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常不吃早餐,午餐暴饮暴食,晚上大吃大喝,导致吸收的热能过多,再加上运动不足,剩余的热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引起肥胖。
研究证明,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者血液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要高33%,这些人很容易患胆结石和胆囊炎等疾病。另外,早餐时吸收的热能不容易转化成脂肪存储起来,但晚餐摄取的热能就很容易转化成脂肪存储在体内。但并不是天天吃早餐了就可以,因为如果早餐的食物选择不恰当,长期下去同样会影响健康。这些不健康的早餐包括煎鸡蛋、油饼、油条、汉堡包、甜点、高糖饮料等,常吃这样的早餐会引起肥胖或者引起糖尿病、胆固醇过高等。
冠心病患者要按时吃早餐,因为清晨血液黏稠度增加,不吃早餐会加重血液黏稠度,从而促进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脑卒中的发生。冠心病者经过一夜空腹后,其血小板活性增加,增高了血液的黏稠度,血流缓慢,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脏病发作,或阻塞脑血管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早餐后,这种危险性就会降低,因为早餐使血液中促血栓形成的物质相对减少,血液黏稠度下降。由此可见,吃早餐既是营养需要,还是预防心脏病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早餐要合理,早餐应含有适当比例的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是纯糖类的早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然后血糖迅速下降;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合理配置的早餐,就能在进食后继续保持血糖的较理想的水平。高质量的早餐包括谷类、乳类、肉类、蔬果类,如果只有其中的三类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