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因腹内压增高,硬膜外腔静脉丛充血、硬膜外腔有效容积减少,即使局麻用常规量,也可使阻滞面过大;导管置入也可出现延迟发生的广泛阻滞,宜分次给药,严密观察,减少局麻药用量。硬膜外腔有丰富血管丛,注药可出现上述惊厥或抽搐症状。表现蛛网膜炎者为阻滞部位棘突压痛渐重、低热,持续数月至数年的进行性脊髓损害终至不可逆转。

(一)脊髓伤

椎间隙诸韧带不用力多不能穿透,韧带强健或钙化要增加穿刺力度,有时以为是钙化韧带,实已位于椎板间孔边缘,用力时一下滑进椎板间孔,失手过深,病人突感全身或局部触电样发麻、剧痛、一过性神志不清,多已刺伤脊髓,立即退针至硬膜外,如有脑脊液流出,即插入针芯,用含少量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做硬膜外充填,防脑脊液流失过多。如有截瘫,即给予脱水和激素等全身治疗。有的未判明有无脊髓伤,还置入导管给药,造成横断性截瘫。预防方法是用左手背抵住穿刺部位皮肤,手指扶住针体,与右手协调进针,一旦失手滑入,有左手的拮抗,使之不致过深。

(二)全脊髓麻醉

单次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未给试验剂量测试平面,就全量注药;或注药过程为取得冲击剥离粘连的效果,未及时询问病人的感觉阻滞的平面;有的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既未及时发现,注药又不先用试验剂量和询问病人的感觉,而出现呼吸停止、血压下降、意识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即全脊髓麻醉。应立即气管内插管行人工通气、心脏按压、升压维持循环等急救措施。

(三)阻滞范围过大

与全脊麻不同,仍为阶段性,且发生缓慢。表现为胸闷气短、烦躁血压下降以至呼吸停止。常因腹内压增高,硬膜外腔静脉丛充血、硬膜外腔有效容积减少,即使局麻用常规量,也可使阻滞面过大;导管置入也可出现延迟发生的广泛阻滞,宜分次给药,严密观察,减少局麻药用量。

(四)刺破硬脊膜

常因穿刺技术不熟练,已穿刺多次致硬膜外间隙粘连,韧带钙化用力时失手穿入过深。从CT扫描可观察有多少穿刺余地,尤其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占位性病变,如无穿刺余地可找邻近椎间隙,穿过黄韧带还是有手感的或擦间孔边缘而过,拔出针芯接上针管略推药用双手进针法,再进0.2~0.3cm,在黄韧带内是推不进药的,一过韧带即能无阻力推入。如感药入健侧,即留好深浅标志拔针略向患侧再进。刺破硬膜的愈合时间约需2周。

周朝明(1995)用硬膜外充填法治疗刺破硬脊膜5例。即在原穿刺点的上或下一棘间隙重新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生理盐水30~40ml,每日3~4次,每日补液2 500~3 000ml。充填2d如无头痛等并发症即可停用,留察12~24h,站立无头痛等即可回家,继续随访。充填2d内应绝对卧床,离床无头痛再拔导管。如脑脊液流失多、离床早,可发生脑干挤压在枕骨大孔的脑疝危象。

(五)心搏骤停

属麻醉意外,病人出现意识丧失,偶有一短暂抽搐,喘息样呼吸随即停止,继之心跳停止,发生率在1/1 500~1/4 000。必须立即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80~100/min。气管插管、心内注射三联针等。

(六)呼吸抑制

阻滞平面过高麻痹呼吸肌,需立即给氧,准备抢救药械。

(七)惊厥

短时间用药过量而发生的中毒性惊厥,先兆为眼球震颤、面肌抽搐,立即停止注药,注射地西泮、巴比妥类药,术前服地西泮类药。惊厥是兴奋表现,可抑制呼吸,如还用呼吸兴奋药,可加重惊厥和缺氧而危及生命。

