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软组织肉瘤治疗最新进展

软组织肉瘤治疗最新进展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说,由于多数良性软组织肿瘤不影响患者生活而未进行临床干预,良性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不明。恶性软组织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X线平片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绝大多数软组织肿瘤,特别是恶性软组织肿瘤需要依据病理活检确定诊断。软组织肿瘤特别是软组织肉瘤术后应严格随访。

软组织肿瘤的种类繁多,WHO 2002年软组织肿瘤新分类将软组织肿瘤按肿瘤起源分为脂肪细胞肿瘤、纤维母细胞肿瘤(成纤维细胞肿瘤)、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平滑肌肿瘤、外皮细胞肿瘤、骨骼肌肿瘤、脉管肿瘤、(软组织内)骨-软骨肿瘤及未确定分化的肿瘤9大类。各类肿瘤依据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和恶性。总体来说,由于多数良性软组织肿瘤不影响患者生活而未进行临床干预,良性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不明。恶性软组织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不同年龄段好发的软组织肿瘤不同,例如儿童期最常见恶性软组织肿瘤为横纹肌肉瘤,青年期常见软组织肉瘤为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则多见于中老年人。此外,不同的软组织肿瘤好发部位也不同,例如脂肪肉瘤多见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和腹膜后,而良性脂肪瘤多位于表浅部位;横纹肌肉瘤多发生于头颈部,Kapoci肉瘤多见于皮肤。不同组织好发的软组织肿瘤也不同,例如,肌肉内肿瘤多为脉管类肿瘤、脂肪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而位于肌间隙的肿瘤则多为神经源性肿瘤、滑膜肉瘤等。

【影像学检查目的和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明确诊断,了解病变的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2.影像学检查方案 MRI检查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可明确诊断及了解病变的范围。CT检查需平扫并增强扫描才能明确诊断。X线平片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

【影像诊断】

一般来说,软组织肿瘤在CT上表现为软组织内肿块,边界可以清晰或模糊,可有假包膜;密度中等,可因出血、坏死、囊变、钙化等而密度不均匀,绝大多数软组织肿瘤增强扫描会有强化。MRI软组织肿瘤信号特征多为T1WI低或等信号,T2WI稍高或高信号,合并出血、坏死、钙化时信号变得高低混杂。CT和(或)MRI都能够确切显示软组织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包括骨、肌肉、血管神经束的关系,确定肿瘤的局部分期。但是仅少数有限的软组织肿瘤,由于其密度和(或)信号、生长方式、生长部位等固有特征而能够依据CT和(或)MRI确定诊断。这些肿瘤包括脂肪瘤、海绵状/蔓状血管瘤等。绝大多数软组织肿瘤,特别是恶性软组织肿瘤需要依据病理活检确定诊断。

1.脂肪瘤 小的脂肪瘤在X线平片上可无密度异常改变,大的脂肪瘤表现为低密度的圆形、类圆形肿块影,密度与皮下脂肪近似。CT上肿块呈典型的脂肪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图4-48)。MRI上脂肪瘤亦具有特征性的信号,即T1WI和T2 WI均显示为和皮下脂肪类似的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肿块的高信号被压制(图4-49)。肿瘤可呈圆形、分叶状和不规则形,但边界清楚,信号均匀。部分病例在T1WI上可出现低信号的细的条索状分隔,与病理上瘤组织内的纤维组织梁索分隔相对应。

图4-48 右大腿股直肌内脂肪瘤

A.右大腿根部CT平扫;B.CT增强扫描,右股直肌内异常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晰,CT值-24Hu,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图4-49 腰骶部后方皮下脂肪瘤

A.腰骶部横断T1WI;B.同一层面T2WI;C.同一层面脂肪抑制T2WI,腰骶部后方正中皮下可见类椭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晰,其内信号特征与皮下脂肪一致

2.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肿瘤呈低密度,或等密度(与肌肉组织比较),密度常较均匀。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在MRI的T1WI上呈低信号(与肌肉组织比较),在T2WI上呈高信号。较大的肿瘤血管可呈流空信号,在T1WI和T2WI均可见。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可出现分隔状结构。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图4-50)。肿瘤边界清楚,邻近组织无水肿表现。

