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射性核素显像属于什么检查

放射性核素显像属于什么检查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于脏器或病变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或标记物称为显像剂,不同的脏器显像需应用不同的放射性药物,同一器官、不同目的显像需不同的显像剂,这与其他成像技术不同。PET是以发射正电子的核素为显像剂的计算机断层,称正电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阳性显像较易发现病灶。4.放射性核素 脑、甲状腺、心脏、消化系统、骨、肾脏显像等及功能测定,对疾病的诊断、脏器代谢和功能状态的研究,具有重

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nuclide imaging)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实现脏器和病变显像的方法,是临床核医学的一部分。放射性核素显像是现代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当今三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诊断的重要方法。

放射性核素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49年γ闪烁功能仪和1951年第一台自动γ闪烁扫描仪制成,为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脏器显像和功能测量提供了条件,奠定了临床核医学的基础。1975年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设备研制成功。1979年又研制成功了可以利用发射γ射线的常用放射性核素行脏器断层显像的仪器——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仪,其价格是PET的1/10,现已成为广泛应用的设备,目前发展为带衰减校正的、能进行符合线路成像的SPECT/CT,使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科中不同专业的相互融合。

(一)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基本原理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示踪作用,将能发射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依据其在脏器内外或脏器与病变组织之间分布的差别来显示脏器的形态、功能或病变的方法,影像的清晰度主要由脏器或组织的功能状态决定,与CT、MRI及超声显像主要是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之上、只显示脏器或组织的解剖学形态变化不同,这种显像属于生理性图像,是一种独特的器官组织功能显像,为核医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用于脏器或病变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或标记物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不同的脏器显像需应用不同的放射性药物,同一器官、不同目的显像需不同的显像剂,这与其他成像技术不同。

(二)SPECT与PET

SPECT是一类以发射单光子的核素为显像剂的计算机断层,称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双探头型的,检查速度较快,既可以做断层显像,也可以做平面显像;既可以做局部检查,也可以做全身检查;可以行静态或动态显像,用于显像的核素来源方便。

PET是以发射正电子的核素为显像剂的计算机断层,称正电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空间分辨率明显优于SPECT,可达3~4mm。PET在显示脏器或组织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优势是包括SPECT在内的其他影像学检查无可比拟的,是分子核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研究设备。

(三)图像融合技术

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某一脏器的PET代谢图像或SPECT的血流灌注图像与X线CT或MRI的解剖图像融合在一起,用于观察病灶区的代谢活性或血流,帮助判断病变性质,使反映解剖学结构的影像与反映代谢与血流为主的功能影像成功地实现了同机图像融合,是医学影像技术的新发展。

(四)放射性核素显像方式和种类

按显像的方式分类如下。

1.静态显像与动态显像

(1)静态显像(static imaging):当显像剂在脏器内或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显像称为静态显像。所得影像清晰,多用于观察脏器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根据脏器整体和局部放射性的多少,可对脏器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进行判断。根据一定的生理数学模型,可从各个局部的放射性浓度中计算出一些定量参数,是定量研究脏器局部功能和局部代谢的极好方法。

(2)动态显像(dynamic imaging):用放射性显像装置以一定的速度(如1帧/s)连续采集脏器内显像剂数量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以系列化或以电影方式显示,成为一种动态图像,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每帧影像中同一感兴趣区内的放射性数据,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可计算出动态过程的各种定量参数。

(3)多相显像(multiphase imaging):动态显像与静态显像联合进行。

2.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1)局部显像(regional imaging):只显示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影像,是最常见的显像方式。

(2)全身显像(whole body imaging):利用γ照相机的探头沿体表匀速运动,从头至足采集全身各部位的放射性,显示全身影像。常用于全身骨骼显像,寻找肿瘤或炎性病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

(1)平面显像(planar imaging):将放射性显像装置的探头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采集某一脏器的放射性成像,称为平面显像。由于存在叠加,小的及较深的病变不易发现。

(2)断层显像(tomography):用特殊的放射性核素显像装置,在体表自动连续或间断众多体位的平面影像数据,由计算机重建为各种断层影像获得横断、冠状和矢状位或三维立体影像,断层影像避免了重叠,可较准确地显示脏器内放射性分布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发现细微的、深部的放射性异常,检出较小的病变。也有利于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是研究脏器局部血流量和代谢率必不可少的方法。放射性核素断层显像所采集的射线是由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射出来的,故称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

4.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

(1)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是指在静态显像上以放射性活动度增高为异常的显像,如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池显像、骨骼显像等。阳性显像较易发现病灶。

(2)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又称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指在静态显像上的正常组织显像,而病变组织摄取显像剂低或不摄取显像剂为异常的显像,表现为稀疏或缺损为特征的影像,如心肌灌注显像、肝胶体显像、肾显像等。

有些显像既呈阳性显像又呈阴性显像,都为异常,如脑局部血流显像、肿瘤的成骨性与溶骨性转移并存等。

(五)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及意义

1.反映功能结构的变化 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反映器官、组织功能和解剖结构两方面的变化,病变过程中功能改变常早于形态结构改变,因此,能对某些疾病做出早期判断。

2.用于定量分析 核素显像可以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显像诊断,既能动态定量地显示各器官功能参数和连续运动的图像,又能观察到静态解剖结构的图形变化,因此能对某些器官功能、病因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可以提供多种功能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3.较好的特异性 因为某些器官或病变能特异性地聚集某些显像剂,产生特异性显像。如特异性显示各种神经受体、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及转移灶、炎症、异位的正常组织(甲状腺、胃黏膜等)和移植的器官组织等的影像,而这些改变仅靠形态学检查常常难以确定,甚至不可能显示。

4.放射性核素 脑、甲状腺、心脏、消化系统、骨、肾脏显像等及功能测定,对疾病的诊断、脏器代谢和功能状态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能够提供脏器组织和病变的功能,甚至是分子水平的代谢和化学信息,与以往显示形态结构为主的CT、MRI和超声检查比较有很大不同,补充了这些方法的不足,二者综合应用,才能形成更加完善的影像学检查体系,PET/CT使不同的影像技术实现了融合,是医学影像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5.安全无创 放射性核素显像患者受辐射吸收剂量远低于X线检查,采用静脉注射显像剂,显像剂化学量极少,过敏和不良反应罕见,因此是一种安全的、无创伤性的检查。

核素显像图像的清晰度及显示组织细微结构形态方面不如CT、MRI和超声检查清晰,有些显像方法缺乏特异性,已很少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