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静脉化疗护理常规

静脉化疗护理常规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鼓励患者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多饮水,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支持治疗。了解病情,了解化疗方案。熟悉药物的剂量、方法、治疗作用、副作用,药物间的关系、配伍禁忌、有效期、注意事项等。若组织条件差,应用留置针,如患者同意可使用PICC置管。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

(一)人员与病室要求

1.执行静脉化疗的护士必须具有2~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及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人员相对固定。

2.血液内科、肿瘤科等科室须配备小型净化操作台,紫外线消毒灯。每月行空气培养。

3.加药护士具有防护措施,加药时应戴口罩、手套(内戴聚氯乙烯手套、外戴乳胶手套)。

(二)化疗前护理

1.患者准备

(1)根据医嘱做好化验及物理检查。

(2)改善患者全身状况:鼓励患者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多饮水,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支持治疗。

(3)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避免医源性心理损伤。

(4)为患者安置舒适的体位。

2.护士准备

(1)了解病情,了解化疗方案。熟悉药物的剂量、方法、治疗作用、副作用,药物间的关系、配伍禁忌、有效期、注意事项等。

(2)药物现配现用。

(3)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给药护理

1.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物名称、药物浓度、给药方法、给药途径,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

2.输液部位选择:避开手背侧和肘窝及施行过广泛切除性外科手术的肢体末端,输液的适当部位为前臂近端(未手术)及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若组织条件差,应用留置针,如患者同意可使用PICC置管。

3.选择较细针头,争取穿刺一次成功,先用等渗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待回血良好、无肿痛再推注或滴注化疗药物。

4.输注药物应缓慢、均匀,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及回血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如有局部肿痛、无回血等情况应及时拔针。

5.注射完毕,接等渗生理盐水250ml冲管,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用干棉球按压进针处5~10min,甚至更长。

(四)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和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协助处理各种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2.给予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3.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充分休息,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及时排空膀胱,保护血管。

4.建立化疗患者交接班制度、分工负责制度及化疗药物外渗登记、报告制度。

(五)并发症的处理

1.药物外渗

(1)立即停止静脉推注或滴注,回抽针头中残余的化疗药物。

(2)24小时内用冰袋局部冷敷,24小时后予25%硫酸镁湿敷,或取金黄散用清茶水或红花乙醇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连续3天。

(3)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封闭液应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增减)。

(4)根据不同的药物选择拮抗药,如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可选用地塞米松5mg或碳酸氢钠5ml,丝裂霉素C选用10%硫代硫酸钠4ml或维生素C50mg。

(5)抬高患肢48小时。

(6)如局部已形成溃疡,应按外科换药处理。

(7)更换注射部位,在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8)护士应观察患者皮肤药物外渗处的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9)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应于48小时内填写《化疗药物外渗登记表》,并上报护理部。

2.栓塞性静脉炎 局部用金黄散、硫酸镁湿敷。

3.对白细胞严重减少 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