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氧气吸入疗法

氧气吸入疗法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鼻导管法将鼻塞和橡胶管相连,接通氧气,擦净鼻腔,调节好流量,将鼻塞塞入鼻孔内。用氧气枕供氧及时,携带轻便,多用于家庭抢救病人。搬运氧气筒时严防剧烈震动,以免爆炸。氧气筒和氧气表上的螺旋禁止涂油,以免发生意外。氧气空筒和装有氧气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记,以免急用时影响抢救工作。

【目的】 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人氧气,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缓解和纠正机体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病人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或血氧分压低于8.0kPa(60mmHg)的病人。

2.无禁忌证。

【准备】

1.向病人说明用氧目的,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2.备氧气筒、氧气表(压力表、减压器、湿化瓶、流量表、保险活门)、氧气板子,治疗盘内放治疗碗2个(一个放鼻导管2根、镊子1把,另一个盛凉水)、棉棒、弯盘、胶布、别针等。

【操作方法】

1.鼻导管法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安装氧气表、检查流量表是否关好,使流量开关向着便于操作的方向。打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连接鼻导管,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后再关闭流量表。

(2)分离鼻导管。用棉棒清洁病人鼻孔。

(3)取鼻导管,测量自鼻尖至耳垂的长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并固定于面颊部。

(4)调节流量,连接鼻导管,观察病人有无呛咳现象。成人轻度缺氧时供氧流量为1~2L/min,中度缺氧时供氧流量为2~4L/min,严重呼吸困难者供氧流量为4~6L/min。

(5)停用吸氧时,取下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再关总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后再关闭。

2.鼻塞法 即以带有管腔的有机玻璃制成的鼻塞代替鼻导管。按鼻导管法将鼻塞和橡胶管相连,接通氧气,擦净鼻腔,调节好流量,将鼻塞塞入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该法刺激性较小,病人舒适,使用方便,适用于需长时间吸氧的病人。

3.口罩法 即以塑料漏斗代替导管。连接橡胶管,按上法调节好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但勿直接压迫,使其保持1~3cm的距离,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位。此法较简便,且无导管刺激黏膜的缺点,但较浪费氧气。多用于婴幼儿

4.面罩法 将面罩置于病人口鼻部,用松紧带固定,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氧流量。再将氧气输出管与面罩上进气孔相连接。

5.氧气枕法 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皮枕,枕的一角通有橡胶管,管上有螺旋夹,以调节氧气流量。使用前先将枕内充满氧气,接上湿化瓶、导管或面罩,调节流量即可供氧。用氧气枕供氧及时,携带轻便,多用于家庭抢救病人。使用时应将病人头部枕于氧气枕上,然后用重力压迫使氧气流出。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做到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搬运氧气筒时严防剧烈震动,以免爆炸。氧气筒应放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放置易燃品,距火炉不得少于5m,距暖气不得少于1m。氧气筒和氧气表上的螺旋禁止涂油,以免发生意外。

2.用氧过程中若需调节氧流量或停用氧气,均应先分离或拔出鼻导管后,再调节流量或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气流过大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3.用氧过程应根据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随时调节流量,并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或有无氧中毒表现。还应注意氧气通路有无漏气,导管是否通畅等。如为鼻导管持续吸氧时,每日需更换导管1~2次,且双鼻孔轮流插管,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还应经常清洁鼻腔,以防阻塞导管,影响供氧效果。

4.湿化瓶每次用完后,均需清洁、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应留0.49MPa(5kg/cm2压强的氧气,以防其他气体进入。

6.氧气筒必须标有医用氧字样,否则不得使用,以免发生意外。氧气空筒和装有氧气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记,以免急用时影响抢救工作。

另详述氧气浓度和流量的换算方法如下。

1.空气中含氧量 空气中含氧气20.93%,二氧化碳0.03%,其余79.04%为氮气、氢气和微量的惰性气体。医用氧气筒内所充氧气为99%纯氧或含有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2.氧气吸入浓度 指吸入气体中所含氧气的百分比。氧浓度对纠正缺氧起着重要作用。低于25%的氧浓度,则和空气中的含氧量接近,无治疗价值;氧浓度高于70%,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会发生氧中毒(表现为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

3.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