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绞痛自我救护的要点: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得病因素有9种,即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紧张、过量饮酒,90%的心肌梗死都可以用这9项因素来预测。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注意预防这些致病因素,基本上可减少一半以上的发病概率。
如果出现了典型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心绞痛症状时,到医院就诊的时间越早越好,原则上在6小时之内为宜。
一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除了不能延误治疗时机外,还要注意发病时要就地卧倒,有药吃药,求助医生。
(1)就地卧倒:不要移动身体,不要过于紧张,因为活动和紧张都会使耗氧量增多。
(2)有药吃药:发病时身边如有硝酸甘油,就要立即含服在舌下,如果有阿司匹林,可嚼碎服用100~300毫克。
(3)求助医生:发病时,一定要让他人去找医生救治自己,随意移动身体,则会使病症加重。
(4)及时就医:时间就是生命,在很多因为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病症加重的案例中,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患者就是不想打扰别人,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有的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病情严重,但还是选择了走路、骑车去医院,这就延误了治疗疾病的宝贵时间。
发生心肌梗死后,首先是心壁细胞坏死,因此救治时间是最宝贵的。从出现症状后立即到医院,在3小时之内打上溶栓药,医治效果可达70%~80%;拖到6小时,就只有50%~60%;到6小时以上,只有30%医治率;到了12小时以后医治则无效。因此这个时候,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拖延。
除了病人自己对疾病要有高度警觉以外,现在很多医院还设有绿色通道,当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时,患者可以不用再排队、挂号、分诊,而由胸痛门诊直接送到病房的导管室,这样就为病人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有了病人的高度警觉,社区预防,医院绿色通道,把住这3关,心脑血管疾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