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应激反应综合症

精神应激反应综合症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上,对于那些患躯体疾病的个体及老年人,在遭遇上述应激事件时,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激越性活动过多,如逃跑反应、神游及茫然出走等。2.鉴别诊断 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如存在意识障碍,表现为“茫然”状态、神游、木僵等症状时,应与癔症相鉴别。如系首次发作,应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

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应激因素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起病,精神症状一般于几日至1周内恢复,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预后较好,多无缺损症状。

【发病原因】 剧烈的应激因素可引起患者严重的创伤体验,构成发病的直接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个体本身或其所爱之人安全或身体完整性的严重威胁。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场面、受罪犯侵袭、被强奸等;②个体的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网络发生急骤的威胁性改变。如亲人、配偶突然去世,夫妻感情破裂,身处拘禁或隔离状态等。

以上各种应激因素作用于个体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个体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即个体评价系统。如配偶突然去世,对于夫妻关系不融洽、生活不和谐、长期吵吵闹闹致使婚姻关系处于崩溃边缘的个体来讲,其情感反应不会达到精神障碍的程度;而对于夫妻恩爱、生活和谐幸福、个性敏感、依赖性强的个体,则容易引起精神障碍。临床上,对于那些患躯体疾病的个体及老年人,在遭遇上述应激事件时,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临床表现】

1.“茫然”状态 最初典型的表现是“茫然”状态,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局限、注意狭窄、对周围事物理解、定向障碍。

2.精神运动性抑制 继之可出现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为感知觉迟钝、情感平淡、呆滞、运动减少、步态不稳、肌颤及肌张力增加、社会性退缩,有的患者出现亚木僵及木僵状态。

3.精神运动性兴奋 有的患者也可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紧张、惊恐、坐卧不安,无目的徘徊。激越性活动过多,如逃跑反应、神游及茫然出走等。

4.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常存在惊恐性焦虑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多汗、面色潮红等。

【病程与预后】 该病病程短暂,精神症状一般在受到强烈精神刺激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事后对于发作情况可有部分或完全遗忘。

预后良好,在脱离创伤环境后,症状可迅速消失,一般不遗留缺损症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应符合以下几点 ①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诱因。②在遭遇精神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内发病。③主要有两种临床表现:一种是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另一种是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可有轻度意识模糊。④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2.鉴别诊断 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如存在意识障碍,表现为“茫然”状态、神游、木僵等症状时,应与癔症相鉴别。如系首次发作,应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相反,若有明显癔症性格,在轻微的负性应激事件下反复发作,症状多变,或伴有癔症的躯体性及分离性症状,则诊断为癔症。

【治疗】 该病的治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及时脱离或改变创伤环境。

2.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必要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物。

3.支持性心理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