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的理论及早期实验

情绪的理论及早期实验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据此提出四因素理论。这些信息可能来自对面部表情的察觉,或者来自情绪性动作的反馈。但面部表情对情绪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只见于娱乐和疼痛等有限范围的情绪。他的四因素理论认为,情绪体验的产生可能是通过多种途径。将情绪的中心定位于下丘脑的观点,曾得到许多动物实验的支持,即刺激下丘脑可引起许多与交感神经激活有关的生理反应以及作为情绪标志的运动反应,包括战栗、竖毛、发嘶嘶声及攻击。

一、情绪的理论

百余年来,心理学家对情绪的本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鉴于时代的不同,认识不一定完善,可能还有错误。今天看来,它们都起着相对真理的作用,对于情绪的研究都起着积极的作用。Parkinson(1994)从前人解释情绪体验产生的不同理论中提取出4个因素(评价、唤起、面部表情、动作准备),整合成情绪产生序列的模式。并据此提出四因素理论。

(一)情绪的序列:情绪体验的内在结构

1.评价(appraisal) 这是引起情绪最重要的因素。按Lazarus等的理论,刺激、事件、情景等遭遇,在产生情绪之前,必须经过评估掂量它对个体的意义。但也有人认为还有其他变数在影响情绪体验中起作用。

2.唤起(arousal) 早期的常识心理认为,情绪反应是由情绪体验所致。James-Lange学说将机体反应的唤起纳入到情绪产生的序列中。Cannon指出,来自机体外周的感觉反馈对于作为产生既快速又有区别的情绪体验的原因而言,速度慢且不精确。Cannon认为,情绪性事件直接触发丘脑的中枢机制,它具有两个同步又独立的输出:一个是唤起系统,使机体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反应;另一个到达皮质引起意识性情绪体验。他的观点有点向常识心理回归(图10-1)。

(a)常识

事件→情绪体验→躯体反应(表现与行为)

(b)James(1898)            (c)Cannon(1927)

图10-1 情绪发生的顺序

创导认知理论的Schachter重新启用并修订了James的观点,又采纳了Cannon关于全身交感性唤起的躯体反应。他认为唤起的反馈在情绪体验的后面提供主观性“加温”,但情绪的性质是由根据情境信息的继发因素所派生的。Schachter特别强调情绪的类型取决于体验者如何阐明和解释唤起。Schachter及Singer(1962)通过他们著名的实验室研究提出情绪的二因素论,即情绪体验是对刺激情境、生理变化的“察觉、认知”,并与经验作比较,使他的二因素理论受到关注(图10-2),但也有对此实验提出质疑的。

图10-2 Schachter的两因素理论

虚线表示可能而不是必须的连接

尽管对Schachter理论的证据并不完全可信,但是具有历史性影响,因为这个理论的提出,使个体差异在情绪体验的组成中起重要作用。在此之前,人们认为社会因素只能在由不可改变的生物学决定的“表情”状态的修正中起点作用。而在Schachter之后,理论家们开始认识到,社会相互作用及个体间的作用可以直接形成情绪体验。

二因素理论的第二个重要影响是对情绪的自我归因(self attributional account)。Schachter设想,情绪是建立在一种推理过程上的,人们通过它,从自己获得的证据中得出结论。这种自我知觉分析(self-perception analysis)提示,其他来源的情绪相关信息可能对情绪判断有相似的影响。这些信息可能来自对面部表情的察觉,或者来自情绪性动作的反馈。

3.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面部表情在判断情绪性质方面,虽然不像自主神经系统提供的信息那么广泛,但是至少对特定的情绪有某些恒定的关系。达尔文(1872)关于面部反应可以影响和反映情绪体验的提法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说明面部表情对情绪反应的强度有小而可靠的影响。Tomkins(1962)及Izard(1971)先后提出,来自面部表情的反馈是情绪性感受的一个重要来源。

