼变证复杂多端,故治法随证而变。因此,六经病证为论治之本,八法为论治之用,如太阳病之汗法;阳明病之清、下法;少阳病之和法;太阴病之温法;少阴病之急温法;厥阴病之清温、寒热兼用法。所以,《伤寒论》运用了麻桂之汗法、瓜蒂之吐法、硝黄之下法、膏知之清法、姜附之温法、参草之补法、柴芩之和法、虻蛭之消法等,可谓是集八法之大成。再者,六经病论治,汇集诸疗法。六经病论治中包括了多种多样的疗法,如药物疗法、针灸疗法、调息疗法等。药物疗法又有汤剂、散剂、丸剂等,择优选用。同时尚有药、针并用法;药、灸并用法等。此外,药物又有内服与外用等法,可谓汇集中医治法之精华。

(四)寒疫的六经证治要点

1.太阳经证治 太阳经证属表证,辛温解表是治疗太阳经证的总则。但由于经证中有中风、伤寒的不同。所以,表实无汗的伤寒证宜用麻黄汤解表发汗;表虚自汗的中风证则宜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解肌祛风。

太阳腑证有蓄水和蓄血两种类型。蓄水宜用五苓散化气行水;蓄血轻则用桃核承气汤,重则用抵当汤活血化瘀。

兼证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药物。变证的治疗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后世医家把仲景这句话奉为明言。表证如有阴虚现象,或久患疮疡,或失血患者,对辛温解表法须审慎使用,或加或减,不可生搬硬套,以免造成医疗事故。

2.阳明经证治 阳明属里热证,一般经证用清法,腑证用下法。阳明经证是无形邪热亢盛,容易消耗津液,宜用白虎汤清解;腑证因燥热既盛又与肠中糟粕相结聚,成为有形的燥屎,宜用承气汤泻下。如阳明腑实邪热较重,而气滞较轻,有心烦谵语、腹胀满者用调胃承气汤。如腑热较轻,肠胃气滞较重,有潮热谵语,腹大满不通者用小承气汤。如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俱甚,且潮热谵语或腹满痛拒按者用大承气汤治疗。如肠中津液枯燥而大便难者用麻仁丸或蜜煎导润下通便。阳明病多因燥热太甚津液受伤,因此,治疗上需要注意保存津液,不可妄用发汗利水而损伤津液。

3.少阳病证治 少阳病在半表半里,治法以和解为主,主方为小柴胡汤。禁用汗、吐、下三法。因病不在表,故不可汗;病不在里,故不可下;胸中无实邪,故不可用催吐法。

由于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的证候,因此,在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兼用解表和攻里的治法。如兼表证,用柴胡桂枝汤;兼里证,用大柴胡汤或柴胡加芒硝汤等。

4.太阴病证治 太阴病属里虚寒证,由于脾家虚寒,湿邪内阻,所以原则以温补为主。温中焦,暖脾阳,祛寒燥湿,理中汤为主方。但太阴病常兼其他证候,如太阴兼表而表偏重的,先解表,后温里,一般采取表里兼治的方法,如桂枝人参汤之例。如脾肾阳衰的里证偏急,则姜附并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5.少阴病证治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要方法。扶阳宜于寒化证,育阴针对热化证。扶阳宜温补,育阴宜清热。少阴阳虚寒化证所用扶阳抑阴的主要方剂如四逆汤、附子汤等。寒化证如出现假热现象的格阳戴阳证时,除用回阳救逆法外,再加宣通上下阳气之品,或采用反治的方法,如白通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之类。少阴病兼表时,可用温经发汗两解之法,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由于寒邪最易损伤阳气,故在少阴病中,又以虚寒证危候为多见,因此,在治疗少阴病的全过程中,时时都应注意扶阳的一面。阳回则生,阳亡则死。因为阳气的存亡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同时也应注意伤阴的一面,尤其在少阴虚热证中更是不可忽略。治少阴阴虚热化证的主方如黄连阿胶汤、猪肤汤等。但《伤寒论》叙述较略,需要参考后世温病学的论治方法。

6.厥阴病证治 由于厥阴病的病情比较复杂,临床上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病人体质随证施治。一般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证,治宜温清并用,主要方剂为乌梅丸、姜芩连参汤等。厥阴里虚寒证,当用温法,如吴茱萸汤。如病情涉及脾肾而见脾肾阳虚的则用四逆汤。血虚寒凝,用当归四逆汤。厥阴病从热化,当用清法,如白头翁汤。肝气郁结则用疏肝法,如四逆散。治疗厥阴病,需细心辨认证候的寒热多少,掌握病机进退和邪正胜负、虚实转化,及时予以调整治疗方法,才不致贻误病情。

