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垂直传播的综合措施

防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垂直传播的综合措施

时间:2022-04-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HBV感染的育龄妇女宜主动在计划生育前2~3年,实施抗HBV治疗。此措施有可能使原本为HB传染源的育龄妇女消除了传染性,从而使胎儿避免了HBV的感染。以上治疗可使HBV载量下降,甚至可降至检测限以下,孕妇的传染性明显降低,停药3个月后再怀孕,减少HBV的母婴传播。以上防治HBV感染的育龄妇女垂直传播的7项措施中的4.6项即新生儿HBIg+HBVac联合免疫措施是最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在我国作为HB传染源的HB患者及AsC基数宠大,其中具有传染性孕妇,每年约有150万,如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每年将有众多人口进入HBV长期携带行列。目前可选用的综合防治措施应包括以下几点:

1.主动抗HBV治疗 目前虽然无抗HBV的特效药物,但临床广泛应用的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胸腺肽α1等对抑制HBV复制有肯定疗效,也有部分治疗者获得完全应答,体内病毒被清除。被HBV感染的育龄妇女宜主动在计划生育前2~3年,实施抗HBV治疗。可酌选较大剂量酵母重组HBVac40~60μg,每2周1次,肌注、胸腺肽α11.6mg,每周2次,皮下注射,调节、激活机体免疫功能。并伍用干扰素500万U,每周3次,肌注,或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也可酌情选用长效干扰素或其他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比呋定等。使HBeAg、HBV-DNA转阴后停药3个月怀孕。此措施有可能使原本为HB传染源的育龄妇女消除了传染性,从而使胎儿避免了HBV的感染。

2.孕前9个月抗HBV治疗 孕前9个月开始抗HBV,疗程6个月,停药3个月后怀孕。选用的药物与本章抗病毒药物基本相同,如HBVac60μg,2周1次,肌注;干扰素500U,每周3次,肌注或胸腺肽α11.6mg,每周2次,皮下注射;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以上治疗可使HBV载量下降,甚至可降至检测限以下,孕妇的传染性明显降低,停药3个月后再怀孕,减少HBV的母婴传播。

3.对孕妇进行HBIg+HBVac联合免疫 对HBV感染的孕妇于孕28周时进行联合免疫治疗:HBIg 200~400IU,4周1次,肌注,共3次;HBVac40~60μg,2周1次,肌注,共6次。

4.剖宫产 王清图等对HBV感染的孕妇研究表明,平产和阴道助产分娩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16.67%,急症剖宫产者为13.04%,未进入产程直接行剖宫产者为0。说明母婴垂直传播与分娩方式有关,为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HBsAg阳性孕妇以直接采取剖宫产为宜;《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专家讨论会认为:在有条件自然分娩的前提下,不主张剖宫产,最好自然分娩(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4):287)。

对于剖宫产能否降低婴儿HBV感染率,医界虽然尚未形成共识,但在临床中,HBV感染的孕妇多采用剖宫产。

5.采脐血查乙肝五项指标(HBVM) 采脐血查HBVM,不增加新生儿痛苦,但HBVM对分析新生儿是否被HBV感染,是否已含有HBsAb,以及是否母乳喂养等均有指导意义。

6.新生儿HBIg+HBVac联合免疫 给H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主动、被动联合免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HBIG 100~200U,最好于出生8h以内肌注,并于半月龄时重复1次;同时在不同部位,按0、1、6月程序接种HBVac各20μg。

7.采母血及乳汁查HBV-DNA 查母血及乳汁HBV-DNA,用以分析母亲传染性大小,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如母血中HBV-DNA载量高,乳汁中存在HBV,婴儿为易感者时不应哺乳,而应人工喂养,并严防母婴密切接触传播HBV;如母血中HBV-DNA载量低,乳汁中HBV-DNA阴性,或婴儿体内已存在HBsAb,或婴儿已发生了HBV感染则可哺乳。

以上防治HBV感染的育龄妇女垂直传播的7项措施中的4.6项即新生儿HBIg+HBVac联合免疫措施是最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其他诸项措施应依孕妇、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如孕妇对HBIg过敏否)酌情取舍。

参考文献

[1] 李会云,蒋佩茹.乙型肝炎患者妊娠的注意事项[M]//李广智.名医会诊乙型肝炎.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72

[2] 周霞秋,邬祥惠,巫善明.名医会诊乙型肝炎(序)[M]//李广智.名医会诊乙型肝炎.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5

[3] 闫香芹.HBV感染婴儿单个核细胞时传播的阻断及护理干预[M]//2007齐鲁肝病论坛暨现代肝脏病学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山东省医学会主办,青岛市立医院承办),2007

[4] 刘崇柏.乙型肝炎的预防[M]//刘崇柏.病毒性肝炎——威胁人类的杀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3

[5] 吕文良.乙形肝炎母婴传播[M]//吕文良.乙肝病毒携带者孕产期保健.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11

[6] 徐国光,苏峥,巫善明.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有关[M]//李广智.名医会诊乙型肝炎.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192-193

[7] 张平,李伟.孕前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作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5:345

[8] 乔冠恩,等.HBV感染者精液传染性的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1:37-38

[9] 张丽云,等.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途径的初步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4,4:199-200

[10]赵连三,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经精子传播的可能性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3:154-156

[11]王珊珊,等.子宫内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部分S区基因的变异[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1:20-21

[12]闵贤.我国乙肝疫苗应用现状[M]//黄祖瑚,李军.慢性病毒型肝炎现代诊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37

[13]徐国光,等.怎样避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M]//李广智.名医会诊乙型肝炎.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187

[14]王清图,等.不同方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51-52

[15]徐启恒,等.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3:163

[16]闻玉梅.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华肝胆病杂志,2003,11:519-521

[17]张文宏,李欣.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6:432-433

[18]邓新清,等.母亲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滴度与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关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4:232-234

[19]于广军,等.HBV宫内感染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IL-2及其受体的关系[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4:151-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