(八)穿刺针或导管误入或伤及血管

硬膜外腔有丰富血管丛,注药可出现上述惊厥或抽搐症状。穿刺后回吸有血,可退针或退管少许,回吸无血再试注药,也可更换间隙穿刺。

(九)硬膜外血肿

穿刺或置管时回吸有血,应尽量原位全部抽出或注入含少量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或止血药。对于原已有凝血机制障碍或全身肝素化病人应禁用本法。如治疗后出现背痛或其他神经症状,阻滞后10h感觉仍不恢复,就需想到血肿压迫脊髓,需立即CT扫描,尽快确诊,12~24h行椎板减压,清除血肿,否则会造成永久性截瘫。

(十)化学性急性神经根炎和蛛网膜炎

见于某些药物的化学性刺激。表现蛛网膜炎者为阻滞部位棘突压痛渐重、低热,持续数月至数年的进行性脊髓损害终至不可逆转。

黄远华(1995)报道用醋酸泼尼松龙25mg加0.5%普鲁卡因20ml,痛点一次注入。腰部软组织伤126例,出现局部急性异物反应35例、股骨头坏死19例、激素降低局部防御功能造成局部经久不愈的感染8例。椎间盘突出症用上述同样药物经骶管一次注入63例,出现神经根急性异物反应28例,有些痛剧至不能忍受,立即手术清除药物、摘除突出物,解除神经根压迫后症状才能消除。认为醋酸泼尼松龙为混悬剂,难溶于水,注射后被多核和单核细胞吞噬和清除需2周以上,微晶体注入皮下可存留3年,微晶体进入椎管形成异物刺激,使神经根进一步受压。

(十一)导管折断

置管困难在拔导管时,被穿刺针口割断;导管质地不良变脆、椎板或棘间韧带夹住导管,拔管时折断;导管在硬膜外腔过长,易扭曲、拔管困难而折断。如残留导管较短、无症状可暂不取出,若出现神经症状,应手术取出。

(十二)硬膜外腔脓肿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因全身感染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可为穿刺包、穿刺操作和药品的外源性污染。表现为穿刺部位疼痛渐重、发热、白细胞增高。有的治疗时室温低,上述症状误认为是着凉,延误治疗终于不能挽救。操作结束第1天体温超过38.3℃,是感染的特征,白细胞增加,即需大剂量抗生素滴入。

(十三)蛛网膜下隙阻滞

除上述刺破硬膜引起脑脊液流失、颅内压降低的头痛及其处理外,还可引起大小便失禁,因支配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神经麻痹而引起,故下腰段尽量不做损毁性阻滞,部分病人数日或数周逐渐恢复,需事先向病人及家属讲明,使之有足够精神准备。

(十四)注意事项

1.血压下降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外周小动脉扩张,阻力降低,回心血量下降,血压下降。交感神经阻滞后,迷走神经相对亢进、引起心率减慢,可静脉补液,静注多巴胺3~5mg,心率缓慢可静注阿托品0.5mg。

2.呼吸抑制 阻滞平面过高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抑制,应吸氧准备抢救,没有抢救经验和设备,不得进行此法。

3.恶心呕吐 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兴奋呕吐中枢;呼吸抑制引起缺氧;交感神经阻滞后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提高,均可引起恶心呕吐,可对症处理。

4.硬膜外腔阻滞失败 多由上述原因,切忌一味追加药量想改善阻滞效果致局麻药中毒,而放弃此法。

5.椎管用药越简单越好 星状神经节胸、腰交感神经节阻滞不需加激素;除癌痛、术后痛等纯止痛目的外,麻醉性镇痛药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般无须加入阻滞剂,NSAIDs可口服;山莨菪碱(654-2)等血管扩张药加快心率,对老年或心脏病人不利;神经破坏药仅用于癌痛和某些顽固痛,切勿用于一般痛,某些药不能肯定可用、效果可疑或可用可不用者不用。与静脉用药一样须十分慎重,不是什么药想注入就能注入。

(田贵祥 孟庆云 王 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