二、温 疫

一般认为,温疫类疫病可分为温热类疫病和湿热类疫病,其中,温热类疫病包括暑燥疫和部分传染性强的温毒,如疫喉痧、大头瘟等。目前,温病学家认为温疫的辨证论治可以参用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有关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内容可以参照《温病学》教材或专著,本书不予重复。但在辨证治疗方面,有学者认为,由于温疫不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其辨证治疗仍按温病的辨治体系进行,不另列讨论。有学者认为明清时代的许多医家,其著作都以温疫立论,蕴涵着丰富的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值得重视,将温疫的证治专篇进行讨论。我们赞同后者的观点,将古今代表性著作中温疫的证治,节录如下,以供临床和研究者参考。

(一)《温疫论》证治辑要

1.温疫初起证治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达原饮: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

按: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用,以助升泄,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务在临时斟酌,所定分两,大略而已,不可执滞。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苔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自解,稍重者,必从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气盘踞于膜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不可强汗。或者见加发散之药,便欲求汗,误用衣被塞遏,或将汤火熨蒸,甚非法也。然表里隔绝,此时无游溢之邪在经,三阳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服汤后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此三消饮证。若脉长洪而数,大汗多渴,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汤证。如舌上纯黄色,兼见里证,为邪已入胃,此又承气汤证也。有二三日即溃而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数日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摄摄,五六日后陡然势张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设遇他病久亏,适又微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传?不传则邪不去,邪不去则病不疗,延缠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时师误认怯证,日进参芪,愈变愈固,不死不休也。

2.急证急攻证治 温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色,随现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伏邪即溃,邪毒传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渴少减,热去六七,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烟煤,此邪毒最重,复瘀到胃,急投大承气汤。傍晚大下,至夜半热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设此证不服药或投缓剂,羁迟二三日必死。设不死,服药亦无及矣。常见温疫二三日即毙者,乃其类也。

3.表里分传证治 温疫舌上白苔者,邪在膜原也。舌根渐黄至中央,乃邪渐入胃。设有三阳现证,用达原饮三阳加法。因有里证,复加大黄,名三消饮。三消者,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此治疫之全剂,以毒邪表里分传,膜原尚有余结者宜之。

三消饮:槟榔、草果、厚朴、白芍、甘草、知母、黄芩、大黄、葛根、羌活、柴胡、姜、枣煎服。

4.热邪散漫证治 温疫脉长洪而数,大渴复大汗,通身发热,宜白虎汤。

白虎汤:石膏一两,知母五钱,甘草五钱,炒米一撮,加姜煎服。

按:白虎汤为辛凉发散之剂,清肃肌表气分药也。盖毒邪已溃,中结渐开,邪气分离膜原,尚未出表,然内外之气已通,故多汗,脉长洪而数。白虎辛凉解散,服之或战汗,或自汗而解。若温疫初起,脉虽数未至洪大,其时邪气盘踞于膜原,宜达原饮。误用白虎,既无破结之能,但求清热,是犹扬汤止沸也。若邪已入胃,非承气不愈,误用白虎,既无逐邪之能,徒以刚悍而伐胃气,反抑邪毒,致脉不行,因而细小。又认阳证得阴脉,妄言不治,医见脉微欲绝,不敢议下,日惟杂进寒凉,以为稳当,愈投愈危,至死无悔。此当急投承气缓缓下之,六脉自复。

(二)《疫疹一得》证治辑要

1.败毒散证 败毒散治时行疫疠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声重,咳嗽痰喘,眼赤口疮,热毒流注,脚肿腮肿,诸疮斑疹,喉痹吐泻。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薄荷、甘草。

疫症初起,服此先去其爪牙,使邪不盘踞经络,有斑即透,较升、葛、荆、防发表多多矣。如口干舌燥加黄芩,喉痛加豆根,倍桔梗、甘草。古方引用生姜,姜乃暖胃之品,疫乃胃热之症,似不宜用,以葱易之。

2.凉膈散证 凉膈散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实,烦躁口渴,目赤头眩,口疮唇裂,吐血衄血,诸风瘛疭,胃热发斑,发狂,惊急抽风。

