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心病患者要注意气候变化

冠心病患者要注意气候变化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寒冷的天气或冬春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就会增加。因此,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防疾病发生。冬季要注意调节饮食。冠心病患者最好喝鲜奶,常吃些豆制品,鸡蛋一天一个,确保蛋白质的摄入量。冠心病患者进行户外锻炼时,首先要注意的气候条件,寒冷也是因素。譬如,酷热可引起脱水、虚脱及中暑等病症,这些都会加重心脏负担,重则引起冠心病发作。

寒冷的天气或冬春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就会增加。人生活在自然界,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必然影响到人的生理和病理。不同的疾病,则有不同的发病季节,急性心肌梗死每年有两个高峰期,即11月至次年1月和3~4月。11~12月是秋季转入冬季,3~4月则由冬季转入春季,两者均是季节转换时期,冷空气活动频繁。1月时值隆冬季节,寒风刺骨,气温持续最低,常出现冠心病发病高峰日。

在寒冷、潮湿和大风天气,冠心病发病率高,是因为人体突然受寒后使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时,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持续闭塞,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容易引起心肌梗死。因此,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防疾病发生。

冬季要注意调节饮食。每日进食总量最好不超过300克,并按早、午、晚三餐1∶3∶2分配。要坚持“三低”即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每天应控制食盐在5~6克。冠心病患者最好喝鲜奶,常吃些豆制品,鸡蛋一天一个,确保蛋白质的摄入量。少吃含脂类的花生,多吃些蔬菜和水果,每日果菜与粮食保持在2∶1为宜。其次,要合理休息,劳逸结合。不要吸烟,保持情绪稳定。另外,要定时去医院检查,最好能固定一家医院检查,监测病情和处理;要按照医嘱坚持系统服药;提高对饭后不适、疲倦等不典型症状的警惕,这些往往是冠心病加重的征兆。

冠心病患者进行户外锻炼时,首先要注意的气候条件,寒冷也是因素。天气过于严寒时不宜进行户外锻炼,体质弱,病较重及年龄较大者尤应注意。当然,体质较好,有一定耐寒力的轻症患者,可以量力而行地适当接触寒冷刺激,但应以不感到明显不适、不致引起感冒为度。除寒冷因素外,还有刮风、炎热、干燥、阴雨及温度过大等气候因素(中医学将它们概括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对冠心病患者也是不利的,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所以进行户外锻炼时,也应予以注意或适当回避之。譬如,酷热可引起脱水、虚脱及中暑等病症,这些都会加重心脏负担,重则引起冠心病发作。具体地说,温暖季节气候宜人、气温、湿度等条件较合适,可适度增加户外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严寒的冬季和酷热的盛夏,则应减少户外锻炼频度。就天气而言、晴朗天气多风和日丽,适宜户外锻炼;而阴晦雨雪及刮风天气,连健康人都会感到不适,甚至十分难受(气象变态反应综合征),冠心病患者就更应该适当回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