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巨细胞肺炎影像诊断

巨细胞肺炎影像诊断

时间:2023-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腹部超声检查是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首选筛查手段。MRI对发现脑组织病变及脑发育情况能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检查手段。胚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新生儿可引起严重的活动或非活动性脑膜脑炎,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脑积水和小头畸形,室管膜下钙化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年长儿或成人症状多不明显,而胎儿期的感染则常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引起死胎和早产。

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较严重的病毒感染。

【影像检查方案】

腹部超声检查是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首选筛查手段。虽然CT对TORCH所致的颅内钙化十分敏感,但作为一种有辐射的检查方法,它不适合做孕期的检查,若婴儿期需要协助诊断者应慎用,且需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MRI对发现脑组织病变及脑发育情况能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检查手段。

【典型病例】

病例1 男,14个月,不会翻身,不会走路,肌张力Ⅳ级(图15-1-1)。

图15-1-1 巨细胞病毒感染

影像所见

CT表现:CT平扫上表现为显著的对称性双侧脑室扩张,其内充以低密度的脑脊液,表现为重度脑积水征象;脑室旁可见多发性、局灶性分布、界限清楚的钙化病灶。

病例2 女,5个月,运动障碍,视力障碍(图15-1-2)。

图15-1-2 巨细胞病毒感染

影像所见

MRI表现:A.轴位T1WI;B.轴位T2WI:表现为无脑回畸形,脑实质显著变薄,双侧脑室显著对称性扩张,表现为重度脑积水征象;脑室旁可见多发性、局灶性分布、界限清楚的T1WI稍高信号、T2WI明显低信号的钙化病灶。

【影像与病理】

胚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新生儿可引起严重的活动或非活动性脑膜脑炎,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脑积水和小头畸形,室管膜下钙化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病毒感染后造成基底节、背侧丘脑区血管性损害,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嗜碱性矿物质在动脉壁沉积,动脉壁增厚、透明变性、坏死。继发于血管炎性改变,脑实质受到缺血缺氧损伤,胎儿期脑室管膜下原生基质对缺氧最敏感,导致室管膜下的坏死囊变和神经胶质增生,是室管膜下钙化前的病理改变。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CT、MRI表现

(1)妊娠4个月前发生感染者可出现无脑回畸形、小脑发育不良、髓鞘化延迟,显著的脑室扩张及呈局灶性或线状分布的脑室旁钙化颇具特点。

(2)妊娠5~6个月时的感染者可出现多小脑回畸形、脑室扩张、小脑发育不良及脑室旁钙化,偶可合并脑裂畸形。

(3)妊娠晚期的感染者灰质结构正常,脑室和脑沟轻度扩张,脑室旁白质钙化。

2.比较影像学 CT是发现脑内钙化的最佳检查方法;而MRI对脱髓鞘、脑发育畸形的检出则更为有利。

【影像与临床】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年长儿或成人症状多不明显,而胎儿期的感染则常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引起死胎和早产。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可见于55%的患儿,包括颅内钙化(43%)、小头畸形(27%)、听力受损(27%)、脉络膜视网膜炎(15%)和癫(10%)等。10%患儿出生后,临床上可出现血液、神经及生长发育症状,其中包括肝脾大、持续性黄疸、皮肤瘀斑、小头畸形、听力损害和运动障碍等。轻者可见智力偏低及其他非特异性神经症状,多见于妊娠晚期6~9个月内感染的患儿。主要后遗症包括智力发育障碍、生长迟缓、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癫发作、听力和视力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