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颈部及颅底特殊检查

颈部及颅底特殊检查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头插入肿块内后,将空针筒芯向后抽,始终保持空针内负压,肿块组织进入针头内靠两种力量,一种是针头前进时切削的力量,一种是负压吸引的力量,若只做抽吸而针头不动,就不能取得更多的组织,这是不能取得组织的最常见原因。颈侧下部多见于上纵隔及肺部的肿物。

颈部、颅底病变最后确诊尚有赖于组织细胞学的检查,应根据具体病例,选用以下不同的方法。

(一)细胞涂片检查

用于转移性颈部肿块,从可疑原发癌灶区取材做涂片检查,或将切除组织块做印片检查。

(二)内镜活检

应用于转移灶颈部肿块,采用各种内镜(包括前、后鼻镜,鼻内镜,喉镜,支气管镜,食管镜及胃镜等)观察,对可疑原发癌病区取活组织送检查,其阳性率及准确率一般高于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三)穿刺抽吸活检

多用于原因不明的颈部肿块,行穿刺检查实为一项极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常一经穿刺即可辨明肿块的性质,如囊肿可抽出棕黄色或咖啡色胶质样物质,血管瘤可抽出血凝液;囊性淋巴管瘤有淡黄色清液;抽不出液体而抽得少许组织则为实质性肿块。

1.穿刺抽吸活组织检查技术

(1)器械准备:18号针头3根,长度分别为5、10、15cm;20ml(不漏气有刻度)空针一副,玻璃片数块。

(2)操作方法:消毒准备穿刺区皮肤,用1%普鲁卡因在穿刺点做皮层皮下浸润,然后用尖的外科刀将皮层戳破,使针容易插进去,并可避免抽出的组织带有表皮。将针头缓缓地穿过表层组织,在另一只手触摸引导下,直到感觉进入确为新生物的肿块内,固定针尖,将空针筒芯向后拉,造成真空,并根据肿块大小和位置,可将针头在新生物内做几个方向的穿刺,要注意防止穿破对侧包膜(超过肿块范围),引起肿瘤的扩散。针头插入肿块内后,将空针筒芯向后抽,始终保持空针内负压,肿块组织进入针头内靠两种力量,一种是针头前进时切削的力量,一种是负压吸引的力量,若只做抽吸而针头不动,就不能取得更多的组织,这是不能取得组织的最常见原因。

当针头还没有完全抽出之前,应将空针慢慢放松取出,然后将针头拔出,假若仍保持负压,就会使针内组织吸进空针内,难以收集标本

针头完全拔出之后,将针芯再放入或用空针推出针头内组织至玻片上染色检查。

2.颈部肿块切开活检和超声引导下组织检测技术 前者只适用于经各方反复寻找原发灶无结果时,才可采用。切口应选择在将来可能进行广泛切除的手术范围内,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或单个淋巴结肿块切除。对单个淋巴结最好是整个切除活检;必须切开与楔形切除不可时,也应妥善缝合被膜,防止癌细胞对创面接种,有条件时还应做好经病检证实为癌转移后的颈廓清手术。后者在超声引导下,避开颈部的血管、神经,使取病理更微创、精确。

颈部肿物的程序性诊断,对于确定肿物的性质、转移、大小、来源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通过部位可以明确一些病变,如颈中线可明确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病变,颈侧主要是腮腺肿物和腮裂囊肿,项部则以脂肪瘤及肿大淋巴结多见。然后对于颈侧肿物可做转移灶来源的原发灶寻找。如颈侧上部的以鼻咽癌多见。中部多见于舌癌及喉癌、下咽癌等转移灶。也可有甲状腺癌转移的可能性。颈侧下部多见于上纵隔及肺部的肿物。最后还可有不能查到原发灶的颈部肿物,如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颈侧的神经鞘瘤等病变。程序性诊断就是先通过部位做粗略筛选,然后,通过全身检查确定是否有原发灶,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肿物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粗针穿刺做定性诊断。这可达到微创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然后可局部活检和术中冰冻病理明确诊断。上述都不能明确诊断,可在家属同意下对可疑为颈部肿物适应手术切除的患者做颈淋巴结清扫及肿物摘除。通过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和做进一步的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