连翘、生栀子、黄芩、薄荷、桔梗、甘草、生石膏、竹叶。

此上、中二焦泻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古方用大黄、芒硝推荡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予忆疫疹乃无形之毒,投以硝、黄之猛烈,必致内溃。予以石膏易去硝、黄,使热降清升而疹自透,亦上升下行之意也。

3.清瘟败毒饮证 清瘟败毒饮治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不论始终,以此为主。后附加减。

生石膏(大剂六至八两,中剂二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小生地黄(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至五钱,小剂二至四钱)、乌犀角(代)(大剂六至八钱,中剂三至四钱,小剂二至四钱)、真川连(大剂四至六钱,中剂二至四钱,小剂一至一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疫症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如斑一出,即用大青叶,量加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此内化外解、浊降清升之法,治一得一,治十得十。

此十二经泻火之药也。斑疹虽出于胃,亦诸经之火有以助之。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佐以黄连、犀角(代)、黄芩泄心、肺火于上焦,丹皮、栀子、赤芍泄肝经之火,连翘、玄参解散浮游之火,生地黄、知母抑阳扶阴,泄其亢甚之火,而救欲绝之水,桔梗、竹叶载药上行;使以甘草和胃也。此皆大寒解毒之剂,故重用石膏,先平甚者,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

