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疸患者的忌糖和食疗

黄疸患者的忌糖和食疗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湿重的黄疸病人不宜吃糖 祖国医学认为“黄疸”主要是外感湿热或时邪外袭引起。2.黄疸与食疗 黄疸是一种全身皮肤发黄及双目眼白发黄的病症。此病人发生,多与湿有关;从脏腑说多与脾胃密切联系。治疗之法,阳黄须清热利湿退黄,阴黄的治疗,则须温中化湿以退黄。有多种疾病可引起黄疸的发生。因此,遇有黄疸,除从中医方面分清阳黄和阴黄以外,还须做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更好地确定病的性质,并作更有针对性的处理。

1.湿重的黄疸病人不宜吃糖 祖国医学认为“黄疸”主要是外感湿热或时邪外袭引起。由于各人的禀赋不同,湿热之邪侵犯体后产生不同的感受,若阳气素盛,则随火化归阳明而偏热:阳气素虚,则随湿化归太阴而偏“湿”。热胜者黄色鲜明,湿胜者黄而晦暗;热胜者易治,湿胜者难以速效。

糖在人体吸收后,可变成葡萄糖,供机体活动需要的热量,有剩余时则转化为肝糖原,贮存在肝中,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强调肝炎病人应多吃糖。糖在中医学中有很多论述,如《本草汇言》论白糖“多食、久食,善发湿火”。李时珍则谓“甘湿而易助湿热,所谓积湿成热也”。所以,根据上述原则,对“湿重”或“湿热并重”的黄疸病人,则应禁食糖类,要待湿化热清后,方可适量服用,亦不宜过多。否则,高糖反而助长湿热,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致使湿邪更加固闭,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功能,令湿邪易于困脾,出现口淡、口酸或腹胀闷、纳减、食不知味等症状,使黄疸日久而不退,病易生变,故宜戒糖为妥。

2.黄疸与食疗 黄疸是一种全身皮肤发黄及双目眼白发黄的病症。此病人发生,多与湿有关;从脏腑说多与脾胃密切联系。古代对黄疸的记载名目繁多,《圣济总录》有九疸三十六黄之分,但归根结底,不外阳黄、阴黄两大类。阳黄多由湿热而致,湿热或自内生,或由外感,蕴郁不解,郁而致黄,发为黄疸:阴黄多由寒湿引起,即湿郁不化,损伤脾阳,或平素脾阳既虚,均可导致阴黄的发生。阳黄之证,黄而鲜泽,色如橘皮,小便短赤;阴黄之证,黄而晦暗,色似烟熏。治疗之法,阳黄须清热利湿退黄,阴黄的治疗,则须温中化湿以退黄。

有多种疾病可引起黄疸的发生。最为了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其他如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溶血性黄疸等。因此,遇有黄疸,除从中医方面分清阳黄和阴黄以外,还须做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更好地确定病的性质,并作更有针对性的处理。

3.黄疸的食疗

(1)阳黄(湿热发黄):身热口渴,胸脘痞闷,双目眼白和遍身发黄,黄如橘皮,色深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陈皮饮] 茵陈10g,陈皮10g,煎水饮。茵陈苦,微寒,是清热、利湿、退黄的要药:陈皮健脾燥湿,理气除满,二物煎水,有利湿退黄、健脾消胀之功。

[赤小豆粥] 取赤小豆、白米等份,以常法煮粥,宜烂。

[冬瓜汤] 冬瓜500g,煮汤三大碗,分3次服。

[滑石红糖茶] 滑石12g,加红糖适量,泡水代茶饮。

赤小豆、冬瓜、滑石均能清热利尿,有利于退黄。

[黄花菜饮] 黄花菜鲜根30g,水煎服。黄花菜即苜蓿菜,味甘,微苦,性凉,祛脾胃邪热,通利大小肠,并能清热利胆退黄。

[黄瓜皮煎] 黄瓜皮,水煎代茶饮。

[黄瓜根汁] 黄瓜根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

黄瓜甘寒,清热解毒,并能利湿,故有利于退黄。

[柚皮散] 柚皮2个,烧炭研末,每次服5~10g,饭后用米汤送服,每日3次。柚子甘,酸,寒,和胃化滞,助消化,利肠胃,有助于退黄。

[麦苗饮] 鲜麦苗1把,滑石粉15g,水煎去渣饮。此饮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

[炖田螺] 大田螺10~20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黄酒半小杯,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炖熟,饮汤,每日1次,田螺甘,咸寒,有清热利水,消肿退黄之功,可治因湿热而致之阳黄证。

(2)阴黄(寒湿发黄):身不热,口不渴,身目发黄,其色晦暗,四肢发凉,时时腹泻,泻下清冷,舌质淡白,脉象沉迟,治宜温中化湿。

茯苓粉] 茯苓粉每日30g,冲服。茯苓甘平,健脾利湿,有利于治疗脾虚郁之阴黄。

[陈皮红枣饮] 红枣10个去核,橘皮l块,煎水饮。红枣甘温,健脾养胃;陈皮辛、苦、温,健脾燥湿,二物煎服,有健脾和中祛湿之功。

[茵陈红糖茶] 茵陈15g,红糖30g,煎水代茶饮。茵陈利湿退黄,红糖性温,补脾暖中,二物配伍,有温中化湿退黄之功。

[茵陈干姜饮] 茵陈15g,干姜6g,红糖适量,水煎服。此方温中祛寒之功更著,故更有善于治寒湿阴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