对于面部表情如何影响情绪?在Laird(1974)最初的面部反馈实验中,有一位被试者的反映是:“当要我保持‘咬紧牙关、降低眉毛’这样一个位置,而又不发怒时,我发觉,我的思绪徘徊于那些我认为愚蠢得使我恼火的事情之间。我明白我是在进行实验,也知道我没有理由去动这种情感,但我是失控了。”Laird是用自我知觉理论来阐明这一结果,强调人们的情绪感受有一部分是源于自身的面部表情。但面部表情对情绪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只见于娱乐和疼痛等有限范围的情绪。

4.动作准备(action readiness) Frijda(1986)认为,动作的需求和冲动是情绪体验的要害部分。根据这一观点,愤怒、恐惧等主动情绪是以动作准备的情感为特征的,而如悲哀、绝望等较为被动的情绪体验常伴有对动作的兴趣丧失和厌恶的情感。Frijda等(1989)在情绪的自我归因(self-ascriptions)及动作准备方式的自我报告之间的强相关中得到有力的支持。

(二)四因素理论

Parkinson(1994)将产生情绪的理论归结为两类:一类理论关注引起情绪的情景,主要是根据认知性评价的概念;第二类则集中于机体反应在情绪体验中的作用,并涉及反馈的概念。评价与反馈是相互影响的,对情景的评价可引起躯体反应,而情绪性躯体反应又反过来影响评价过程。

他的四因素理论认为,情绪体验的产生可能是通过多种途径。简单地说,情绪主要是通过人们评估和阐述遭遇到的事件对自身的意义来决定的,而组合成情绪反应的4种因素所反馈的信息则参与情绪体验的性质或强度的调节(图10-3)。

图10-3 情绪的四因素理论

虚线表示可能而不是必须的连接

二、早期的实验研究

(一)脑切除实验

1874年,普鲁士医师、生理学家Goltz切除了几只犬的大脑皮质,并描述去大脑皮质犬容易发怒。1881年,他将其中之一在伦敦国际医学大会上展示。

Cannon(1925)切除猫的大脑皮质,建立“假怒”(sham rage)标本,先将其中枢结构定位在丘脑,后来Bard用这种模型进行实验,确认这些反应是下丘脑功能的释放。将情绪的中心定位于下丘脑的观点,曾得到许多动物实验的支持,即刺激下丘脑可引起许多与交感神经激活有关的生理反应以及作为情绪标志的运动反应,包括战栗、竖毛、发嘶嘶声及攻击。这些反应结合在一起,后来被Hess及Burgger(1943)称为“防御反应”(defense reaction),还有理毛、交配及饮食。

(二)脑刺激实验

1.怒叫中枢定位实验 盧于道、朱鹤年(1937,1952)发现刺激猫中脑的顶盖部,可引起猫的嘶叫,并伴有躯体运动及自主性反应。他们实验室在以后的系列实验研究中根据定位的精确性先后将称为“怒叫中枢”(growling center)的部位定于“被盖外侧核后部”和“楔形下核”,并发现楔形下核的广泛性联系(与间脑、中脑中央灰质、脑桥、延髓等)。

2.大鼠自我刺激实验 Olds及Milner(1954)将脑内埋藏电极的大鼠置于Skinner箱内作自我刺激(self-stimulation)实验,研究发现某些脑区可引起大鼠连续性的自我刺激,有时甚至不饮、不食。这些引起自我刺激的脑区被称为“愉快中枢”(pleasure center)。在后继的实验中,脑内引起自我刺激的部位很多,约占1/3,称为奖励系统(reward system);较少脑区(5%)受刺激引起相反的效应,称为惩罚系统(punished system)。自我刺激脑区:内侧前脑束等NE及DA能纤维通过部位,包括额叶、内嗅皮质、隔区、纹状体、下丘脑、中脑、黑质、脑桥。近年来认为这不是情绪中枢,而是“强化”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联系的脑区。

(祝一虹 徐 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