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小球肾小管滤过指标是多少

肾小球肾小管滤过指标是多少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肾小球功能主要是滤过,评估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是肾小球滤过率,即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临床上通常通过测定各种物质的血浆清除率来反映肾小球功能。但在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可无变化。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酸排泄减少,故血尿酸增高。由于酚红排泌试验受肾血流量及其他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对肾小管功能敏感性不高,故目前基本不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功能主要是滤过,评估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是肾小球滤过率,即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临床上通常通过测定各种物质的血浆清除率来反映肾小球功能。

(一)菊粉清除率测定

【原理】 菊粉是由果糖构成的一种多糖体,分子量小,约为5 200D,静脉注射后,不被机体分解、结合、利用和破坏,可以自由的通过肾小球滤出,不被肾小管排泌和重吸收,是目前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最准确的方法。

【正常参考值】

1.成年男性127ml/min。

2.成年女性118ml/min。

【临床意义】

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时菊粉清除率显著降低。

2.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高血压晚期等可有不同程度降

低。

3.肾盂肾炎时可稍有降低。

由于本方法操作复杂,需静脉滴注菊粉、反复抽血、留置导尿,且菊粉有时可引起发热反应,故临床难以推广应用,主要用于临床实验研究工作。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原理】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分泌量很少,故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正常参考值】 80~120ml/min。

【临床意义】

1.判断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指标 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正常值的50%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可低至50ml/min,但血清尿素氮和肌酐仍在正常范围内,故可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2.评估肾功能的损伤程度 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数值的不同,评价肾脏损伤的程度。

3.指导治疗 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数值的不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

(三)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测定

【原理】 血肌酐和血尿素氮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也较少,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值50%以下时,血肌酐和血尿素氮仍可在正常范围内,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值50%以上时,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才开始升高,因此,当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伤。除受肾功能影响外,血尿素氮还受肾外因素影响,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及高分解代谢等,而血肌酐基本不受上述因素影响,敏感性较血尿素氮好,但两者均非早期诊断的指标。

【正常参考值】

1.血肌酐:男53~106μmol/L,女44~97μmol/L。

2.血尿素氮:3.2~7.1mmol/L。

3.血尿素氮/血肌酐约为10。

【临床意义】

1.血肌酐升高

(1)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

(2)鉴别肾源性与非肾源性肾衰竭:肾实质损伤所致的肾源性肾衰竭,血肌酐常超过200μmol/L;而由心力衰竭、脱水、肾病综合征所致的有效血容量下降,使肾血流量减少致非肾源性肾衰竭,血肌酐多不超过200μmol/L。

(3)老年人、肌肉消瘦者血肌酐略低,相反体形高大、肌肉发达者,血肌酐可比正常值略高。

2.血尿素氮升高

(1)肾性因素: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衰竭,其增高一般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但在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可无变化。

(2)肾前性因素:如心力衰竭、严重脱水、肝肾综合征所致的有效血容量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而致的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升高,但血肌酐升高不明显。

(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创伤、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蛋白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升高。

3.血尿素氮减少 较少见,通常见于严重肝炎合并广泛肝坏死。

4.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意义 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比值升高;低蛋白饮食、肝脏疾病时比值降低。

(四)血尿酸测定

【原理】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嘌呤主要由体内组织核酸分解产生(约占80%),也可来源于食物(约占20%),嘌呤核苷和嘌呤经水解、脱氢和氧化作用生成尿酸,小部分由肝脏分解破坏,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在近端小管98%~100%被重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尿酸清除率较低。

【正常参考值】

1.男性:268~488mmol/L。

2.女性:178~387mmol/L。

【临床意义】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主要见于原发性痛风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①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酸排泄减少,故血尿酸增高。②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分裂旺盛,核酸分解加强,内源性尿酸增加,故血尿酸增高。③长期禁食和糖尿病。血酮体升高,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使血尿酸增高。④多发性骨髓瘤、子痫以及应用噻嗪类利尿药均可使血尿酸升高。

(五)血β2-微球蛋白测定

【原理】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仅为11 800D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血浆、尿、脑脊液和唾液中,在人体内的浓度相当恒定,容易经过肾小球滤过,但99.9%被肾小管重吸收,血中浓度很低。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血中浓度0.8~2.4mg/L,平均约1.5mg/L。

【临床意义】

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降低时,血β2-微球蛋白升高。

2.肾移植 肾移植成功后血β2-微球蛋白很快下降,甚至比血肌酐下降更早,当发生排异反应时,由于肾功能下降及排异引起的淋巴细胞增多而使β2-微球蛋白合成增加,故血β2-微球蛋白升高,且往往较血肌酐升高更早更明显。

3.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以及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β2-微球蛋白也可升高。

二、肾小管功能测定

(一)远端肾小管功能测定

1.莫氏浓缩稀释试验

(1)原理:试验前停用利尿药,晚餐照常进食,晚8时后禁饮食,试验日正常进食,每餐含水分500ml左右,不再另进液体。晨8时尿弃去,开始计时到次日晨8时共24h内日间每2h(10、12、14、16、18、20时)尿液和夜间(次日晨8时)尿液的量和比重,观察相互关系,以了解肾功能情况。

(2)正常参考值:24h尿量为1 000~2 000ml,昼夜尿量之比为(3~4)∶1,12h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尿液最高比重应在1.020以上,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少于0.009。

(3)临床意义

①多尿、比重低、夜尿量增多或比重固定在1.010表明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慢性间质性肾炎以及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

②少尿、比重高:见于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肾前性少尿。

2.尿渗透压测定

(1)原理:尿渗透压是指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而与微粒的种类和性质无关。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都能反映尿中溶质的含量,但尿比重易受溶质微粒大小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而尿渗透压仅受溶质的离子数量的影响,更能真正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2)正常参考值:正常人禁饮后尿渗透压为600~1 000mmHg/L,平均800mmHg/L。血浆渗透压为275~305mmol/L,平均300mmol/L。尿/血渗透压比值为(3~4.5)∶1。

(3)临床意义

①判断肾浓缩功能:肾小管间质病变、急慢性肾衰竭等均可出现肾浓缩功能障碍。

②鉴别肾前性和肾性少尿:肾前性少尿,由于肾小管浓缩完好,故尿渗透压较高;肾小管坏死所致肾性少尿,尿渗透压降低。

(二)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1.肾小管葡萄糖最大吸收量试验

(1)原理:正常人血中葡萄糖从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当大量葡萄糖注入人体内,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了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重吸收极限时,尿中将有葡萄糖排出,所以,肾小管最大重吸收量=肾小球滤过率-尿中排泄量。

(2)正常参考值:340±18.2mg/min。

(3)临床意义:血糖正常、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仅尿糖阳性时为肾性糖尿,由于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减退,见于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2.酚红排泌试验 酚红注入体内后,绝大部分由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泌,从尿液中排出,因此,测定酚红排泄率,可粗略判断肾小管排泌功能。由于酚红排泌试验受肾血流量及其他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对肾小管功能敏感性不高,故目前基本不用。

3.尿中溶菌酶及尿β2-微球蛋白测定 详见尿液检查部分。

4.尿氨基酸测定 血中氨基酸经肾小球滤过,绝大部分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如尿中氨基酸排出异常增多,可考虑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减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