(1)疫疹之症

头痛倾侧:本方加石膏、玄参、甘菊花。

骨节烦痛,腰如被杖:本方加石膏、玄参、黄柏。

遍体炎炎:本方加石膏、生地黄、黄连、黄芩、牡丹皮。

静躁不常: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丹皮、黄芩。

火扰不寐:本方加石膏、犀角(代)、琥珀、黄连。

周身如冰: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黄柏、丹皮。

四肢逆冷:本方加石膏。

筋抽脉惕:本方加石膏、丹皮、胆草。

大渴不已:本方加石膏、花粉。

胃热不食:本方加石膏、枳壳。

胸膈遏郁:本方加黄连、枳壳、桔梗、瓜蒌霜。

昏闷无声: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黄芩、羚羊角(代)、桑皮。

筋肉动:本方加生地黄、石膏、黄柏、玄参。

冷气上升:本方加石膏、生地黄、丹皮、黄连、犀角(代)、胆草。

口秽喷人: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

满口如霜:本方加石膏、黄连、连翘、犀角(代)、黄柏、生地黄。

咽喉肿痛:本方加石膏、桔梗、玄参、牛子、射干、山豆根。

嘴唇焮肿:本方加石膏、黄连、连翘、天花粉。

脸上燎泡:本方加石膏、生地黄、金银花、板蓝根、紫花地丁、马勃、归尾、丹皮、玄参。

大头天行:本方加石膏、归尾、板蓝根、马勃、紫花地丁、金银花、玄参、僵蚕、生大黄(脉实者量加)。

痄腮:本方加石膏、归尾、金银花、玄参、紫花地丁、丹皮、马勃、连翘、板蓝根。

颈颌肿痛:本方加石膏、桔梗、牛蒡子、夏枯草、紫花地丁、玄参、连翘、金银花、山豆根。

耳后痛硬:本方加石膏、连翘、生地黄、天花粉、紫花地丁、丹皮、金银花、板蓝根、玄参。

耳聋口苦:本方加生地黄、玄参、柴胡、黄柏。

嗒舌弄舌: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黄柏、玄参。

红丝绕目:本方加菊花、红花、蝉衣、谷精草、归尾。

头汗如涌:本方加石膏、玄参。

咬牙:本方加石膏、生地黄、丹皮、龙胆草、栀子。

鼻血泉涌:本方加石膏、生地黄、黄连、羚羊角(代)、桑皮、玄参、棕灰、黄芩。

舌上珍珠: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连翘、净银花、玄参、花粉。

舌如铁甲:本方加石膏、犀角(代)、黄连、知母、天花粉、连翘、玄参、黄柏。

舌丁: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连翘、金银花。

舌长:以片脑为末涂舌上,应手而缩,甚者必须五钱而愈。

舌衄:本方加石膏、丹皮、生地黄、黄连、犀角(代)、栀子、败棕灰。

齿衄:本方加石膏、黄柏、生地黄、丹皮、栀子、犀角(代)、黄连、玄参、黄芩。

谵语: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丹皮、栀子、黄柏、龙胆草。

呃逆:本方加石膏、柿蒂、银杏、竹茹、羚羊角(代)、枇杷叶。

呕吐:本方加石膏、黄连、滑石、甘草、伏龙肝。

似痢非痢:以及辨证为热注大肠:本方加石膏、黄连、滑石、猪苓、泽泻、木通。

大便不通:本方加大黄。

大便下血:本方加生地黄、槐花、棕炭、侧柏叶。

小便短缩如油:本方加滑石、泽泻、猪苓、木通、通草、萹蓄。

小便溺血:本方加生地黄、桃仁、滑石、茅根、川牛膝、琥珀、棕炭。

发狂:本方加石膏、犀角(代)、黄连、栀子、丹皮、川黄柏。

痰中带血:本方加石膏、黄芩、棕炭、生桑皮、羚羊角(代)、生地黄、瓜蒌霜。

遗尿: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滑石。

喘嗽:本方加桑皮、黄芩、石膏、羚羊角(代)。

发黄:本方加石膏、滑石、栀子、茵陈、猪苓、泽泻、木通。

循衣摸床:本方加石膏、黄连、犀角(代)、丹皮、栀子、胆草。

狐惑:本方加石膏、犀角(代)、苦参、乌梅、槐子。

战汗:战后汗出、脉静、身凉,不用药;有余热即服本方小剂,一药而安。

瘟毒发疮:本方加石膏、生地黄、黄连、紫花地丁、金银花,上加升麻,下加川牛膝,胸加枳壳、蒲公英,背加威灵仙、出头皂刺。

(2)疫疹之形

松浮:本方加大青叶、玄参。

紧束有根:本方加石膏、生地黄、犀角(代)、玄参、桃仁、紫草、黄连、红花、连翘、归尾。

(3)疫疹之形:

红活:本方加大青叶、玄参。

淡红:本方加大青叶、玄参。

深红:本方加大青叶、玄参、生地黄。

艳红:本方加大青叶、生地黄、石膏、丹皮、玄参。

紫赤:本方加石膏、生地黄、玄参、黄连、犀角(代)、丹皮、桃仁。

红白砂:本方小剂加生地黄、当归、蝉衣。

(三)董建华《温热病论治》温疫证治辑要

1.蟠居膜原 疫戾之气初起,邪毒蟠居膜原。症见憎寒壮热,继则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痛身疼,苔白或如积粉,脉不浮不沉而动数。治宜宣透膜原,方用达原饮主之。

处方:槟榔6g,厚朴3g,草果3g,知母3g,芍药3g,黄芩3g,甘草1.5g。

2.热传阳明 温疫不解,热传阳明气分。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苔黄厚而干,脉洪大。治宜清气生津,方用白虎汤加味。

处方:生石膏(先下)30g,知母10g,川石斛10g,麦冬10g,天花粉10g,生甘草3g,芦根30g,连翘10g。

若热邪化火而成燥实,鼻如烟煤,胸腹满痛,大便秘结,苔黑,满舌生刺,脉大而数。治宜急下存阴,方用大承气汤主之。

处方:大黄15g,元明粉9g,厚朴3g,枳实3g。

3.疫毒痢下 突然起病,势来急骤。先见高热、烦躁、口渴、恶心,继则腹痛拒按,痢下频繁,脓血腥臭,肛门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甚则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唇焦舌绛。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主之。

处方:黄连9g,黄芩9g,黄柏9g,金银花12g,白头翁30g,秦皮12g,赤芍9g,丹皮6g。

4.火热内焚 疫疠之气侵入人体,火毒熏灼于内,热邪充斥内外,火势上炎。症见壮热,头痛如劈,烦躁谵妄,甚则吐衄,口干唇焦,舌上生刺,脉沉而数。治宜清瘟败毒饮主之。

处方:广犀角(代)6g,丹皮6g,连翘10g,玄参10g,生甘草6g,黄芩6g,栀子6g,竹叶6g,生石膏(先下)60g,知母10g,赤芍10g,桔梗6g,小生地黄10g,黄连6g。

5.疫毒发斑(出血热) 疫毒化火,热逼营血,伤及心肝肾脏腑,症见高热、烦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肌肤发斑发疹,成串成片,且带血点,甚则吐血、衄血、便血、神昏谵语、抽搐痉厥。本病病程较长,临床变化比较复杂,宜详加辨别。

