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声诊断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例

超声诊断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例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并不多见,与淋巴系统先天畸形,或发育异常有关。本病又称淋巴管囊肿。发生于小肠系膜占70%,以回肠多见。持续性下腹痛5d,阵发性加重来院就诊。仍须依靠手术及病理才能诊断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但其内部可见有肠管蠕动。

病例摘要

患者男,32岁。持续性下腹疼痛5d,阵发性加重来院。检查:腹平,未见肠形及蠕动波,未触及肝脾。脐下正中偏右侧可触及7.0cm×9.0cm×10.0cm大小包块,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无波动感,移动度差,屈颈拨肩试验阴性。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膀胱前上方腹腔内可见9.3cm×10.0cm×13.3cm球形囊实性肿物,边界清晰,完整包膜,形态规整,内部以液性暗区为主,内见网状多隔光带,实质内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腔内囊实性肿物,考虑肠系膜淋巴管瘤(图1-35)。术中所见:在小肠系膜上有一9.0cm×10.0cm×11.0cm大小的囊性肿物,包膜完整,分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病理报告: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

图1-35 肠系膜淋巴管瘤彩色能量多普勒声像图

专家点评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并不多见,与淋巴系统先天畸形,或发育异常有关。本病又称淋巴管囊肿。发生于小肠系膜占70%,以回肠多见。发生于结肠占30%,以乙状结肠多见。本病发生在小肠系膜上,一般无症状,长大时,偶然有下腹疼痛或坠胀感。

【临床及超声显示】 青年男性患者。持续性下腹痛5d,阵发性加重来院就诊。体检:右下腹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超声检查:下腹部膀胱前可见拳头大小的圆球形肿物,内部为无回声区并有网状分隔。CDFI:实质内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腔内囊性肿物(图1-35)。

【手术及病理结果】 术中所见:小肠系膜上见一9.0cm× 10.0cm×11.0cm囊性肿物,包膜完整,分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病理结果: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

【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显示,腹腔内巨大囊性肿物,可以提示腹腔内巨大囊肿,或囊实性肿物,有网状分隔,分隔处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仍须依靠手术及病理才能诊断肠系膜海绵状淋巴管瘤。鉴别诊断有:①胰腺假性囊肿。有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史,可以很大,多在左上腹部。②女性患者还应考虑卵巢囊腺瘤。发生于盆腔一侧的卵巢处,故该侧卵巢未能显示,呈囊实性肿物,实性部分呈乳头状。③局限性腹水。可以由结核,肿瘤引起,也可形成巨大无回声区。但其内部可见有肠管蠕动。

(病例见《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第8期6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