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乳酸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乳酸酸中毒的治疗方案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Β型中由药物引起者应即停用与本病有关的药物。因此碳酸氢钠治疗疑问很大。葡萄糖加胰岛素与碳酸氢钠同时静脉滴注,理论上胰岛素有利于解除丙酮代谢障碍,降低脂肪酸、酮体和丙氨酸与丙酮酸的竞争,同时还能减少周围组织产生乳酸和加强对乳酸利用,比较适合对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治疗。二甲双胍半衰期仅1.5h,其大多以原形由肾排泄,较少发生乳酸酸中毒。

(一)治疗原则及方法

1.消除病因 对于A型应针对原发病因纠正缺氧和休克为主。对于Β型中由药物引起者应即停用与本病有关的药物。

2.密切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pH、CO2结合力、乳酸血糖、血钾、酮体,可2h查1次。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必要时还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同时注意是否合并DKA和HHS。

3.纠正酸中毒 需补充生理盐水和等渗碳酸氢钠(1.3%溶液)以纠正酸中毒。当血pH<7时,肝脏非但不能经糖原异生作用而清除乳酸,反而会生成乳酸,加重酸中毒。严重酸中毒会降低心肌收缩力,心搏出量减少,甚至心源性休克。休克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缺氧,造成更多乳酸生成,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纠正酸中毒刻不容缓。当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时,应力争头2h内使pH恢复至7.1以上,再争取在2~8h将pH提高到正常。由于碳酸氢钠仅能使细胞外液pH升高,而细胞内液未能即刻显效甚至pH反而下降。碳酸氢钠能引起过度扩容,高渗状态,并能促进双胍类药物进入细胞,增高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而使乳酸生成增多。还由于二氧化碳扩散至细胞内使细胞pH下降,加重酸中毒,提高了病死率。因此碳酸氢钠治疗疑问很大。但目前尚未找到更合适替代物。

4.胰岛素的应用 当患者血糖>13.9mmol/L(250mg/dl)时,可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每2~4h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5~10U,使血糖下降,同时可抑制酮体。葡萄糖加胰岛素与碳酸氢钠同时静脉滴注,理论上胰岛素有利于解除丙酮代谢障碍,降低脂肪酸、酮体和丙氨酸丙酮酸的竞争,同时还能减少周围组织产生乳酸和加强对乳酸利用,比较适合对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治疗。同时应酌情补钾。

5.纠正循环衰竭 在LA时,循环衰竭可以是因,也可以是果,还可以因果兼备,必要时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补充生理盐水和等渗碳酸氢钠,有时还要输血或血浆。在血管活性药物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使乳酸产生增加,应禁用;而异丙肾上腺素无此作用。在纠酸补液中因钠负荷过多而致中心静脉压过高时,需注射呋塞米(速尿),必要时可予血液透析。

6.亚甲蓝 为受胺离子还原剂,作用类似NAD,可促使乳酸转化为丙酮酸,一般按1~5mg/kg静脉推注,但疗效可疑。

7.二氯乙酸(DCA) DAC是一种很强的丙酮酸脱氢酶激动药,能迅速增强乳酸的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酸的生成。尽管DCA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乳酸水平,升高动脉血pH值,但在一个多中心对照双盲临床试验中,DCA未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8.透析疗法 用不含乳酸根的透析液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可有效促进乳酸的排出,同时能清除引起乳酸酸中毒的药物,调节体液及酸碱平衡。

9.对症处理 有合并症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加强护理和支持治疗。

(二)预防

本症发现已有35年,迄今仍无满意疗效,病死率极高,因此应加强预防。

1.凡有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双胍类药物。糖尿病病人并发肝硬化者比非糖尿病病人为多,且不少并发脂肪肝、糖尿病肾病等。肝、肾为乳酸参与糖原异生而被利用的主要场所,苯乙双胍(降糖灵)须在肝内形成对位羟基苯乙双胍后经肾排出,故与肝、肾功能关系密切,近年此药已基本淘汰。二甲双胍半衰期仅1.5h,其大多以原形由肾排泄,较少发生乳酸酸中毒。

2.凡有休克、缺氧、肝肾功能衰竭者,如有酸中毒时宜警惕本症的可能性,应以积极纠正缺氧、缺血,维持微循环,纠正休克为基本措施。

3.尽量不用果糖、山梨醇而采用葡萄糖,以免发生本症。

4.尽量避免乙醇甲醇、乙二醇、木糖醇、水杨酸盐、异烟肼等药物。慎用普萘洛尔(心得安),以免诱发本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