6.气营(血)俱燔 热炽气分,逼迫入营(或血),而成气营(血)两燔。症见壮热、烦渴引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密布,或成串、成片,或见鼻衄,或见呕血、吐血,或见便血、尿血,苔黄舌红,脉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黄连3g,黄芩6g,犀角(代)3g,赤芍10g,板蓝根10g,生地黄15g,丹皮10g,玄参10g,蚤休10g。

7.正气虚脱 阴津亏耗,而欲内竭,阳气衰微,势将外亡,阴竭阳亡,虚脱显露。症见身热骤退,体温下降,四肢厥逆,肌肤湿冷汗出,面色灰白,精神委顿,倦卧少言,气息低微,出血现象加重,脉沉细数。治宜益气救阴,回阳固脱,方用生脉散加附子。

处方:人参6g,炮附子10g,麦冬12g,五味子10g。

8.肾阴枯竭,水热互结 热毒蕴结日久,劫津耗液,真阴日渐亏损。症见头痛、腹泻、烦躁、萎靡嗜睡、小便量少,甚则尿闭、口干饮少、水入即吐,或见出血加重,舌光红无津,脉细数无力。治宜滋肾生津,育阴利水,方用左归饮合猪苓汤。

处方:生地黄12g,山药10g,山茱萸10g,茯苓12g,枸杞子10g,炙甘草3g,猪苓10g,泽泻10g,阿胶(烊服)6g,滑石12g。

9.肾虚不固 温热疫毒之邪虽已衰退,但肾气大伤,固摄失职,以致水液无以藏蓄。症见小便频数,尿量剧增,夜间尤多,尿色清淡,伴口渴多饮、腰酸乏力、肢体疲倦、舌质淡而欠润、脉沉细无力。治宜补肾固摄,方用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

处方:熟地黄12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杜仲10g,菟丝子10g,熟附子10g,肉桂5g,鹿角胶(烊化)9g,益智仁10g,黄芪12g,桑螵蛸9g,覆盆子9g。

10.虚损未复 病邪已退,体虚未复。症见腰膝酸软无力、头昏耳鸣、舌红脉细;或见少气懒言、畏寒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脉细;或见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舌红嫩、脉细数。治宜补益虚损为主。肾阴虚者,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12g,山茱萸10g,淮山药10g,制茯苓12g,何首乌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怀牛膝12g);脾气虚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2g,山药10g,陈皮6g,神曲10g,谷、麦芽各10g,鸡内金6g);胃阴虚者,可用益胃汤加减(沙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2g,玉竹10g,川石斛10g,白芍6g,甘草3克);余邪未清者,可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9g,生石膏15g,麦冬9g,姜半夏6g)。

(四)《温病学》教材(林培政主编)温疫类温病证治辑要

1.卫气同病证治

证候: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渴唇焦,恶心呕吐,腹胀便结,或见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边尖红,苔微黄或黄燥,脉浮数或滑数。暑燥疫初起,邪势迅猛,初起即可见卫气同病。

治法:表里双解。

方药:增损双解散(《伤寒瘟疫条辨》)。

僵蚕、滑石、蝉蜕、姜黄、防风、薄荷叶、荆芥穗、当归、白芍药、黄连、连翘、栀子、黄芩、桔梗、大黄、芒硝、石膏、甘草。

2.邪遏膜原证治

证候:初始憎寒而后发热,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脉不浮、不沉而数,舌苔白厚腻如积粉,舌质红绛。湿热疫初起,疫毒郁遏表里分界之膜原。

治法:透达膜原,疏利化浊。

方药:达原饮(《温疫论》)。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3.清浊相干证治

证候:发热较重,即见暴吐暴泻,甚则呕吐如喷,吐出酸腐物,夹有食物残渣,泻下物热臭,呈黄水样,甚如米泔水,头身疼痛,烦渴,脘痞,腹中绞痛阵作,小便黄赤灼热,舌苔黄腻,脉濡数;甚或转筋,肢冷腹痛,目陷脉伏。湿热秽浊疫邪由膜原直走中道,邪正清浊相干胃肠是本证的病机关键。

治法:芳香化浊,分利逐邪。

方药:燃照汤(《重订霍乱论》)。

酒黄芩、焦栀子、制厚朴、佩兰、滑石、炒豆豉、制半夏、白蔻仁。

蚕矢汤(《重订霍乱论》)。

晚蚕砂、木瓜、薏苡仁、制半夏、黄连、大豆黄卷、黄芩(酒炒)、通草、吴茱萸、焦栀子。

4.秽浊郁闭中焦证治

证候:发热,卒然腹中绞痛,痛甚如刀割,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甚则面色青惨,昏聩如迷,四肢逆冷,头汗如雨,舌淡苔白,脉沉伏。湿热秽浊疫毒闭阻中焦气机所致。

