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尿病性脊髓病

糖尿病性脊髓病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糖尿病性脊髓病是指由于糖尿病造成脊髓变性,而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糖尿病与神经系统表现的严重程度之间不呈线性关系。侧索损害时,常缓慢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肌张力增高,痉挛性步态,腱反射亢进,常出现锥体束征阳性,部分病例并发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3.糖尿病性肌萎缩 病变主要位于脊髓前角,也有人认为位于前根或周围神经。双下肢有进行性肌无力或瘫痪,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腱反射可增高或减弱,出现病理征。

糖尿病性脊髓病是指由于糖尿病造成脊髓变性,而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大多数病例在50岁后起病,以隐性糖尿病者居多,少数有明确糖尿病史,但未经治疗或血糖控制不佳,起病隐匿,病程缓慢加重。糖尿病与神经系统表现的严重程度之间不呈线性关系。病变多位于胸髓中下段,少数累及颈部或腰部。根据脊髓病变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4种类型。

1.后、侧索硬化综合征 为脊髓后索和侧索受累。后索损害时以深感觉障碍为主,常有共济失调,震动觉、位置觉和关节运动觉减退,肌张力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侧索损害时,常缓慢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肌张力增高,痉挛性步态,腱反射亢进,常出现锥体束征阳性,部分病例并发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

2.脊髓性共济失调 又称糖尿病性假性脊髓痨(diabetic pseudotabes)。主要为后根、后索变性。表现为步态不稳,走路如踩棉花感,闭目难立,夜间不能行走。常合并排尿困难、尿潴留、阳萎等。查体时双下肢深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脊髓感觉诱发电位明显延迟或消失。

3.糖尿病性肌萎缩 病变主要位于脊髓前角,也有人认为位于前根或周围神经。通常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下肢不对称或单侧性近端肌萎缩,少数可合并肩胛带、上臂的肌萎缩或肢体远端肌萎缩。患者行走困难、肌肉萎缩。体检发现局部肌张力低下、腱反射降低或消失,偶见肌肉束颤,50%合并有病理征,感觉障碍不明显。病程有自限性,常在几个月内改善或恢复。

4.横贯性脊髓型 病变常从胸段开始,逐渐出现胸部以下感觉异常、过敏及感觉麻木。如呈不完全性横贯性损害,则两侧平面可不对称,偶有束带感。双下肢有进行性肌无力或瘫痪,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腱反射可增高或减弱,出现病理征。常合并有肌萎缩。括约肌障碍症状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