图4-50 左臀中肌内海绵状血管瘤

A.臀部MRI横断T2WI;B.同一层面T1WI;C.同一层面增强T1WI
左侧臀中肌内见异常信号区,边界清晰,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可见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蔓状血管瘤有时在X线平片上可见小环形高密度钙化灶。累及骨质时表现为皮质不整,皮质、髓腔见条状、蚯蚓状低密度影,CT平扫表现为蜂窝状、蚯蚓状的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图4-51)。MRI的T1WI、T2WI显示纡曲扩张异常血管影,呈蜂窝状、蚯蚓状的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纡曲条状、蚯蚓状及蜂窝状强化,增强MRA可直观显示异常血管。同时,MRI能敏感地显示邻近骨质有无侵犯及受累范围。

图4-51 上臂蔓状血管瘤

上臂CT冠状重建A.平扫;B.增强
上臂皮下及肌肉内可见肿块影,边界清晰,等密度为主,密度不均匀,内可见散在钙化,增强扫描,上述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

【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治疗方案】

1.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局部切除、广泛切除和根治切除及截肢。局部切除常用于良性肿瘤切除。广泛切除用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切除包含“反应区”以外的正常组织,即肿瘤、假薄膜,3~5cm的正常组织。根治切除,肢体肉瘤常采用肌肉间室及肉瘤切除术。截肢病例多属于晚期,高度恶性,合并肺及远处转移,综合治疗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时采用。姑息性截肢限于溃疡大出血、严重感染、肢体失去功能。

2.放疗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包括: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和后装放疗。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适合手术残留肿瘤位于大血管、神经周围的病例。

3.化疗可作为手术及放疗的辅助治疗,也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方面。化疗对于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疗效较好。

预后和随访】

浅表肿瘤较深部及腹膜后、盆腔肿瘤预后要好,高分化肉瘤较低分化肉瘤预后要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手术治疗方法与预后相关:不彻底的局部切除易复发,规范的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复发率低,预后较好;手术与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结合较单一的手术或放疗预后要好。

软组织肿瘤特别是软组织肉瘤术后应严格随访。每1~2个月复诊1次,观察肿瘤局部的情况。每2~3个月复查MRI或CT,了解有无复发和恶变。必要时需行穿刺活检。

(陈应明 孟悛非 尹军强 李浩淼)

参考文献

[1]王玉凯.骨肿瘤X线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刘子君.骨关节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3]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徐爱德,徐文坚,刘吉华,主编.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丘钜世,等.《骨关节肿瘤学-病理与临床影像三结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6]孟悛非,吕衍春,吕凤华,等.增强MR灌注成像在骨骼-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8):578-583

[7]江波,孟悛非,陈应明.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5):363-367

[8]黄兆民,王于,周振海,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密度的改变.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4):295-298

[9]马玲,孟悛非.恶性骨肿瘤周围水肿的MRI表现、机制与意义(综述).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1(3):153-156

[10]孟悛非,肖利华,陈应明,等.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7):615-619

[11]刘吉华,徐锐,徐爱德,等.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中华肿瘤杂志,2003,25(1):70-73

[12]曾培尧,高振华,于华龙.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比较.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15(11):640-643

[13]高振华,孟悛非,周春香,等.髋周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57-59

[14]高振华,孟悛非,黄兆民,等.髋周单发局灶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1):1002-1004

[15]陈应明,江波,马玲,等.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X线平片、CT、MRI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6):522-526

[16]高振华,孟悛非,黄兆民,等.骨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6):627-630

[17]张朝晖,孟悛非,张小玲.四肢滑膜肉瘤的MRI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0):941-944

[18]蔡香然,孟悛非,陈应明,等.骨和累及骨的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0):1019-1022

[19]陈建宇,刘庆余,沈君,等.骨巨细胞瘤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2):1309-1313

[20]刘吉华,张赟,徐文坚,等.骨髓炎与恶性骨肿瘤软组织改变的影像比较.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4):382-387

[21]张朝晖,孟悛非,张小玲.四肢黏液样脂肪肉瘤的MRI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66-68

[22]上官景俊,刘吉华,韩娟娟,等.软骨母细胞瘤MRI及X线平片和CT的表现特征.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84-88

[23]高振华,孟悛非,陈应明,等.骨良性纤维病变的影像与病理学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72-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