治法:解毒辟秽,芳香开闭。

方药:玉枢丹(《百一选方》)。

山慈菇、续随子、千金霜子、红芽大戟、麝香、文蛤。

行军散(《重订霍乱论》)。

西牛黄、当门子、珍珠、冰片、硼砂、雄黄、火硝、金箔。

5.疫困脾土证治

证候:大多起病缓慢,胁肋胀痛,脘痞腹胀,纳谷不馨,口不渴,身重乏力,便溏,或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苔白腻。因内有脾湿,复感湿热性疠气所致。

治法:解毒辟秽,运脾渗湿。

方药:胃苓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

6.疫漫三焦证治

证候:身大热,烦躁,胸闷腹胀,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黄疸迅速加深,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燥,脉滑数。甚则神昏谵语、抽搐、便血、溺短赤等。

治法:解毒逐邪,凉血护阴,清心开窍。

方药: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

7.邪传阳明证治

证候:壮热口渴,大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或身热烦渴,午后热甚,鼻如烟煤,腹满硬痛,通舌变黑起刺。疫毒化燥,燔炽于阳明气分。

治法:清热生津或急下存阴。

方药:白虎汤(《伤寒论》)。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8.疫毒充斥证治

证候:身大热,头痛如劈,两目昏瞀,或狂躁谵妄,口干咽痛,腰如被杖,骨节烦痛,或惊厥抽搐,或吐衄发斑,舌绛苔焦或生芒刺,脉浮大而数或沉数,或六脉沉细而数。本证暑燥疫多见,以暑热疫疠毒邪充斥表里为特点。

治法:解毒清泄,凉血护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生石膏、生地黄、犀角(代)、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生甘草、丹皮、鲜竹叶。

9.正气欲脱证治

证候:吐泻不止、目眶凹陷、指螺皱瘪、面白气促、声嘶、疲软无力、心烦、口渴引饮、尿少或尿闭、舌质干红、脉沉细,甚则脉细微欲绝。

治法:亡阴须益气养阴,生津救逆;亡阳则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亡阴可用生脉散(《温病条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生脉散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大定风珠组成: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亡阳可用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参附汤(《正体类要》)。

通脉四逆汤组成:炙甘草、熟附子、干姜。

参附汤组成:人参、熟附子。

10.正衰邪恋证治

证候:身热,口不渴,默默不语,神志不清,或胁下刺痛,或肢体时痛,脉数。多见于素有内伤,复感疫毒,或疫病日久不解,气钝血滞而疫毒不得外泄,深入厥阴,络脉凝滞。

治法:扶正祛邪。

方药:三甲散(《温疫论》)。

鳖甲、龟甲、穿山甲、蝉蜕、僵蚕、牡蛎、土鳖虫、白芍、当归、甘草。

(五)《温病学》教材(林培政主编)温毒类温病证治辑要

在疫病中包含了诸如大头瘟、疫喉痧(烂喉痧)等温毒类疾病,本书不逐一论述,而辑录《温病学》教材(林培政主编)温毒类温病证治内容,以供参考。

1.卫分证治

(1)风热毒邪犯卫

证候:恶寒发热,热势不甚,无汗或少汗,头痛,头面红肿,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风热时毒侵犯肺卫之证。

治法:疏风透表,宣肺利咽。

方药: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

鲜葱白、苦桔梗、焦栀子、淡豆豉、鲜薄荷、青连翘、生甘草、淡竹叶。

金黄散(《医宗金鉴》)(外敷)。

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

(2)温热毒邪犯卫

证候:初起憎寒发热,继则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甚或溃烂,肌肤丹痧隐隐,舌红赤,见珠状突起,苔白而干,脉浮数。为烂喉痧的初起表现,时毒外袭肌表,内侵肺胃之证。

治法:透表泄热,解毒利咽,凉营透疹。

方药:清咽栀豉汤(《疫喉浅论》)。

生栀子、香豆豉、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粉甘草、蝉蜕、白僵蚕、水牛角、连翘壳、苦桔梗、马勃、芦根、灯心、竹叶。

玉钥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吹喉)。

焰硝、硼砂、冰片、白僵蚕。

2.气分证治

(1)毒盛肺胃

证候: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头面焮肿疼痛,咽喉疼痛加剧,舌红苔黄,脉数实。肺胃热毒,上攻头面所致。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

黄芩、黄连、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桔梗、升麻、柴胡、陈皮、生甘草。

三黄二香散(《温病条辨》)(外敷)。

黄连、黄柏、生大黄、乳香、没药。

(2)毒壅肺胃,热结肠腑

证候:身热如焚,气粗而促,烦躁口渴,咽痛,目赤,头面及两耳上下、前后红肿疼痛,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短少,舌赤苔黄,脉数。风热时毒壅盛于肺胃及肠腑。

治法: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方药:通圣消毒散(《证治准绳》)。

防风、川芎、白芷、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焦栀子、滑石、芒硝、酒炒大黄、苦桔梗、生甘草、水牛角、大青叶、薄荷、鲜葱白、淡豆豉、芦根、浮萍。

三黄二香散(外敷,同前)。

(3)毒壅上焦

证候: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糜烂,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此为表邪已解,温热时毒壅于上焦气分,波及营(血)分。

治法:清气解毒,凉营退疹。

方药:余氏清心凉膈散(《疫疹一得》)。

连翘、黄芩、山栀子、薄荷、石膏、桔梗、甘草、竹叶。

锡类散(《金匮翼》)(吹喉)。

象牙屑、珍珠、青黛、冰片、壁钱、西牛黄、焙指甲。

3.营血分证治

(1)毒燔气营(血)

证候:咽喉红肿糜烂,甚则气道阻塞,声哑气急,丹痧密布,红晕如斑,赤紫成片,壮热,汗多,口渴,烦躁,舌绛干燥,遍起芒刺,状如杨梅,脉细数。邪毒化火,燔灼气营(血)之危重证。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救阴。

方药:凉营清气汤(《丁甘仁医案》)。

水牛角、鲜石斛、黑栀子、丹皮、鲜生地黄、薄荷叶、黄连、赤芍、玄参、生石膏、生甘草、连翘壳、鲜竹叶、茅根、芦根、金汁(冲服)。

(2)邪陷心包,内闭外脱

证候:身热,神志昏聩不语,倦卧,汗多气短,脉细无力,甚则身热骤降,烦躁不宁,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细微欲绝。

治法:清心开窍,固脱救逆。

方药:生脉散或参附汤合“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组方从略)。

4.后期证治

(1)胃阴耗伤

证候:身热已退,头面红肿消失,口渴,但欲饮,不欲食,咽干,目干涩,唇干红,舌干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微数。此为大头瘟的恢复期表现。

治法:滋养胃阴。

方药:七鲜育阴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鲜生地黄、鲜石斛、鲜茅根、鲜稻穗、鲜雅梨汁、鲜蔗汁(冲服)、鲜枇杷叶(去毛炒香)

(2)余毒伤阴

证候:咽喉糜烂渐减,但仍疼痛,壮热已除,惟午后仍低热,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脱屑,舌红而干,脉细数。此为烂喉痧的恢复期表现。

治法:滋阴生津,兼清余热。

方药: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

西洋参、生地黄、茯神、麦冬、白芍、天花粉、天冬、玄参、知母、炙甘草。

四、杂 疫

杂疫类疾病的种类较多,文献记载的名称也比较繁杂,如《松峰说疫》记载有70多种,但许多名称已无从考究,目前也多不被采用。目前仍被采用的有霍乱、疫咳(百日咳)、疫黄或疫疸等。对于霍乱,自东汉《伤寒论》立专篇论述,到清代《重订霍乱论》专书讨论,所论霍乱是否均为现代传染病学中的霍乱(即真霍乱),学术上仍有争议。我们认为,凡不属于寒疫、温疫的疫病可归属于杂疫之中。至于病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可否借鉴现代传染病学的有关病名,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探讨其中医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邱模炎.中医疫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2 裘沛然.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参考资料.北京中医学院师资班内部讲义,1981

4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 鲁兆麟.中医各家学说.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6 郭谦亨.温病述评.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7 陆 拯.近代中医珍本集,温病分册.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8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9 孟澍江.温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 林培政.温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11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温疫论评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12 余 霖.疫疹一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3 董建华.温热病论治.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4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疫病史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15 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伤寒论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6 刘渡舟.伤寒挈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7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8 柯雪帆.伤寒论选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